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复合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亚酸、红花黄色素及其复合制剂的抗凝血作用.[方法]用双亚酸、红花黄色素及其复合制剂给小鼠灌胃20 d后,测定其对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作用;其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PT)、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双亚酸、红花黄色素及其复合制剂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凝血酶原时间、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结论]红花黄色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红花黄色素和双亚酸复合制剂的抗凝血作用强于红花黄色素单一组分药物.  相似文献   

2.
用水超声法提取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红花黄色素A,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柱进行粗分,所得水及体积分数30%的乙醇洗脱物用中压制备色谱进行两次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羟基红花黄色素A纯度为95.968%.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复合红花油制剂降血脂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配伍红花籽油、红花黄素及其复合制剂是否具有降脂作用.[方法]小鼠造模用药后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cHO -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 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并统计进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配伍红花籽油、红花黄素及其复合制剂对血清中C HO - C、TG、LDL -C的增高均有抑制作用,对HDL -C数值的降低有提升作用.[结论]红花黄素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红花黄素和配伍红花籽油复合制剂低剂量组方后,作用强于红花色素单一组分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红花黄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对萃取红花黄色素影响因素,包括提取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等进行单因素的考察。[结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蒸馏水为最佳提取剂。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为100(ml/g),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继元  方北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57-6159
[目的]从广西甜茶粗提物脱苦残渣中提取甜茶茶多酚,探索广西甜茶的综合利用前景。[方法]经过甜茶茶多酚原液的制备、甜茶茶多酚的提取、测定甜茶茶多酚含量、吸附树脂吸附等程序,最后得到产物,称其可溶性固形物的重量,测定样品的纯度。[结果]广西甜茶粗提物脱苦残渣加酸溶解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M!301吸附的分离,得到纯度为72.12%的甜茶茶多酚。[结论]该研究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广西红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亮  林鹏程  李虎业  马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84-8985,8988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提取物的最佳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业化高效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作为考察指标,通过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6种商品化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样液的吸附流速、pH值及浓度,洗脱液的浓度、流速等纯化条件。[结果]采用HPD-400作为吸附树脂,50%乙醇作为洗脱液,pH值为3的红花提取液,上样吸附流速为6 BV/h,洗脱流速为8~10 BV/h时纯化效果较好,在该条件下HSYA的收率为73.8%,纯度为35.7%。[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法优化纯化条件后,提高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纯化效果,这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业化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伊犁红花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为影响因素,以红花黄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对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红花黄色素提取率(Y)对酶用量(X1)、酶解温度(X2)、酶解时间(X3)、pH(X4)的二次回归模型:Y=-1.16333+24.9875X+0.14083X+0.6X+0.375X4-0.06875X1X+0.075X1X3+0.4125X1X+0.013X2X4-0.0075X3X4-18.55208X12-0.0016833X22-0.14833X32-0.13208X42(R2=-0.97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酶用量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pH与酶解温度、酶用量与酶解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有显著影响.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酶用量(果胶酶:纤维素酶=1:1)0.64%、酶解温度47℃、pH 4.7的条件下酶解2h,红花黄色素提取率达11.59%,与理论预测值11.65%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工艺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柱层析法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条件并对纯化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比较了AB-8、D101、SP825、NKA-9、XAD-16和HPD100这6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吸附和洗脱性能,优化了AB-8树脂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工艺,HPLC对比分析纯化产物与粗提物。[结果]AB-8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最佳上样流速为3.0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pH 1.0、100%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4.5 BV/h,得到的花色苷纯度达86.05%。HPLC检测结果表明纯化效果明显。[结论]AB-8大孔树脂可有效分离红芸豆种皮花色苷。  相似文献   

9.
