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彬  王锐  何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51-13752
[目的]筛选铝含量低的水稻基因型品种。[方法]从国内不同地区采集了239份水稻样品,用ICP测定稻米中各种元素含量,研究不同基因型精米的铝含量分布,分析铝含量与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以及与氨基酸含量的关系,遴选出含铝较低的水稻品种。[结果]239份稻米样品中铝含量在1.67~73.81 mg/kg,平均值为(14.161 5±5.822)mg/kg,变异系数为41%。不同基因型水稻精米铝含量频率为正态分布,其含量差异极显著。精米中铝含量与微量元素Fe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Cu、Mo、Zn、Mn、Co含量相关性极显著。精米中铝含量与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水稻精米铝含量除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之外,还受气候、土壤和灌溉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定分析了50份改良爪哇稻米粒中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改良爪哇稻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高于铁,糙米和精米中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83±3.72) mg/kg和(4.24±1.86) mg/kg,锌分别为(29.13±6.69) mg/kg和(21.11±4.28) mg/kg.糙米与精米的成对样本t检验表明,糙米中铁元素的含量与精米的差异极显著,而锌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糙米与精米中铁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0**),精米中铁与锌元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285*).  相似文献   

3.
选取8个含铁量较高的优质水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叶面喷施新型氨基酸铁肥[Fe(Ⅱ)-AA]对不同品种水稻精米铁含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Fe(Ⅱ)-AA对不同品种水稻精米铁含量增效显著,8个品种水稻精米总体平均铁含量达3.99 mg·kg-1,比对照喷清水显著提高了19.46%;叶面喷施Fe(Ⅱ)-AA后,精米铁含量最高的是日本晴突变体,达4.97 mg·kg-1,比对照显著提高了34.62%;此外,叶面喷施Fe(Ⅱ)-AA能显著增加精米中蛋白质含量、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含量和15种氨基酸总量.因此,叶面喷施Fe(Ⅱ)-AA可以成为生产实际中提高稻米铁含量和营养品质的经济、有效的农艺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测定分析了50份改良爪哇稻米粒中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改良爪哇稻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高于铁,糙米和精米中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83±3.72)mg/kg和(4.24±1.86)mg/kg,锌分别为(29.13±6.69)mg/kg和(21.11±4.28)mg/kg。糙米与精米的成对样本t检验表明,糙米中铁元素的含量与精米的差异极显著,而锌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糙米与精米中铁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0**),精米中铁与锌元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285*)。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库保存的186份材料的铁、锌尧锰和铜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稻米中铁、锌尧锰、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比较不同类型品种Fe、Mn、Cu和Zn平均含量,白米和黑米之间Mn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而黑米Fe和Zn含量则显著高于白米;黑米糯稻Fe和Zn含量显著高于白米糯稻,两者之间的Mn和Cu含量则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品种Fe与Zn、Mn与Cu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Cu与Zn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Fe与Mn、Fe与Cu、Mn与Zn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精米中Fe、Mn、Cu和Zn含量显著低于糙米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阐明土壤铅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水稻铅含量生态风险。[方法]以海南西部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区内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海南西部土壤铅含量为43.6 mg/kg,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铅含量存在差异,区内土壤铅含量分布受母质分布的影响,而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不紧密。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秸秆,含量均值分别为0.14和3.48mg/kg,且水稻精米铅含量与土壤性质关系不紧密。[结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铅含量总体偏低,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米铅含量限量,区内的铅污染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阐明土壤铅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水稻铅含量生态风险.[方法]以海南西部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区内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海南西部土壤铅含量为43.6 mg/kg,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铅含量存在差异,区内土壤铅含量分布受母质分布的影响,而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不紧密.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秸秆,含量均值分别为0.14和3.48mg/kg,且水稻精米铅含量与土壤性质关系不紧密.[结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铅含量总体偏低,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米铅含量限量,区内的铅污染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关诗扬  蔡翔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02-9703,9706
[目的]为确定唐山各地区添加剂的用量和平衡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温灰化法对玉米秸秆进行前处理,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唐山地区玉米秸秆中铁、铜的含量,分析其与秸秆成熟度的相关性。[结果]唐山6个地区玉米秸秆中铁、铜含量不同,部分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乐亭地区玉米秸秆中铁含量最高,而遵化地区铁含量最低。滦县玉米秸秆中铜含量最高,而丰南地区铜含量最低。在遵化地区3种成熟度的玉米秸秆中,遵化(青)和遵化(黄)的铁、铜含量均明显高于遵化(冬)。[结论]唐山各地区玉米秸秆中铁、铜的含量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受其成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龙光霞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8):1939-1945
[目的]明确铁、锰对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采集其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和正常叶片,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和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21组样品的叶绿素、全铁、活性铁、全锰、活性锰、铁和锰亚细胞组分含量及活性铁/锰比值的差异.[结果]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0.42 mg/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2.20 mg/g)(P<0.01,下同),活性铁含量(5.94 mg/k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13.42 mg/kg),但黄化叶片全铁含量(323.36 mg/kg)、全锰含量(572.59 mg/kg)和活性锰含量(92.47 mg/kg)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叶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活性锰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活性锰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黄化叶片的活性铁/锰比值(7.89)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61.68).黄化叶片亚细胞器中铁含量排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可溶性部分,而正常叶片的叶绿体中铁含量仅次于细胞壁.宿根甘蔗黄化叶片的亚细胞组分铁含量(63.30 mg/kg)虽略高于正常叶片(62.97 mg/kg),但叶绿体中铁含量(3.24 mg/kg)显著低于正常叶片(7.82 mg/kg)(P<0.05).宿根甘蔗黄化叶片亚细胞组分锰总量(93.04 mg/kg)是正常叶片的3.95倍,但黄化叶片89.01%的锰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只有10.99%的锰存在于生理活性区.[结论]叶片活性铁/锰比值低,高锰抑制铁的活性,铁向叶绿体运输受阻是宿根甘蔗幼苗生理性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锰贮存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可能有利于宿根甘蔗幼苗对锰毒的忍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镉低积累型水稻品种并开展镉超标稻田表现评价研究,为广西中低度镉污染稻田生产安全稻米提供品种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14份(V1~V114)水稻低镉品种育种材料为试验对象,从中筛选综合性状优良且籽粒表现为镉低积累的目标材料;对目标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验证,测定其在广西不同试验点的农艺性状和精米镉含量。【结果】初步筛选试验的114份参试材料中,除V102的精米镉含量低于最低检测值外,其余113份水稻育种材料的精米镉含量范围在0.01~0.35 mg/kg,平均值为0.10 mg/kg,筛选得到综合性状优良且精米镉含量较低的材料V111(审定后名称为桂育12)。桂育12在中低度镉污染区大田验证种植时,精米镉含量(0.01~0.10 mg/kg)未超出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限值(0.20 m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0,土壤镉含量3.0 mg/kg条件下,桂育12精米镉含量(0.34 mg/kg)有超标风险;各试验中土壤镉含量对桂育12部分农艺性状指标影响显著(P<0.05),但属于品种种植的正常波动范围,对米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有限。【结论】从114份水稻材料中筛选出的镉低积累品种桂育12,经多年多点试验验证,在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产出的稻米镉含量不超标,籽粒镉低积累性状较稳定,综合性状表现受土壤镉含量影响较小,可在广西中低度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FAAS法测定原生态硒米中的微量元素铁和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生态丹寨精硒米中微量元素铁和镍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仪器最佳工作条件,湿法消解硒米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微量元素铁和镍。[结果]原生态丹寨精硒米中微量元素铁和镍的含量分别为8.00和0.50 mg/kg。[结论]该研究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12.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38.06 mg·kg-1和5.50~27.81 mg·kg-1;锌含量分别为11.64~42.39 mg·kg-1和10.95~36.74 mg·kg-1。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是精米的2.11倍和1.23倍。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84,铁的相关系数为0.271。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糙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稻米中的遗传机制可能不一样。无论是糙米还是精米,恢复系平均含锌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同一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配制的不同杂交组合都有高于或不低于亲本含量的组合。虽然杂交稻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稻米铁、锌含量分别与其杂交稻的铁、锌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部分杂交稻稻米的铁、锌含量居于双亲含量之间,但有少数组合的铁或锌含量超亲明显。因此,选配富铁、锌的杂交组合是非常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马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86+6218
[目的]研究几种粮食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6种粮食中的金属元素。[结果]糙米、大米、燕麦、荞麦、玉米、黑米6种粮食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如K、Na、Ca、Mg、Al、Fe、Zn等,但是不同品种间差别较大。其中黑米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较高,糙米、燕麦次之;糙米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远远高于大米。方法回收率在94.2%~103.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好。  相似文献   

