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沈汪洋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79-9581
[目的]研究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α-半乳糖苷酶。[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1 S-200-HR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a-半乳糖苷酶。SDS-PAGE用来分析该酶的纯度和分子量。[结果]经过3步分离纯化之后,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达到191.50 nkat/mg,纯化倍数为23.18倍。与绿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相比,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较高,但产率和总的提取率都较低。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出现单一谱带,分子量为3 8805 D。[结论]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产量和总提取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湘西富含豆粕下脚料土壤中筛选鉴定出1株产α-半乳糖苷酶细菌,对其进行显微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菌为球形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16S rDNA序列与乳球菌有98%的同源性,可以确定为乳球菌属.细菌产分泌性α-半乳糖苷酶,其胞外α-半乳糖苷酶摇瓶发酵液初酶活为6.21 U/mL,在45℃、...  相似文献   

3.
畜禽日粮中的α-半乳糖苷以及相应酶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动物营养学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尤其在当前饲料原料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值得重视.阻碍畜禽对饲料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通过干扰畜禽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功能而影响动物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已经发现在豆类籽实和饼粕饲料中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部分研究报告指出α-半乳糖苷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研究,并且介绍了其相应酶制剂-α-半乳糖苷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制剂,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周,测定21d和42d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表明: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组显著提高21、42日龄日增体质量,增幅为2.56%~4.54%(P<0.05),降低42日龄的料重比,降幅为1.91%~4.59%(P<0.05);排空强饲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提高了表观代谢能及真代谢能能值,增幅为0.31~0.34MJ/kg(P<0.05),改善了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综合分析,以0.1~0.2g/kgα-半乳糖苷酶添加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7.
为获得高效的α-半乳糖苷酶并了解其功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从鹿角菜中筛选获得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BcgalA),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成功进行了重组表达.结果表明:BcgalA基因序列编码441个氨基酸,预测的BcGal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38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酶属于GH4家族;酶活试验表明,在37℃、pH 8.0条件下该酶水解4-硝基苯基-α-D-吡喃半乳糖苷(pNP-α-Gal)、棉子糖的比活力分别为(1.498±0.034)、(0.261±0.012)U/mg,但对半乳甘露聚糖无水解活性.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克隆表达的BcGalA是一种属于GH4中仅对低分子量底物起作用的α-半乳糖苷酶,为探究GH4 α-半乳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Na+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乳糖含量为1.20%,牛肉膏含量为0.63%,蛋白胨含量为1.04%时,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酶活可达3.68 U/ml。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5℃,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17 h,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最高,为5.49 U/ml。[结论]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宜生长pH值范围广,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GAL1诱导型启动子介导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YGM-α-gal质粒,将枯草芽孢杆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到此载体中,构建质粒YGMPA-α-gal,转化宿主酵母后,实现β-1,3-1,4-葡聚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结果表明:在2%半乳糖诱导下,摇瓶发酵24h后分泌表达的β-葡聚糖酶活性达到411.9U爛mL-1,而在培养60h后,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可达64.2U爛mL-1.说明α-半乳糖苷酶基因可用作酿酒酵母表达载体转化的有效筛选标记,为食品级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α-半乳糖苷酶在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半乳糖苷类物质是豆粕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又称"胀气因子",可引起动物的胃胀、腹泻、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而添加α-半乳糖苷酶可降低这种抗营养作用.文章综合了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对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相应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研究其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设计等方法,得出工艺条件为α-半乳糖苷酶用量73 nkat,时间28 h,pH 6.3,温度40℃,振荡速度75 r/min,反应体系包括2mL醋酸缓冲液(50 mmoL/L),β-环糊精0.4 mol/L,蜜二糖0.8...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对肉鸡‘罗斯308’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体质量均匀、1日龄的肉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次重复,每重复16只。日粮α-半乳糖苷酶添加量为0,50,100和200 U·kg~(-1),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能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对不同阶段肉鸡平均日增质量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P0.05),显著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5);α-半乳糖苷酶添加量以100 U·kg~(-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青霉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及酶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α-半乳糖苷酶(EC3.2.1.22, α-D-galactosidase),最初是由酵母底面发酵液提制出来的, 加水可以分解蜜二糖,故又称为蜜二糖酶.通过对各种碳水化合物为基质的蜜二糖酶特性的研究,发现该酶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以具有α-D-半乳糖苷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后来蜜二糖酶被命名为α-半乳糖苷酶.  相似文献   

14.
不同芽叶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存在差异,嫩芽叶>老叶>嫩茎。芽叶中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摊放2b后上升到最高峰,为鲜叶酶活性的1.2倍;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又逐渐下降,8h后酶活性降至鲜叶酶活的85%。揉捻及发酵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大幅度下降。微波杀青处理后,β-半乳糖苷酶快速失活,摊放冷却后没有复性。  相似文献   

15.
lyy@ahau.edu.cn     
 不同芽叶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存在差异,嫩芽叶>老叶>嫩茎。芽叶中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摊放2h后上升到最高峰,为鲜叶酶活性的1.2倍;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又逐渐下降,8h后酶活性降至鲜叶酶活的85%。揉捻及发酵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大幅度下降。微波杀青处理后,β-半乳糖苷酶快速失活,摊放冷却后没有复性。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土壤样品分离、实验室保藏菌种及引进菌种共200多个菌株中,经纸层析定向筛选,获得20株具有显著产α-半乳糖苷酶活性特性的菌株。进一步以R15^#菌株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处理,及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产廿半乳糖苷酶性能稳定、活力较高的变异菌株3个,其产酶活力达231U/g以上,平均比出发菌株提高190.9%。其中RM48^#菌株经连续传代7代,产酶性能未出现较大的变异,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株经鉴定为黑曲霉变种(Aspergillus niger v.Tiegh)。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纯化低温β-半乳糖苷酶。[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凝胶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对低温菌株Rahnella aquatilis sp.14-1在摇瓶条件下的所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并对提纯的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摇瓶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细胞得到粗酶液体,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低温β-半乳糖苷酶,用SDSPAGE检测显示电泳单一区带,纯化的酶分子量为60 kD。[结论]研究可为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PCR方法从酿酒酵母AH109中扩增出α-半乳糖苷酶MEL1基因片段,与乙醇脱氢酶组成型启动子重组后构建成表达重组质粒pGAD-GAL,将重组质粒pGAD-GAL转化不带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酿酒酵母后,在预先涂布有X-α-Gal的亮氨酸缺陷培养基(SD/-Leu)平板上选择到蓝色菌落,实现了α-半乳糖苷酶在酵母内的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5-18
植物β-半乳糖苷酶是一类糖苷水解酶,能够从β-D-半乳聚糖或寡聚糖支链非还原末端切除β-D-半乳糖残基。β-半乳糖苷酶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通过对细胞壁的重塑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总结了植物β-半乳糖苷酶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其结构域及催化机制、生化特性、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生理功能等方面展开详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