韩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8):195-198
[目的]对白扁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含量测定与成分分析.[方法]用石油醚对粉碎的白扁豆脱脂,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正丁醇萃取,浓缩正丁醇得白扁豆总皂苷.白扁豆总皂苷粗提物通过硅胶柱、中压C18色谱柱进行进一步纯化,用薄层监测收集富集皂苷类成分的洗脱液,得到需要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测定,以0.5%香草酸-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540 nm,并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仪(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在负离子模式下对总皂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白扁豆总皂苷通过硅胶柱、中压C18色谱柱纯化得到较纯的总皂苷.总皂苷UV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096~0.0192 mg/mL(R2=0.9981);平均回收率为98.15%.白扁豆总皂苷共鉴定出18个化合物.[结论]采用硅胶柱干法上样及中压C18色谱柱分离纯化,该方法纯化度高.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与UV法可用于白扁豆总皂苷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后续白扁豆总皂苷生物活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李勇  赵建勇  舒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86-7388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微波辅助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溶剂浓度、微波功率、处理时间等因素的探讨,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总结出微波辅助提取红花黄色素的最合适提取方法。[结果]微波辅助提取红花黄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处理时间40 s、微波功率为1 600 W。[结论]该研究为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9种大孔树脂为对象,考察其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和洗脱性能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吸附和分离黄色素的大孔树脂,并考察温度、酸度等因素对HPD-400吸附能力的影响,优选出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HPD-400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为3.0、粗提液浓度A440 nm为0.590;最佳洗脱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温度25℃。[结论]HPD-400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色素的效果良好,可在工业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通过研究特1号、ADS-17、AB-8和D4006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最佳树脂,研究最佳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其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结果]特1号树脂分离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的最优吸附-解吸试验条件为:上柱液pH值3.0,质量浓度5.67 mg/ml,流速2.0ml/min,室温,洗脱剂乙醇浓度60%;粗提单宁经树脂吸附纯化后,纯度大幅提高,可以达到96%;树脂经7次重复使用,吸附性能无明显降低,可以循环使用。[结论]特1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白术为材料,研究白术内酯Ⅰ和III富集工艺条件。[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比较6种大孔树脂对2种白术内酯的富集效果,对效果好的大孔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用D101大孔树脂富集白术内酯Ⅰ和III的最佳工艺:上样液白术内酯Ⅰ和III质量浓度分别为25.6和59.7μg/mL,上样量4 BV,流速2 BV/h,依次用16 BV水、6 BV 30%乙醇除杂,12 BV 75%乙醇以2 BV/h流速洗脱,白术内酯Ⅰ和III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8.24%。[结论] D101大孔树脂富集白术粗提物中白术内酯Ⅰ和III的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丁香·厚朴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顺成  李翠翠  乔青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3-12105
[目的]研究丁香、厚朴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方法]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对丁香和厚朴的醇提物进行萃取,以食品中常见的8种腐败菌为试验菌种,采用纸片法研究各萃取相的抑菌性;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和Rancimat法研究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性。[结果]丁香的石油醚萃取液、厚朴的石油醚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对食品腐败常见的8种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各萃取液对DPPH自由基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但丁香的各萃取相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均强于厚朴萃取相。各萃取液对猪油体系抗氧化能力的强弱依次为:厚朴乙酸乙酯萃取液〉厚朴石油醚萃取液〉丁香乙酸乙酯萃取液〉丁香石油醚萃取液〉丁香水萃取液〉厚朴水萃取液。[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山东平邑、河南封丘的金银花与湖南隆回、重庆秀山、武隆、江津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差别。[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Platisil 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2%磷酸(17∶8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重庆秀山、重庆江津、重庆武隆和湖南隆回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9.03%、8.62%、4.51%和3.71%;山东平邑和河南封丘2个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4.08%和3.79%。重庆秀山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产地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也高于山东、河南2个产地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该提取方法可靠、稳定,检测方法灵敏、精密度高、分离度和回收率良好,可用于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中莽草酸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以八角茴香为原料,水蒸气蒸馏,回收八角茴香油,对残渣用水回流提取,提取液用711树脂富集,粗提物搅拌沸石粉,柱层析,乙酸乙酯洗脱,重结晶得到莽草酸。[结果]利用711树脂分离莽草酸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中莽草酸浓度5.876 mg/ml,流速1.0 BV/h,动态交换吸附率达96.8%,洗脱剂为pH值3的浓度7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1.0 BV/h,解吸率达94.5%。莽草酸粗提物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0,搅拌,柱层析,乙酸乙酯洗脱,洗脱率达到96.9%,真空浓缩至干,甲醇-水混合结晶,得到莽草酸含量为98.16%的提取物,收率为8.86%。[结论]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适宜于莽草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李玉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54-5255
[目的]分离、鉴定牛心朴子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层析等方法对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处理的牛心朴子草提取液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采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白色针状晶体,mp:90~92℃。该化合物的EI-MS图谱表明其分子离子峰为238(M),基峰为m/z 238,碎片峰m/z 77证实了分子中苯环的存在;1HNMR图谱显示了分子结构中不同类型质子的信号及其化学位移情况。[结论]牛心朴子草的化学成分是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甲酯。分子式为C12H14O5,分子量为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