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夏播玉米组合的籽粒灌浆脱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出玉米籽粒灌浆脱水快、受温度影响小的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供生产应用,以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515×527、黔526、GL881、J106×572和1013×572为供试材料,结合当年当地气象资料,对其授粉后15~67d的玉米籽粒含水量、籽粒鲜重、干重、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玉米整过灌浆过程中,其日平均温度与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515×527和J106×572组合的灌浆速率与脱水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组合黔526受温度的影响较小。2)在灌浆后期(授粉后56~67d)脱水速率最快的组合是GL881。生产上可选择对温度不敏感,后期脱水快的品种进行应用,以减少低温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用先玉696、京农科728、嫩单19、鹏玉1号、天利186、天利778共计6个玉米品种在黑龙江肇东开展种植试验,比较各参试品种的抗病性、灌浆速率、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产量、质量等。结果表明,嫩单19号产量与灌浆速率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质量高,与其他参试品种相比总体优势较明显,是适于当地种植且机收籽粒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价36份玉米杂交组合产量性状与收获时籽粒脱水速率快慢,筛选出籽粒脱水性快的品种,为选育高代群体育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以4份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份玉米高代系为待测系,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设计,对其籽粒脱水速率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分析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穗粗<穗行数<轴粗<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高<穗轴含水率<单株粒重<籽粒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苞叶含水率<籽粒脱水含水率<秃尖长,秃尖长为64.63%、籽粒脱水含水率27.31%,生育期仅为1.39%。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株高、穗粗、行粒数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株高、穗粗和行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期和穗轴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前8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值和贡献率达到了86.39%。【结论】筛选出7个脱水快利于机械收获的玉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5.
目前,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高限制了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加速生育后期籽粒脱水速率可以实现玉米籽粒机收。本试验通过选用早熟和晚熟2种类型玉米品种,在生育后期喷施脱水剂来研究对玉米产量及籽粒脱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水剂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提高后期植株养分向籽粒中的转移,提高玉米收获指数。喷施脱水剂能显著提高后期籽粒的脱水速率,缩短了其灌浆到成熟的时间,减少了灌浆之后对有效积温的需求,而且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效果更明显。因此夏玉米收获后期喷施脱水剂有利于实现玉米的籽粒机收。  相似文献   

6.
玉米成熟后的籽粒脱水速率和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是影响玉米籽粒机收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85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成熟期和收获期测定其籽粒含水量,分析其成熟后的籽粒脱水速率。依据籽粒脱水速率的快慢,把供试自交系分为快、较快、较慢和慢4类。本研究结果可为选育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山东种植面积较大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先玉335、登海618、先玉688、迪卡517为试材,对其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籽粒含水量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具有不同的灌浆特性,产量较高的迪卡517、登海618、先玉688具有较高的灌浆速率;各品种灌浆期脱水速率亦不同,迪卡517脱水速率较高,收获时含水量较低,登海605脱水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低是影响籽粒机收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选用8个在黄淮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产量等性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收获时含水量、不同品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均极显著;对8个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进行水分高低分类,华美1号、宇玉30为低水分含量品种,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为中间类型品种,迪卡516、郑单958、联创808为高水分含量品种;从产量方面综合比较,中间脱水类型品种(先玉335)其脱水速率较快,产量最高,目前来讲先玉335为比较适宜机收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是我国北方春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选育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快的品种,是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有益举措。本文从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的研究意义、遗传机制、基因定位、育种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相关种质改良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分析及种质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目的]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对中国北方玉米的品质、产量及储藏加工都具有显著影响,脱水速率也是宜机收品种选育上的重要目标性状。[方法]从不同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的差异分析、农艺、品质等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相关性分析以及玉米籽粒脱水速率遗传研究及QTL定位研究进展3个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结果]结合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规律,提出了玉米种质改良选育方向。