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2005年农业部发布的水稻主导品种名单005年 ,农业部明确我国50个水稻主导品种。华南稻区 :II优128、粤香占、齐粒丝苗、金优253、II优15、博优998、博优253 ;长江流域稻区 :早稻为金优402、金优463、金优974、中鉴99-38、湘早籼31号、鄂早18、早籼14 ,中稻为II优725、D优527、宜香1577、II优7号、II优602、两优培九、II优明86、II优084、丰优香占、协优7954、丰两优1号、协优9308、华粳2号、武香粳14号、南粳41、常优1号 ,晚稻为金优207、金优117、国稻1号、中9优288、秀水110、晚粳97 ;北方稻区 :豫粳6号、辽粳9号、盐丰47、沈农265…  相似文献   

2.
协优978(皖稻127号)是以协青早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978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全生育期118~120 d,与协优92相仿,适宜沿江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皖稻129(培两优98)系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培矮64S与自选父本红9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红糙米杂交晚籼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1990年3月在长沙召开湖南省优质米评选会。送评品种46个。所有品种按精米外观(5分)、食味(5分)两项指标对其米质性状进行评分。外观参评品种44个,食味参评品种36个,外观、食味都参评的品种28个。其中外观、食味双评分达8分以上的优质米品种19个。它们是:早籼86-70;晚籼杂交稻香优63;晚籼晚香10号、84-17,晚35,H8-3,88-174,,88-912;公斤,  相似文献   

5.
段传嘉 《作物研究》1991,5(2):45-45
“七五”期间,湖南“常规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五年间共育成水稻新品种27个,其中早籼14个,他们是:湘早籼4号、湘早籼5号、湘早籼7号、HA79137-4、卡青90、早香17、衡早籼2号、衡早籼3号、郴早籼7号、岳早籼3号、邵早籼1号、娄早籼1号、娄早糯1号、益早香1号;中籼2个:湘中籼2号、湘州号;晚籼8个;湘晚籼1号、余红1号、84-177、衡晚籼1号、岳晚籼2号、益晚籼1号、娄晚籼1号、212;晚粳3个:桂武糯、益晚粳1号、娄玉稻。这些新品种,“七五”期间累计推广1944万亩,增产稻谷4.5亿kg,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另外,还培育出了一批有苗头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6.
林海 《中国稻米》2000,(1):17-18
由于从200O年起南方早税稻品种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优质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了较大推广。各地确定的优质稻品种,湖南高档的为湘晚舢2号、3号、5号、9号、10号、11号、中香五号,中档的为中化早5号、中化早81、中鉴IOO、香两代68、培两优288;江西早稻为嘉育948、金优4O2、优14O2、嘉早935、赣早舢37号、香两代68、安两代早25、中鉴IOO,晚稻为中香1号、赣晚讪19号、赣晚税923、江西丝苗、鹰代晚、赣晚舢14号、65002、金优桂99、博优752;湖北优质的有扬稻6号、嘉育948、舟903、金优桂99、常化63、荆优928、金优158、香两优…  相似文献   

7.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皖粳97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晚粳品系2277作母本 ,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晚粳品系丙814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定名皖稻64。该品种的育成 ,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粳品种“优而不高 ,高而不早”的局面 ,是安徽省品种结构调优的首选品种之一。一、种植面积和产量表现1997年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双晚品比试验中 ,折合单产9.3t/hm2 ,比对照鄂宜105增产24.3 %。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双晚组区试 ,平均产量5.88t/hm2 ,比对照两系粳杂70优04减产4.95 % ,1999年比对照D9055增产3.6…  相似文献   

9.
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组织了华南早籼高产组、华南早籼优质组、华南晚籼组、早籼早中熟组、早籼迟熟组、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晚籼早熟高产组、晚籼早熟优质组、晚籼中迟熟高产组、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单季晚粳组以及武陵山区中籼组15个类型 (熟期 )组的区试及生产试验 ,参试品种 (组合 )共180个。南方稻区的海南等17个省 (市、自治区 )的74个农业科研、良种繁育、品种管理单位承担了试验工作 ,试验点次229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区试年…  相似文献   

10.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优良品种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组织了华南早籼高产组、华南早籼优质组、华南晚籼组、早籼早中熟组、早籼迟熟组、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晚籼早熟高产组、晚籼早熟优质组、晚籼中迟熟高产组、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单季晚粳组以及武陵山区中籼组15个类型 (熟期 )组的区试及生产试验 ,参试品种 (组合 )共180个。南方稻区的海南等17个省 (市、自治区 )的74个农业科研、良种繁育、品种管理单位承担了试验工作 ,试验点次229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区试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5月13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组合)有9个,即皖稻61号、皖稻59号、皖稻28号、皖稻30号、皖稻32号、皖稻34号、皖稻36号、皖稻38号和皖稻40号。(1)晚稻61号(原名213选):系安徽省巢湖地区农科所从早籼213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籼水稻品种。经1992~1994年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浙辐802、二九丰、早籼213和8B40)增产4.7%~10.6%。一般单产约6000kg/hm2。该品种茎秆粗壮,株形紧凑,株高约86cm。每穗总粒数近110粒,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4g,米质中等偏上,腹白较大。全生育期1…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D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优质食用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过1996~1998 年的攻关研究与开发示范,在优质食用稻新品种(组合)筛选,调优、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及优质食用稻米综合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筛选出了中鉴100、新香优463、香两优68、丰优早11 号、浙9521、湘晚籼10 号、新香优63、新香优277 等18 个达到或接近目标性状的新品种、系(组合);探明了 N, P, K 等大量元素和 Mg, Mo, S, Se, Zn, Cu 等中微量元素对优质食用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找出了适合种植优质食用稻的土壤类型;提出了改善优质食用稻卫生品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建立了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栽培技术体系;对优质食用稻米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并研制出了银针米系列、香丝苗系列和珍珍米系列优质营养配方米品种。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适宜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镇种植的直播旱稻新品种。[方法]在试验田安排水旱直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选择适宜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镇种植的直播旱稻新品种。[结果]水旱直播稻新品种S两优8号可作为半塔镇水旱直播稻种植,且米质优、稳产、高产,是理想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隆粳898是该地水旱直播稻种植推广且米质优的一个稳产、高产常规粳稻新品种;C两优1号与中籼91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一般,建议不用。[结论]水旱直播稻新品种S两优8号与隆粳898适宜在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镇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秋优1025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学俊 《作物研究》2004,18(4):258-259
品种来源:秋优1025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成的优质新恢复系桂1025与自育成的不育系秋A配组育成.恢复系1025早籼粳单交、复交的后代.其亲本包括:两个高产粳稻品种辽粳5号、皖恢九号,两个广亲和品种Cpslo18,Belement,两个籼型强恢复系桂99,直龙.……  相似文献   

18.
协优9279是安徽省杂交早稻选育协作攻关组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R9279配组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性强等优点,适宜在安徽沿江双季稻区作早稻应用。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皖稻65号。  相似文献   

19.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稻国豪国香8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豪国香8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香型优质不育系绵香1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绵恢725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米饭清香、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8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稻2008004)。  相似文献   

20.
晚粳新品种皖稻94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稻94是巢湖市农科所培育的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性,于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成为安徽沿江地区晚粳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