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研究酸雨胁迫下多效唑对龙眼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改善龙眼的抗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0、100、200、300、400和500 mg/L)对酸雨胁迫下龙眼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龙眼幼苗喷施一定浓度多效唑能减少酸雨胁迫时丙二醛的积累和电解质渗漏率;多效唑能够激活龙眼幼苗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多效唑减缓龙眼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解,降低蒸腾速率,提高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结论]多效唑通过激活龙眼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胁迫,缓解酸雨胁迫下的生理效应;300 mg/L多效唑是缓解龙眼幼苗酸雨胁迫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干旱胁迫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南农油4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于蕾薹期进行干旱处理,试验设置3个处理:正常对照、干旱处理和旱后三唑酮(TDM)处理,研究了叶面喷施TDM对蕾薹期干旱胁迫下油菜生长、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油菜生长缓慢,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气孔关闭。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下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抗氧化性能减弱,产量显著下降。TDM能够有效增强干旱胁迫下油菜持水能力,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促进气孔开放,使叶片上张开的气孔数目显著增多。干旱胁迫后喷施TDM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PX等)的活性、非酶抗氧化剂(As A、GSH)的含量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抑制了H_2O_2含量的增加,降低O·-2的产生速率;明显提高了油菜主花序角果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结论]干旱胁迫打破油菜渗透调节平衡,降低其抗氧化能力,抑制油菜生长,降低油菜籽产量;TDM通过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与抗氧化性能,增强油菜抗旱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中等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有效地降低株高,增加分蘖数和提高根冠比。多效唑处理后的草坪草在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小,脯氨酸积累缓慢,叶片保水能力高,SOD酶活性水平下降慢,MDA积累速度慢,说明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高羊茅草坪草的抗旱胁迫能力,以60 mg/m2浓度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明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90-191,241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及抗热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延缓植物生长,还能增加分蘖,提高根冠比,使植株变得枝繁叶茂和矮小,且中等浓度的多效唑406、08、0 mg/m2比较适合用于药剂修剪高羊茅草坪草,100 mg/m2高浓度处理的高羊茅叶片都出现了枯斑,严重影响了草坪的美观。[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提高了高羊茅的根冠比,增强了草坪草对高温胁迫的抗性。在相关生理指标上,主要表现在喷施多效唑的草坪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减慢,有利于积累光合产物;脯氨酸积累缓慢,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较高,可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细胞膜透性受高温伤害程度比较小,更有利于草坪草各项生理生化活动正常进行,使草坪草有利于越夏。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抗旱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百合组培苗生长前期,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多效唑和清水对照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的抗旱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百合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比值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用多效唑喷施百合组培苗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百合组培苗的抗旱性.从试验结果看,以50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外源水杨酸诱导油菜幼苗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15%的PEG-6000处理幼苗模拟干旱胁迫,利用0.1 mmol/L外源水杨酸对叶片进行喷施,探讨不同干旱程度下水杨酸对油菜叶片抗氧化系统酶活、丙二醛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干旱程度下,0.1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显著降低叶片中MDA的含量,增加叶片中抗氧化系统酶活以及脯氨酸含量。[结论]0.1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有效调控油菜幼苗响应干旱胁迫,缓解干旱胁迫导致的膜脂过氧化等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叶珙桐叶片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光叶珙桐幼苗叶片可溶性多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变化与干旱耐受力的关系。[结果]光叶珙桐幼苗叶片可溶性多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可溶性有机物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规律性变化。[结论]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光叶珙桐抗旱性研究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淑慧  侯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81-8984
[目的]研究喷施蔗糖对蓝莓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的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0%)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5月初~7月中旬;粉蓝:5月底~8月中旬),2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2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叶片喷施0.5%浓度的蔗糖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明确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红小豆主栽品种小丰2号为材料,采用沙培培养方法,设不同浓度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结果]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均可促进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并且不同调节剂作用效果与喷施浓度关系密切。[结论]生产中,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200、100、100 m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以及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绵阳26号二叶一心期的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10%的聚乙二醇6000对幼苗根部进行轻度干旱胁迫处理8d,并添加不同浓度(0.01,0.05and0.1mm/mol)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0.05mm/molSNP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但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干重,表明0.05mm/molSNP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结论]外源低浓度NO供体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所造成的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黄花乌头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凤艳  冯雪  李赫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02-1620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黄花乌头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农艺性状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对黄花乌头进行叶面喷施,使其矮化。[结果]500mg/L矮壮素处理对植株的矮化效果最佳;150mg/L多效唑处理植株的倒伏率最低,为15.6%;500mg/L矮壮素处理子根数最多;500mg/L矮壮素处理产量提高最大,比对照提高43.04%。[结论]多效唑、矮壮素处理对黄花乌头农艺性状及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申承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71-15872,15875