[结论]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脱水速率快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贵州机械粒收的春玉米品种,并明确玉米机械粒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32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9年在贵州遵义和安顺进行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筛选试验,收获时测定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损失率和产量等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双向平均作图法进行宜机收玉米品种筛选。【结果】贵州春玉米机收时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和总损失率均值分别为30.45%、11.71%、1.79%和12.58%,产量均值为8251.49 kg/ha,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当前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存在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破碎率高、损失率大的问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偏高是引起机械粒收破碎率偏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可降低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提高机收质量。以籽粒含水率和产量为指标进行筛选,其中11个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低、产量高,比较适宜机械粒收;进一步以籽粒破碎率与总损失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先玉1171、新中玉801和兴玉3号具有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破碎率低、产量高和总损失率低的特点,适宜机械粒收。选择生育期稍短的品种,同时适当推迟收获期,可有效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提高机收质量。【结论】籽粒破碎率高和总损失率大是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机收质量差的主要原因,适当延迟收获时间可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提高机收质量。筛选出先玉1171、新中玉801和兴玉3号可作为贵州春玉米适宜机械粒收品种。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宜机收夏玉米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以7个夏玉米品种(百农5号、福单2号、丰玉8号、大丰28、新中玉801、福单4号、三北89)为材料,测定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籽粒脱水速率,并在收获期进行机械化收获特性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为生育中期和后期,早熟品种丰玉8号、大丰28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82、285 g,低于中迟熟品种的单株积累量;供试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基本一致,在授粉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籽粒含水率均高于27%;机收籽粒破碎率均未达到1%的标准;除大丰28外,机收总损失率均低于5%;机收秸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均高于93%,符合行业标准。综合分析,福单2号、百农5号产量分别为6 432、6 342 kg/hm~2,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低,茎秆坚韧抗倒,基本达到机收籽粒的要求,宜于在洞庭湖区作机收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紧凑型玉米掖单22与SC704籽粒灌浆特性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1~2002年以新疆当地主栽品种SC704为对照,对山东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掖单22号籽粒灌浆特性进行分析,掖单22号具有籽粒体积大、灌浆速率快、灌浆持续时间长、增产潜力大等特性,其生育期较SC704长3~4d。与此同时,籽粒的灌浆速率与籽粒的含水百分率、含水率、籽粒体积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籽粒含水率在60%左右时,两品种的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掖单22号收获时籽粒水分含量较高,宜推迟收获。  相似文献   

14.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27-2035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安全贮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当前玉米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不仅制约了中国玉米粒收技术的推广、影响到玉米收获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严重影响了玉米品质。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可见,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主要由生理成熟前后籽粒的脱水速率控制,该性状是可遗传的,品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品种间脱水速率与苞叶、穗轴、籽粒特征及果穗大小等许多农艺性状有关;玉米生育后期的空气湿度(环境水分的饱和亏缺程度)、温度、日辐射、风速、降雨等生态气象因子对籽粒脱水速率具有重要影响;播期、种植密度、株行距、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对籽粒脱水也有一定影响。通过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和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参数可预测籽粒的适宜机械收获时间。本文建议,当前选择适当早熟、籽粒发育后期脱水快、成熟与收获时含水量低的品种是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技术的关键措施。同时,鉴于籽粒脱水速率受基因型、生态气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的共同作用,而中国玉米种植区域广、种植方式与品种类型多,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玉米籽粒脱水的生理机制,并在各产区针对籽粒脱水特征开展系统观测,为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在西北、黄淮海和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15个省(市)168个地块获得的1 698组收获质量样本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平均为8.63%,杂质率为1.27%,田间损失籽粒(落穗、落粒合计)为24.71 g·m~(-2),折合每亩损失16.5 kg,平均损失率为4.12%,破碎率高是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玉米籽粒平均含水率为26.83%,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及机收损失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破碎率(y)与籽粒含水率(x)符合二次多项式y=0.0372x~2-1.483x+20.422(R~2=0.452**,n=1 698),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含水率大于19.9%),破碎率随籽粒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结论】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时破碎率偏高,而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选育适当早熟、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脱水速度快的品种,适时收获,配套烘干存贮设施等作为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量15 000 kgha-1以上夏玉米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采用78 000株/ha的密度大田种植。