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优选老鹰茶总黄酮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老鹰茶在一定提取方法下得到其水溶液,再通过大孔树脂纯化得到总黄酮干浸膏粉,通过考察不同辅料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和处方组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老鹰茶总黄酮进行定性,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老鹰茶总黄酮颗粒剂含量进行测定及方法学考察。[结果]老鹰茶总黄酮颗粒剂最佳处方为总黄酮粉末30 g,甘露醇20 g,乳糖10 g;最佳工艺条件为原辅料比1∶1.0 g/g,润湿剂70%乙醇,烘干温度60℃。总黄酮的标准曲线为A=22.100c+0.001 0(R2=0.999 86),颗粒剂的水分、溶化性、粒度均符合要求,总黄酮含量为134.4mg/g,加样回收率96.94%。[结论]老鹰茶总黄酮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2.
杨群  张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47-8448,8451
[目的]研究石榴皮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石榴皮,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因素,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将提取物精制,浓缩,加辅料混合制成泡腾颗粒,并检测泡腾颗粒的休止角、水分、溶化性和粒度。[结果]超声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1次、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30 min;颗粒剂处方为:石榴皮稠膏10 g、乳糖74 g、蔗糖46 g、柠檬酸33 g、碳酸氢钠25 g、聚乙二醇6000 14 g、浓度70%乙醇适量;制得的颗粒休止角为29.6o,流动性好,颗粒剂水分、粒度和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石榴皮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可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制备灵芝多糖颗粒剂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的粒度、吸湿性、制粒难易度、口感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稀释剂、润湿剂等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是稀释剂为糊精∶乳糖(1∶1),润湿剂为70%乙醇,每剂量中甜味剂阿斯巴甜添加量为0.025 g。[结论]在最优处方条件下所制备的颗粒是口感好、溶解快、吸湿性小的合格颗粒剂。  相似文献   

4.
无糖型灵芝颗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7-6448
[目的]研究无糖型灵芝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运用煎煮法提取灵芝多糖,加入澄清剂进行精制,浓缩和干燥,得浸膏粉;以浸膏粉与糊精按1∶1、1∶1.5、1∶2(w/w)3种不同的比例及浓度0.33%阿斯巴甜制备颗粒,以颗粒休止角和吸湿性为指标,选择最佳辅料配比;并对颗粒的外观性状、粒度、水分、溶化性进行检测。[结果]当浸膏粉与糊精的比例为1∶2(w/w)时,颗粒的休止角和吸湿量都最小,分别为36.9°和17.8%;颗粒呈棕褐色,水分为1.0%,其外观、粒度、水分和溶化性都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用湿法制粒制作墨旱莲颗粒,探讨其工艺条件。[方法]以墨旱莲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以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成型性、溶化性和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保留率的综合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墨旱莲颗粒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与辅料的比例1∶3.5、乙醇浓度80%、颗粒剂的干燥温度6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生产出的产品颗粒成型好、溶化性好、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76-10077,10111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对山楂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对影响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山楂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4(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优化的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2.43%。[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时间短、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魏红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77-13080
[目的]探讨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预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山楂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26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菜芙蓉(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醇提物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以及研究菜芙蓉醇提物对Hela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菜芙蓉不同植株部位中金丝桃苷含量。色谱柱为伊利特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V/V,60∶4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和进样量为10μl。另外,MTT法测定菜芙蓉提取物体外抗Hela肿瘤细胞活性。[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菜芙蓉不同部位金丝桃苷含量分布为:花〉叶〉茎〉根〉籽,花中平均含量最高达4.002%。平均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9.23%和1.08%(n=6)。菜芙蓉黄酮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IC50约为228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菜芙蓉金丝桃苷定量分析方法;菜芙蓉总黄酮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羊肚菌颗粒剂制备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剂的成型率、吸湿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对羊肚菌颗粒剂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最优处方为药物与糊精∶乳糖(2∶1)比为1.00∶0.75,润湿剂为70%乙醇,润湿剂的用量为0.15 mL/g。[结论]所制备的颗粒符合药典规定,是合格的颗粒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山楂人参颗粒荆的制备工艺及鉴别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合格颗粒得率、颗粒的吸湿性、颗粒的溶化性为考察指标,按0.5∶0.25∶0.25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来筛选出主药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以外观性状筛选乙醇浓度,进而来确定成型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颗粒荆中的山楂人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当主药与辅料的配比为1∶1.5,乙醇浓度为80%时制得的颗粒最好;薄层检测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本试验所制定的工艺路线可靠,重复性好.鉴别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荷叶(FOLIUMNELUMBINIS)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为荷叶在医药及食品工业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显色剂、锌标准液为对照品,在56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Zn(Ⅱ)与PAN形成红色的络合物,在0.48~5.03μg/ml范围内,吸光度值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4%。伏牛山荷叶中锌元素的平均含量为87.44μg/g,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荷叶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落地生根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落地生根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薄层色谱法(TLC)进行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定性分析、Fenton反应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槲皮素及山柰酚的含量。[结果]UV法测得芦丁在11.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RSD为1.3%);TLC可清晰检测出懈皮素与山柰酚;HPLC测得槲皮素在37.5~1 2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山柰酚在62.5~2 000.0 ng/ml(r=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7%(n=6,RSD为1.92%)、98.68%(n=6,RSD为1.40%);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有较大抗氧化能力,并成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落地生根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和落地生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远涛  罗国平  梁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36-19737
[目的]优选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冷浸、热浸、回流和超声4种不同方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并通过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作以比较。[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浓度6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温度70℃;在此条件下,测得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462 mg/g。[结论]超声法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易破坏有效成分等特点,可用于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金花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求得回归方程为Y=13.65X-0.004 5,表明在8.64~69.12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1.5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品种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发酵土鳖虫含水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Na NO2-Al Cl3-Na OH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显色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吸光度。[结果]所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 0,线性范围在0.02~0.10 mg/m L,试验方法的精密度RSD=1.92%,重现性RSD=1.23%,样品回收率95.00%±10.00%,RSD=2.09%。样品重复测定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630 8 mg/g。[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土鳖虫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等项内容都符合相关规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董宏博  崔桂花  赵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18-18520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显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法进行改进。[结果]超声提取法提出率为0.83%,索氏提取法提出率为1.10%,超声提取与索氏提取结合法提出率为1.37%。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g/ml)、85℃下加热回流提取2 h。[结论]优选出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