[目的]为西葫芦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已经保存4年的西葫芦品种西葫芦1号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多效唑进行浸种处理,并采用青霉素200 mg/L分别和不同浓度多效唑混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进行室内发芽和田间种植试验,研究青霉素和多效唑对西葫芦陈种子发芽及田间成苗的影响。[结果]用青霉素200 mg/L、多效唑500 mg/L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田间成苗效果较好,二者复配青霉素200 mg/L+多效唑500 mg/L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选择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多效唑以及二者复配,可促进西葫芦种子新陈代谢系统的修复和恢复,使幼苗达到正常常规种子生长的指标,建议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硫化氢(H2S)对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抗氧化代谢的影响及水稻抗旱性内在机制,为提高水稻抗旱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75 mmol/L硫氢化钠(NaHS)为外源H2S供体,用聚乙二醇(PEG)为干旱胁迫模拟剂,以羟胺(HA)为H2S合成抑制剂,检测干旱胁迫下外源H2S处理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果]干旱胁迫下,经NaHS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82.30%、发芽势为43.10%,均显著高于未经NaHS处理的种子(P<0.05);可有效阻止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降低渗透势,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可有效缓解水稻种子中H2O2的累积,有利于减缓细胞衰老和解体;可较好地维持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质膜的稳定性,有利于减轻干旱引起的伤害;可有效降低水稻种子的MDA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SOD、POD、CAT和APX活性的增加,提高萌发水稻种子应对干旱的能力.[结论]经外源H2S供体NaHS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降低质膜透性,缓解氧化伤害,提高水稻种子的抗旱性,最终有效促进干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浸种对金合欢籽苗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金合欢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效唑溶液设10个浓度处理金合欢种子后,测定其发芽率、胚根长和苗轴长等指标。[结果]多效唑处理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55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5.4%,比对照提高32.8%;多效唑处理后的籽苗胚根长度明显低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75 mg/L时对胚根抑制作用最强,胚根长度为0.439 cm,比对照低72.7%。多效唑处理后的籽苗轴长明显低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10 mg/L时对籽苗轴长抑制作用最强,籽苗轴长为0.824 cm,比对照低214.2%。多效唑处理后的成苗率明显高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55 mg/L最佳,成苗率66.9%,比对照提高28.7%。[结论]多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可以提高金合欢发芽率和成苗率,抑制发芽粒的轴长。  相似文献   

15.
闫金玲  凌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29-10030,10033
[目的]阐明植物激素不同组合、浓度以及扦插基质对不同蓝莓(Vaccinum ashei)品种的生根效果。[方法]以5个蓝莓品种的当年生枝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不同浓度、浓度配比以及扦插基质对其生根率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嫩枝扦插以菌根土∶珍珠岩=1∶1的混合基质生根最好;c(NAA)∶c(IBA)=2∶5,浓度为700 mg/L时,粉蓝、灿烂、园蓝和精华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佳,分别为79.0%和42.13、97.3%和51.76、55.7%和30.36、80.5%和43.14;c(NAA)∶c(IBA)=2∶3,浓度为500 mg/L时,杰兔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强,为70.6%和37.71。[结论]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及浓度对不同蓝莓品种绿枝扦插生根的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鞑靼忍冬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正阳  张秋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99-5200
[目的]探讨鞑靼忍冬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反应,为其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鞑靼忍冬和金银忍冬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它们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这些变化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2种灌木幼苗叶片的水分饱和亏缺(WSD)在干旱胁迫初期差异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金银忍冬叶片的WSD显著高于鞑靼忍冬。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20 d后,金银忍冬、鞑靼忍冬的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分别增加85.5%、83.1%和39.8%、32.0%。在干旱胁迫处理中,金银忍冬和鞑靼忍冬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从2.037和2.293 mg/g,持续下降到第20天的1.543和2.023 mg/g。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鞑靼忍冬的抗旱能力强于金银忍冬。  相似文献   

17.
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蓝莓组培繁育技术,为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兔眼蓝莓品种、5个高丛蓝莓品种和2个半高丛蓝莓品种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和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还进行了蓝莓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结果]不同的蓝莓具有不同的最佳繁育方法,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宜组培繁育,而兔眼蓝莓适宜绿枝扦插繁育。蓝莓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ZT 2.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WPM+ZT1.0 mg/L、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1 mg/L培养,生根率达30%~70%,试管苗经温室锻炼后成活率达60%。[结论]安徽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条件优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