以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果穗叶的光合特征参数来评价产量15 000 kgha-1以上的夏玉米光合生理活性;以Richards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结果】3个玉米杂交种均可实现15 000 kgha-1以上的高产,以先玉335(XY335)产量最高。对籽粒产量形成的Richards解析表明,籽粒灌浆启动快且高灌浆速率持续时间和生长活跃期(50 d以上)长的杂交种更容易实现高产。产量15 000 kgha-1以上3个杂交种表现出灌浆前期净光合速率、PEPCase活性和RuBPCase活性较高,后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缓慢的特点,整个灌浆期间叶绿素a/b比值始终较高。3个杂交种中XY 335叶片光合生理活性最高,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的高值持续期分别达50 d和60 d以上。【结论】在玉米高产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重视叶片的光合生理活性的改善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维持较高灌浆速率和较长活跃生长期,实现15 000 kgha-1以上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对于玉米品种充分利用有利的生长季节,提高籽粒产量和籽粒商用品质,提高种子质量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品种间有很大差异,遗传上受加性效应基因支配,脱水速率与环境、品种形态特征及农艺特性有关;在广泛的玉米育种群体中,通过在田间对某些相关性状进行直接或间接选择,培育出高产、快速脱水的玉米品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破碎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18-2026
机械粒收是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玉米实现全程机械化、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当前,籽粒收获过程中破碎率高的问题不仅降低玉米等级和销售价格,而且导致收获产量下降,并增大烘干成本、增加安全贮藏的难度,是推广机械粒收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玉米不同基因型间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差异,抗破碎特性是可遗传的性状,可通过育种培育抗破碎率的品种;不同收获机械和作业参数对籽粒破碎率有显著影响,选择轴流式收获机,并根据玉米生长、成熟和籽粒含水率状况及时检查与调试收获机参数是保证低破碎率的有效措施;生态环境因素对破碎率也有显著的影响,籽粒形成、自然干燥和收获期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到籽粒硬度、容重、含水率和质地等与籽粒破碎相关的特性;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收获时期等栽培管理措施对籽粒破碎率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应选择适宜生育期内能与当地光温资源匹配的品种以及确定品种适宜的种植区域。合理种植密度、优化氮肥管理和适量灌溉有利于降低破碎率,而选择在最佳收获期收获是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黄淮海北部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为玉米籽粒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衡早8号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华美1号和郑单958为对照品种,研究灌浆过程中不同品种籽粒体积、水分含量、籽粒干质量以及灌浆特性的变化,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授粉后20 d是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快速增速期,在授粉后45 d左右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达到最大,衡早8号籽粒体积最大,郑单958最小。授粉15 d内3个玉米品种籽粒干质量增长较为缓慢,授粉15~55d是籽粒干质量增长快速期,衡早8号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最快,郑单958最慢,授粉55 d后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3个玉米品种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灌浆峰值衡早8号最高,郑单958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体积与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呈负相关,灌浆速率与含水量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籽粒含水率在57%左右时3个玉米品种达到各自灌浆最高峰值。运用Logistic模拟方程拟合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质量增加过程,衡早8号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mean)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衡早8号活跃灌浆期、籽粒质量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低于其他2个品种。3个玉米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千粒质量是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衡早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活跃灌浆期则短于其他2个品种,有利于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20.
以郑单958、先玉335、庐玉9105、中玉303为材料,设置早播、晚播2个播期,通过2020、2021年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下玉米籽粒产量、籽粒水分变化与其叶片和茎秆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早播的GY显著高于晚播,而GW早播低于晚播。随着播期的推迟LAI呈下降趋势,适时早播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过程,维持较高的LAI。早播显著增加玉米品种茎秆的RPS和BS,提高茎秆的强度,增加茎秆抗倒能力,晚播则玉米的倒伏风险增加。灌浆期玉米品种间的平均HGW呈逐渐升高趋势,而GW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GY和GW之间呈负相关未达显著水平,GY与LAS、GFR、BS呈显著正相关,LSR与GY呈负相关关系。GW与LAM、BS、GF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SR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强壮的茎秆可提高玉米抗倒能力,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但造成收获籽粒含水率较高。玉米品种要达到籽粒高产量与低水分协同共存必须具有籽粒灌浆快、灌浆期长及成熟时脱水快的特点,调整播期可使高GY和低GW有效协同,以适应籽粒机械收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