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钱善勤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7):18-19,21,2
在研究大叶速生槐种根繁殖技术过程中,速生槐种根在扦插时表现出上端长芽,下端长根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速生槐种根扦插繁殖技术"与"速生槐种根营养盘育苗技术"的2种方法。这2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速生槐种根的繁殖成活率,提高了幼苗的质量,而且也提高了种根的利用率,提早了育苗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大叶速生槐埋根育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平埋育苗方式种根的成活率高于斜埋方式;相同的埋根育苗方式下,长度为10~15 cm种根的成活率高于长度为7~10 cm种根的成活率,直径为1.0~2.0 cm种根的成活率高于直径为0.5~1.0 cm的成活率,直径在0.5 cm以下、长度20 cm种根的成活率最低。两种育苗方式下,直径为1.0~2.0 cm种根的苗木生长量、地径生长量、胸径生长量均高于直径为0.5~1.0 cm种根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大叶速生槐埋根育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平埋育苗方式种根的成活率高于斜埋方式;相同的埋根育苗方式下,长度为10~15 cm种根的成活率高于长度为7~10 cm种根的成活率,直径为1.0~2.0 cm种根的成活率高于直径为0.5~1.0 cm的成活率,直径在0.5 cm以下、长度20 cm种根的成活率最低。两种育苗方式下,直径为1.0~2.0 cm种根的苗木生长量、地径生长量、胸径生长量均高于直径为0.5~1.0 cm种根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泡桐是我省的一个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它容易无性繁殖,所以生产上多采用埋根育苗。在泡桐良种化的方向上,也侧重于杂种优势利用和以选育优良无性系为主要目标的无性系育种。但是利用种根育苗,繁殖系数较低,一般一株3米左右的苗木,可剪取10—20个种根,这对于迅速繁殖和推广泡桐良种是一个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泡桐的繁殖系数,短期内繁殖大量良种,我们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5.
红皮树穴盘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红皮树容器育苗的出苗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优质苗木。[方法]设计3种基质配方3、种穴盘规格、不同配比的肥料在2种光照强度下进行红皮树穴盘育苗试验,探索红皮树穴盘育苗技术。[结果]泥炭+珍珠岩、森林腐殖土+黄心土、树皮粉+黄心土3种基质配方均较适合红皮树穴盘育苗。苗木生长与穴盘容积呈正比。不同生长期肥料配比与苗木质量关系密切。加盖60%透光度遮阳网处理的苗木生长正常,质量指数比全光照处理高27.3%。[结论]培育半年红皮树苗可选用72S型育苗,1年苗可选用林50T型育苗,困难地造林可选用林72T型育苗。苗木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宜按一定配比施用N∶P∶K液肥。  相似文献   

6.
尾叶桉苗木轻型营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出尾叶桉苗木容器育苗的最佳轻质基质配方。[方法]选取甘蔗渣、锯木屑、米糠、蛭石、森林土等11种材料配置12种组合基质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基质材料和配比对尾叶桉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轻质基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甘蔗渣+锯木屑+蛭石+森林土对尾叶桉育苗的效果最好,对苗木地上部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就基质的材料而言,米糠的效果并不好,蛭石的作用明显,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肥料在苗木的培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根据测定数据和结果分析,筛选出尾叶桉苗木容器育苗的最佳轻质基质配方为:甘蔗渣25%+锯木屑20%+米糠10%+蛭石20%+森林土20%+复合肥及磷肥5%。  相似文献   

7.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开发各种枝叶和牧草饲料资源,提高草场质量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建设大叶速生槐饲料与生态林兼用基地,使其“大地增绿,资源增值,草原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畜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大叶速生槐堪称“枝叶饲料之王”。在诸类枝叶饲料植物中,大叶速生槐是集优质高产、耐旱、耐寒,易繁易栽易管,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于一体的高产高效物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红皮树容器育苗的出苗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优质苗木.[方法]设计3种基质配方、3种穴盘规格、不同配比的肥料在2种光照强度下进行红皮树穴盘育苗试验,探索红皮树穴盘育苗技术.[结果]泥炭 珍珠岩、森林腐殖土 黄心土、树皮粉 黄心土3种基质配方均较适合红皮树穴盘育苗.苗木生长与穴盘容积呈正比.不同生长期肥料配比与苗木质量关系密切.加盖60%透光度遮阳网处理的苗木生长正常,质量指数比全光照处理高27.3%.[结论]培育半年红皮树苗可选用72S型育苗,1年苗可选用林50T型育苗,困难地造林可选用林72T型育苗.苗木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宜按一定配比施用N∶P∶K液肥.  相似文献   

9.
