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脱色对红葡萄酒中还原糖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35-2836
为消除红葡萄酒中色素对糖含量分析的影响,采用ZB-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不同条件下的酒样脱色处理,脱色后还原糖含量用直接滴定法测定,同时测定回收率.结果表明,脱色的最适条件为交换柱180mm×9mm,流量4.5 ml/min,装填高度18.0 cm;最适条件下测得的还原糖含量与国家标准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小,回收率达96.82%.该方法可用于红葡萄酒还原糖含量分析,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及柱层析分离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8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80)、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301R、D315、D301T、D152)和大孔吸附树脂(D3520、ADS-5、ADS-7)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效果,以优化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树脂D280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体积比为3∶1,流速为2 mL/min,在此脱色脱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69.78%,游离氨基酸态氮回收率为86.42%,海参多肽回收率为82.49%,脱腥率达67%,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D280脱色脱腥后,其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461.7 mg/L,海参多肽含量为9.77 m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体积分数为5%的冰醋酸水溶液作为萃取剂,振荡萃取30 min,静置后直接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烟用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总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在94.65%~99.16%,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和重复性好,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可用于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多糖溶液的脱色条件。[方法]以陈皮为材料,经热水浸提,得到陈皮多糖。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1、DH-8)和大孔吸附树脂(D-101、HPD-400、HPD-600)对陈皮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陈皮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效果优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各因素影响陈皮多糖脱色率的大小顺序为:树脂用量〉振荡转速〉脱色温度。陈皮多糖最佳脱色条件为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树脂用量8∶100(W/V),在转速75 r/min、40℃水浴下振荡脱色2 h。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2.3%和37.8%。[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高品质的陈皮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涂华  陈碧琼  周锡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38-8739,8781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荔枝壳总黄酮的工艺。[方法]比较AB-8、HPD-600和D1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荔枝壳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并对上柱液的pH、黄酮浓度、上柱液体积和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宜荔枝壳总黄酮的提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 5.0,上柱液浓度4 mg/ml,上柱液体积2.5 BV,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体积2.0 BV。[结论]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荔枝壳总黄酮含量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6.
莎娜  王国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45-18146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进行脱色处理的效果。[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活性炭用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结果]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2.5%,最佳脱色处理温度为80℃,最佳脱色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该研究为甘薯果脯加工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菊芋中菊糖的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菊芋中菊糖的提取分离方法。[方法]菊芋经预处理后粉碎,得到粗菊粉,粗菊粉浸提后,经石灰乳除杂、Sevag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乙醇沉淀等过程进行纯化得到菊糖,测定了总糖、还原糖的含量。[结果]TS4厂家生产的粉末状活性炭对粗菊粉浸提液的脱色效果最好。经纯化处理后,利用热水浸提法得到的菊芋菊糖粗提取液,清澈透明。纯化液经浓缩、乙醇沉淀后,得到黄色的精制菊糖,菊糖的含量为20.23%,纯度为92.60%。[结论]菊芋中菊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热水浸提法,即以固液比1∶15,80℃,浸提90min;再通过石灰乳除杂、Sevag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乙醇沉淀等过程对粗提取液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8.
宋凤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83-5184
[目的]分析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对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应用水提法(100℃)提取的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的含量在11.6%左右,提取温度对提取结果有明显影响;刺山柑果实中的总糖含量在24.5%左右。[结论]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磷酸法制备活性炭活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光真  邓先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53-18655
[目的]研究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活化机理。[方法]将磷酸浸渍后的木质纤维素类原料经稀酸水解后提取还原糖,研究还原糖含量与相应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产品孔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与活性炭产品孔性能基本呈正相关,而在浓硫酸添加量较高时,呈反相关,可能是由于浓硫酸的过度催化导致形成更小分子量的低聚糖,对较大拓扑结构的形成不利,反而会降低比表面积和孔的发展。[结论]为活性炭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夏枯草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优化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条件。[方法]以夏枯草为材料,经热水浸提,得到夏枯草提取液。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001、D315)和大孔吸附树脂(HZ-801、HZ-806、HZ-820)对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夏枯草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HZ-801、HZ-806、HZ-820脱色效果好于D001、D315,脱色率、总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分别在71%、54%、35%以上。影响夏枯草多糖脱色率的因素依次为:树脂种类〉pH值〉温度。pH值对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大,树脂种类对总糖保留率的影响最小,温度对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小。[结论]夏枯草多糖最佳脱色条件为HZ-820树脂、pH值4.5、温度35℃。在此条件下,脱色率、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6.77%、60.37%、89.73%。  相似文献   

11.