14.
邓敏  梁光华    雷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91-9993
[目的]探讨理囊散治疗排卵延迟不孕奶牛血液生殖激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方程.[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理囊散治疗排卵延迟不孕奶牛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Cu、Fe、Mn和Zn含量,分析4种激素和4种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P浓度与Cu、Mn、Zn含量呈正相关,而与Fe含量呈负相关.E2浓度与Cu、Fe、Zn含量呈正相关,而与Mn含量呈负相关.FSH浓度与Fe含量呈正相关,而与Cu、Mn、Zn含量呈负相关.LH浓度与Cu、Fe含量呈正相关,而与Mn、Zn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排卵延迟不孕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激素的分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石柱县南宾单元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石柱县南宾单元采集130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该单元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8.39 mg/kg,有效铜为1.44mg/kg,有效锌为2.16 mg/kg,有效铁为56.39 mg/kg,有效锰为51.86 mg/kg,有效钼为0.10 mg/kg,有效硼为0.18 mg/kg。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处于高水平,有效锰和有效铁处于很高水平,而水溶性氯、有效钼和有效硼较为缺乏。[结论]针对石柱县南宾单元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建议全面补施硼肥和含氯肥料,对临溪镇、龙沙镇、六塘乡和南宾镇适当补施钼肥。  相似文献   

16.
倪珍  刘兆顺  李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29-10131
[目的]研究吉林西部葵花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与葵花籽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对葵花品质和土壤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关联度和关联系数。[结果]品质与全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rω(Mo)〉rω(B)〉rω(Zn)〉rω(Fe2O3)≈rω(Mn)〉rω(Cu);品质与有效态含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r(Fe)〉rW(Mn)≈rW(Mo)〉rW(Zn)〉rW(B)〉rW(Cu)。其中,农安工作区葵花籽品质与全量铁、铜、钼、硼关联度较高,较全量相比有效态元素与葵花籽品质关联度降低;大安工作区葵花籽品质与全量铁、锰、锌、钼含量关联度较高,与有效态铁、锰、钼、硼含量关联度较高;通榆工作区葵花籽品质与全量锌、钼、硼含量关联度较高,与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关联度较高。[结论]葵花子品质与土壤中全量铁、锌、钼、硼含量关联度较高,与有效态铁、锰、锌、钼含量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03-7004
[目的]对豫北平原潮土不同质地的主要养分现状及消长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豫北平原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5~2012年部分潮土取土化验数据,共计5 256个,与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样化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潮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20~15.00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70~1.00 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3.77~14.17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6~146 mg/kg。[结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豫北平原潮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微量元素均呈上升趋势,氮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铜铁锌锰处于盈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