江萍  王雪莲  姚延涛  牛攀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0-11372
[目的]研究仁用杏的抗逆性机理。[方法]以5年生发育良好的仁用杏苗木的叶片为试验材料,于硬化期、生长初期和速生期对仁用杏苗木进行铜、锌喷雾处理,采用NBT还原法和邻苯二酚法分别对仁用杏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分析了仁用杏叶中主要保护酶PPO和SOD的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仁用杏叶经Cu(3)Zn(0)处理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在硬化期也保持较高的水平。仁用杏叶经Cu(0)Zn(3)处理后PPO活性的增强很小甚至表现负作用。仁用杏叶经过Cu(0)Zn(3)处理后SOD的活性有显著提高,生长初期的SOD活性明显高于硬化期和速生期。[结论]锌对仁用杏叶内SOD的活性的增强作用比较显著,铜、锌通过PPO和SOD的活性的改变影响仁用杏苗木生长,从而提高苗木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光皮树出苗率及苗木生长情况和质量的影响,为掌握光皮树育苗技术和大面积造林选择优质苗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播种和营养袋2种方式育苗,根据苗木形态指标和外观柔弱程度进行苗木分级。[结果]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的成苗率较低,分别为48.5%、61.2%,平均仅为54.9%。播种苗和营养袋苗的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8.0、0.88 cm,109.6、1.02 cm,前者的规格小于后者,但后者育苗程序和用工多于前者。根据苗高、地径、根幅、>5 cm根长数、主根长、须根数等指标,大致将苗木划分为Ⅰ、Ⅱ、Ⅲ3个等级。密度控制在17~24株/m2为宜。[结论]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在1年内就能获取优质规格苗;合理密度是优质等级苗产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培育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烟苗,提高烟苗素质,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规格育苗盘对烤烟烟苗素质、大田生长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状、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影响。[结果]135孔育苗盘育苗模式在苗期和大田团棵期的表现均优于187孔育苗盘育苗模式,主要表现在烤烟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及茎围的增粗、抗病性的提高、产量和产值的增加等方面。[结论]135孔育苗盘可替代187育苗盘,可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椿网袋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和松树皮4种栽培基质,共设3次重复,以香椿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苗培育。[结果]不同基质培育苗木对香椿网袋容器苗生长指标方差分析影响均显著。M1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最大,分别为26.96 cm、2.98 mm、0.99 g、0.21 g;M8基质容器苗主根长最大,为9.34 cm;M4基质容器苗一级侧根数最多,为8.30根。不同栽培基质容器苗的质量指标为M1(0.087)>M2(0.079)>M5(0.075)>M4(0.069)>M9(0.062)>M3(0.042)>M8(0.034)>M6(0.029)>M7(0.026)。[结论]M1基质为香椿容器苗最适宜的配比基质,M2基质次之。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进一步筛选出苗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推和新审定的20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苗期沙培试验,测量苗期根条数、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总生物量、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8个根系性状。[结果]干旱胁迫对苗期8个根系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长、根表面积和干重根冠比在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处理间均表现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旱指标。综合3个抗旱指标的分类结果,认为农单08-5为强抗旱品种,伟科702和郑单958为中度抗旱品种,先玉335为弱抗旱品种。[结论]该研究筛选出苗期抗旱性玉米品种,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平均值±标准差法,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1年生硬枝扦插苗分级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以地径和侧根数为分级质量指标。结果为:Ⅰ级苗,地径〉8.0 mm,侧根数〉11条;Ⅱ级苗,地径4.5~8.0 mm,侧根数在3~11条;Ⅲ级苗,地径〈4.5 mm,侧根数〈3条。通过对不同质量苗木定植初期生长指标定期调查,Ⅰ级苗和Ⅱ级苗在定植2个月后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而Ⅲ级苗低于90.0%;Ⅰ级苗一次枝长度、生长速率和二次枝数量比Ⅲ级苗提高了17.8%,25.6%和187.5%;Ⅱ级苗比Ⅲ级苗提高了6.5%,4.9%和25.0%;且Ⅰ级苗二次枝数量极显著高于Ⅱ级苗和Ⅲ级苗。