香菇废菌棒多糖树脂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孔树脂对香菇废菌棒粗多糖进行脱色。[方法]以香菇废菌棒为材料,以脱色率和多糖损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6种大孔树脂在香菇废菌棒脱色方面的性能,并选择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研究表明,717型阴离子树脂对香菇废菌棒的脱色效果最佳,其最佳的脱色工艺为:717型树脂用量6%,脱色时间3 h,pH 3,脱色温度40℃,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的脱色率为82.07%,多糖损耗率为12.63%。[结论]研究可为香菇废菌棒多糖的理论研究及工业化提取中的脱色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敏晶  刘昌雨  刘远  谭成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38-7839,7855
[目的]探讨AB-8型、D101型、DM301型3种大孔树脂对多棘海盘车多糖的脱色效果。[方法]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大孔树脂用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多糖的脱色效果,并进行正交试验。[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多糖的脱色效果最好,但对多糖保留率较差;D101型大孔树脂脱色后的多糖保留率最好,但其脱色率较差;DM301型大孔树脂对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均较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多棘海盘车多糖脱色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为:树脂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结论]大孔树脂对多棘海盘车的脱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林庆宇  张志  魏小平  严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0-16451
[目的]研究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马蹄中总还原糖含量的新体系。[方法]根据菲林氏间接碘量法的原理,应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确定了体系的最优条件。[结果]方法测定的标准偏差为2.47%,RSD为1.30%,加标回收率为99.2%~102.5%,平均回收率为99.2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果品糖分含量提供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杜仲叶多糖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种大孔树脂、活性炭粉末和双氧水对杜仲叶多糖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S-8大孔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好,在杜仲叶多糖浓度为2%,脱色速度为0.75mL/min的条件下,脱色率为97.44%,多糖保留率为85.27%,可脱至无色。活性炭粉末的脱色效果也较好,在活性炭粉末添加量为2%,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50min的条件下,多糖脱色率达到92.29%,保留率为96.03%。双氧水脱色,杜仲叶多糖氧化分解严重。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通过研究特1号、ADS-17、AB-8和D4006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最佳树脂,研究最佳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其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结果]特1号树脂分离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的最优吸附-解吸试验条件为:上柱液pH值3.0,质量浓度5.67 mg/ml,流速2.0ml/min,室温,洗脱剂乙醇浓度60%;粗提单宁经树脂吸附纯化后,纯度大幅提高,可以达到96%;树脂经7次重复使用,吸附性能无明显降低,可以循环使用。[结论]特1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减少红枣在杀菌过程中的营养物质损失,提高免洗红枣品质。[方法]研究不同蒸汽温度(130、140、150、160℃)和处理时间(10、20、30、40 s)对于过热蒸汽灭菌红枣干果中菌落总数、VC、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设计了2因素4水平红枣干果过热蒸汽灭菌正交试验,并寻找过热蒸汽杀菌的最优工艺。[结果]经过热蒸汽处理后,红枣表面菌落总数远低国家标准;红枣中VC含量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还原糖含量虽较未处理时的红枣降低,但是随温度升高含量有明显的增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干果过热蒸汽杀菌最优工艺:温度150℃,杀菌时间10 s。[结论]过热蒸汽技术可在干果杀菌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瑶  付永前  李霜  黄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20-6821
[目的]研究pn值对碱性树脂吸附富马酸的影响。[方法]以4mg/ml富马酸标准溶液和4款碱性树脂(D201、717、D301、D318)为材料,考察不同pa值(2.2、2.7、3.2、3.7、4.2、4.7、5.2、5.7)条件下,碱性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及溶液pH值(CDH)的变化。[结果]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和CpH均呈S形曲线变化;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的CpH在2.2≤pH值≤3.7之间呈线性变化,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pH值为3.7左右时对富马酸的吸附量最大,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溶液pH值的变化影响富马酸的离子化程度,进而影响碱性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8.
罗汉果基质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蘑菇渣、大田土栽培罗汉果,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栽培基质及罗汉果植株的营养状况。【结果】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平均株高、真叶数分别为97.25cm、33.75张,比土壤栽培分别多32.10cm、8.12张;种植前、开花及采收期蘑菇渣中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Mg含量均高于大田土;开花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全P、全K、全B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而采收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和茎的全N、全P、全K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蘑菇渣栽培罗汉果果实中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总糖、甜素含量分别比土壤栽培高2.90%、1.91%、1.60%,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采用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生产上应合理选择栽培基质,建立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以提升罗汉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麦芽低聚糖的技术。[方法]采用静态吸附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大孔树脂对不同聚合度麦芽聚糖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大孔树脂可吸附2倍柱体积麦芽糖浆中的多糖,且所吸附多糖无法被去离子水洗脱,而只能用95%乙醇洗脱。所用大孔树脂可有效吸附麦芽糖浆中的低聚糖,且其对麦芽低聚糖的吸附能力与低聚糖的聚合度呈正相关;同时,大孔树脂所吸附的麦芽低聚糖可以被去离子水洗脱。在50~150 mg/ml范围内,麦芽糖浆上样浓度越低,大孔树脂对低聚糖的分离效果越明显。[结论]利用大孔树脂分离制备麦芽低聚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