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工业设计理念在农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深入,我国农机制造业飞速发展,对农机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对提高农机产品的设计和加强农机企业的竞争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拖拉机为例,分析了农机产品设计的现状,用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来指导农机产品的设计,在产品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语意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作了重点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机装备制造业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作物类型及种植模式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机选型、配置等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量农机装备闲置、利用率相对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农机进行选型配置,是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农机装备制造业及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聚焦国内外关于农机选型配置研究,通过对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我国农机转型升级时期的农机选型与配置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探索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人们在产品制造时也不断的向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借鉴和模仿来创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而现代工业设计中也将仿生设计这一设计理念进行了广泛运用。本文对仿生设计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并且分析了现阶段工业设计与仿生设计之间的应用关系,同时对未来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个展望,以期为以后的工业设计者在产品设计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户使用农机产品的体验、重视农户对农业机械的潜在需求,对降低农户操作过程的风险率、提高农户使用的愉悦感有一定的意义,使农户能够安全、舒适使用农机产品。充分考虑现有农机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和总结现有农户的心里特点,并结合交互设计的思维,从农户体验角度出发进行农机产品交互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现代农机装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顾客需求的模糊概念量化并融入农机零部件可靠性设计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可靠性优化方法。首先,运用模糊回归理论优化质量功能配置和公理设计的集成模型,提取农机产品设计各阶段的关键质量特性;其次,以可靠性设计理论和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指导,建立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农机零部件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最后,运用带约束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以水稻摆栽机为例,详细分析了提取零部件关键质量特性即拨盘轴设计参数流程,并分别计算了可靠度在0.995和0.999时的优化设计参数,通过Monte-Carlo法对比,其拨盘轴最优截面积相对误差分别为2.53%和2.40%。实验验证了关键质量特性分析在农机零部件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现代农业机械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并在分析了绿色产品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对开发绿色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基于绿色产品的设计思想,建立了设计农业机械产品的层次化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结合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方面的经验,针对数字化设计技术的特点,论述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创新设计、协作和集成等运用数字化需求,提出了面向农机产品开发过程的数字化设计平台体系结构,探讨了农业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应用将会使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出发,研究了基于虚拟设计的产品设计方法与实现形式,并利用人机交互方式对产品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对产品设计进行用户之间的交互设计与分析,从而达到了从产品人机工程学虚拟设计到产品制造的闭环过程,此方法降低了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使家具企业以大规模生产的较低成本,给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产品,根据大规模定制和公理化设计理论,建立基于产品功能—结构映射的配置模型,将客户的定制需求分解并转化为结构树中的对应模块;再通过零部件集合的装配关系图和装配关系矩阵,生成可以指导生产的零部件优化装配序列。根据序列组合零部件完成产品设计,实现了基于定制的家具产品的优化设计,使家具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和解决汽车制造企业大批量定制的问题,在阐述了SmarTeam模块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行业对产品配置器的需求,构建了汽车产品配置器的结构框架;针对系统的底层平台层、配置系统逻辑层和产品配置器表现层三部分进行研究,设计了汽车产品配置的体系结构;以汽车制动总成为实例,确立了产品配置器的运行过程,为汽车产品实现面向大规模定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合理的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系统可以减少传统农机作业调配方式的成本,避免多区域作业农机的盲目流动,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目前,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智能调度模型和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到农机调度中.针对基于时间窗的农机智能调度技术的特点,综述了农机调度与传统车辆调度的区别,以及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总动力结构是农业机械项目发展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合理配置农业机械总动力,可有序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动力源和农业机械项目两方面划分农业机械总动力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经济计量学理论,以丘陵地区为背景,构造了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其结构配置影响关系,建立了具有多重检验反馈机制的动力结构综合分析预测数学模型,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主题,同时也是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农业机械制 造与自动化中节能理念更为重要。节能理念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思想,能够更好的推动绿色节能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制造的创新和发展,使自动化设计更为先进。本文围绕节能理念在农业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液压技术是农机工程中常用的关键技术种类之一,其在实际中可以有效的改进农机结构、优 化农机性能,未农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效率提供了基本保障。为此,对于液压技术应研究其在农机 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在此基础上研究液压技术其特征及优势,从而更好的探究在农机工程中液压 技术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达到有效推动农机工程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业物料物理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物料物理特性的研究为农业生产、农业物料加工机械装备及系统的设计、生产工艺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对提高农业机械及装备现代化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主要农业物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鱿鱼作为海洋高等软体动物,其软体特征与腕部特点为其机动性奠定了基础。为研究仿生鱿鱼软体触腕在不同俯仰角度下的弯曲特性,选择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仿生对象,建立仿生鱿鱼不同俯仰角度下的简化三维模型,并根据不同俯仰角度假设触腕不同弯曲特性。根据三维简化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比较仿生鱿鱼在不同俯仰姿态下与触腕弯曲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认为:仿生鱿鱼采用软体触腕协调游动时,为其俯仰姿态的完成提供了有利的转矩,俯仰角最大为45°时其力矩系数达到-0.001 7,更有利于其高速游动时俯仰姿态的调整与游动方向的改变;仿生鱿鱼在完成俯仰姿态时可以通过改变腕部的弯曲程度,更及时高效地调整姿态与改变游动方向,且所需能耗较小。研究结果对仿生鱿鱼软体触腕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与参考,同时为研究其高机动性游动行为与材料的选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柑橘生产的要素替代关系及增长路径,基于我国7个主产区1997—2014年柑橘成本收益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柑橘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增长路径。研究得出:劳动力和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相对比较稳定,化肥和其他要素的产出弹性波动较大;化肥、农业机械与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较为显著,化肥与农业机械对其他要素的替代关系较为稳定,化肥与农业机械要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柑橘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明显,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也不断发展,未来柑橘生产的增长路径选择应该以节约劳动的农业机械技术导向为主,以节约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导向为辅。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包括:根据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来选择柑橘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省力省工的柑橘生产机械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无病毒苗木等土地节约型的生物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种植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辽宁省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辽宁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阐述了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种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提出了综合发展种植业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降雨量不确定性导致农机合作社配置收割机的数量和类型较为困难的问题,以蚌埠市的一个农机合作社覆盖的稻麦轮作区域为研究对象,拟合降雨量和潮湿耕地(只能由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收割的耕地)比例的函数关系,采用1987—2016年每年10月份研究地区的降雨量数据仿真新的降雨量,并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优化收割机的配置方案,分析降雨不确定情形下农机合作社的收割机类型与数量的最优配置。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降雨量与潮湿耕地比例呈现Logistic分布,收割机的最优配置为,履带收割机和轮式收割机的数量均为14辆,最小收割总成本为725.57万元;随着履带收割机价格的降低,农机合作社应对降雨量不确定的能力显著增加。据此认为不同稻麦轮作区域有必要对降雨量和潮湿耕地比例的函数关系进行估算,同时针对该地区水稻收割期降雨量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农机补助策略,从而帮助农机合作社应对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