表5参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培养基方面优化兰花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方法]将石斛兰和秋花独蒜兰的干种子培养于MS、B5、KC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形成,再将原球茎培养于MS、KC及B5固体培养基中,研究原球茎分化苗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石斛兰和秋花独蒜兰种子在B5液体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的原球茎最多,萌发率分别为3.1%、7.3%。秋花独蒜兰原球茎在KC固体培养基上的成活率最高,为71.9%,且幼苗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原球茎直径为(5.8±0.3)mm;石斛兰原球茎在B5固体培养基上的成活率最高,为65.0%,在KC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原球茎直径为(3.8±0.6)mm。[结论]根据不同的组培快繁目标,可在兰花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樟树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方法]以樟树种子为材料,以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合格苗产量为指标,探讨不同播种方法、施肥种类对樟树苗木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方法造成樟树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和合格苗产量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施肥种类造成所有指标差异极显著。宽条播的合格苗产量最高,分别是条播和撒播的258.3%和105.0%。增施磷、钾肥的樟树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是常规施肥的123.3%、128.3%、132.4%和135.2%。[结论]樟树播种育苗应采用宽条播,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7.
王永红  侯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5-16176
[目的]探索新型的花卉育苗基质。[方法]用腐熟玉米秸秆配制育苗基质,设5种基质配比,3次重复,随机区组,研究其对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翠菊幼苗在处理③(腐熟玉米秸秆∶含10%腐熟鸡粪的园土=1∶3)基质上生长最好,苗期指标与其他处理比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即叶片数为19.1片,株高为6.32cm,茎粗为3.48mm,地上干重为0.81mg,地下干重为0.41mg。[结论]腐熟玉米秸秆完全可以替代草炭作为育苗基质的组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脱落酸(ABA)浸种对涝渍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借鉴。[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和0.1μmol/LABA溶液浸种24 h,正常催芽萌发至胚根长2~5 mm,涝渍处理72 h,测定水稻种子的出苗率及各项形态指标。[结果]与涝渍对照相比,ABA浸种处理的出苗率、根长、株高、干重、相对活力指数分别增加了38.7%、23.6%、13.3%、37.8%和34.8%。[结论]ABA处理可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出苗率、秧苗素质及种子相对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嫁接苗木分级标准。[方法]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进行田间生长量实测,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正态性检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苗高、地径、主根长和≥5 cm的Ⅰ级侧根数作为分级的品质指标,提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为苗高≥67 cm,地径≥1.0 cm,主根长≥35 cm,≥5 cm的Ⅰ级侧根数≥24条;Ⅱ级苗为苗高≥27 cm,地径≥0.65 cm,主根长≥30 cm,≥5 cm的Ⅰ级侧根数≥15条。[结论]该分级标准与苗木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方法]以湖南省17个闽楠优树子代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进行育苗试验,对苗期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并对苗高、地径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了苗期生长相对较快的闽楠家系3个:PB17、PB9、PB12。入选3个闽楠家系平均苗高为36.52 c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苗高(31.45 cm)高16.1%,3个闽楠优良家系平均地径为2.6 m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地径(2.3 mm)高13.0%。[结果]家系间苗高、地径等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闽楠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