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T生根粉对大豆内源激素含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韩田夫  马凤鸣 《大豆科学》1994,13(2):121-126
在盆载和田间条件下分别研究了ABT生根粉(ABT4号)处理对大豆涨和叶片内源激素含,籽粒化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片中DHZRs,GA1,3,4,7,IAA含量明显升高,叶片中ABA的含量下降。施用ABT后花英期(R1-R5)和成期(R7_R8)延长,根冠比(R/S)上升,增产效果明显。ABT处理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高粱栽培种性状、磨制特性和用整粒蒸煮加工食品过程的评价——(R.B.H.Wills等),InUtilizationofSorghumandMillets,ICRISAT,1992.3~7(英文)研究了用整粒蒸煮做食品的高粱高产栽培种广泛范围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3.
Itwasdifficulttousethepronouncedheterosisofindi ca_japonicahybridsriceduetothepaniclesterilitycausedbymaleandfemalegameteabortion.Thefemalegameteabortioninmostofsubspecifichybridscouldbesolvedbyusinganabortion_neutralgeneS5_n,awidecompatibilitygene.T…  相似文献   

4.
Recently,anewTGMSsource,UPRI95_140TGMS,hasbeenidentifiedinourhybridbreedingprogram.TheTGMStraithaddisplayeddigenicin heritance.However,thedetailedin vestigationofthelinerevealedmuchcomplicatedinheritance.Thesalientfindingsweresummarizedbelow:1.Basicge…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豆育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丽娟 《大豆科学》1994,13(3):261-267
美国大豆育种研究新进展邱丽娟(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NEWADVANCESINTHESTUDRSOYBEANBREEDINGOFU.S.A.¥QuLijuan(InstituteofCropGermplasmResources,Chinese...  相似文献   

6.
AVRDC的菜用大豆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AVRDC)成立于 1 971年 ,总部设在我国台湾省南部的善化 ,大豆是其最初确定研究的六大作物之一。一开始AVRDC主要从事粒用大豆育种研究 ,菜用大豆育种并未受到重视。 1 976—1 978年才开始对少量大粒种质资源作为菜用大豆进行筛选 ,1 985年后随着台湾省对日本菜用大豆出口的增加 ,菜用大豆育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90年代后菜用大豆已成为AVRDC大豆育种的主要内容 ,而粒用大豆育种逐渐转至泰国的亚洲区域中心 (ARC/AVRDC)。本文根据AVRDC1 980年至 1 995年的年度报告《AnnualPr…  相似文献   

7.
PEG介导BT基因转化大豆原生质体获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南相日  卫志明 《大豆科学》1998,17(4):326-330
通过PEG法净B.T(Bacillas tharingiensis CryIAc)毒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豆主栽品种黑农35,黑农37,合丰25和合丰35的原生质体中,经30ml/L潮霉素筛选,选择有抗性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获得了三棵再生植株,移栽后全部成活,对移栽后植株的总DNA进行PCR分析,均显阳性。对PCR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大豆细菌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单倍体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展望─—(S.T.Chalyk),Selskokhozyaistv-ennayaBioiogiya,1993,No.5,86~86(俄文)F_1代杂种群体进行自花授粉或授以具Sawatov胚标记的单倍体诱导物花粉。该标记对单倍...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国际菜用大豆会议简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菜用大豆会议 (SecondInternationalVegetableSoybeanConference)于 2 0 0 1年 8月 10日至 1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附近的塔科马科城举行。与会的 78位代表分别来自 1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 ,约半数与会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教授 (会议计划委员会成员 )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韩天富研究员分别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台湾有 10人参会 ,分别来自亚洲蔬菜研究开发中心 (AVRDC)、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和亚细亚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会议期间 ,先后有 6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 ,30位代表在分组会议上发言 ,讨论了世界菜用大豆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交流了在菜用大豆遗传、育种、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质分析、加工利用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盖钧镒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的大会报告 ;宋达博士 (SundarShanmugasunatam ,AVRDC)及其他几位台湾学者分别在大会及分组会议上报告了国际采用大豆研究现状和台湾...  相似文献   

10.
已知小麦红种皮基因与耐收获前发芽有关。作者开发了提取红种皮基因控制的种皮色素方法。本研究中应用的小麦品种在化学分析前进行了红种皮基因分析。Norin66和Fukuwasekomugi的基因型鉴定为r_1、R_2、r_3;Norin10和Asakazekomugi鉴定为R_1、R_2、r_3;Kitamikomugi、Fukuhomugi和Norin61分别鉴定为R_1、r_2、R_3,r_1、R_2、R_3和R_1、R_2、R_3。12个品种(9个红种皮,3个白种皮)提取了种皮色素。碾磨种子且用乙烷、丙酮和乙醚清洗备好的麸皮以去掉类胡萝卜色素。脱素的麸皮与氢氧化钠一起加热(100℃)30min。将溶液的pH调到酸性条件以后用n-丁醇提取色素。以380纳米到550纳米区域测定了醇提取的吸光度。随着红种皮基因的增加吸光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Thestrippedstemborer(SSB),Chilosuppressalis(Walker)isoneofthemajorinsectpestsofriceinChi na.ChemicalcontrolhasbeenacommonpracticeinSSBmanagementsince1950s.Insecticidesusedin cludedBHCbefore1983;organophos_phorusinsecticides(methyl_para_thion,trichopho…  相似文献   

12.
Itissuggestedthatearlinessisarecessivetrait,thoughtherehavebeenafewreportsonincompletelydominantearliness.Usingaphotoperiod_insensitive,genicmale_sterileandearlymaturingindicaline6442S_7,acompletelydomi nantgeneforearlinesswasdetectedinthisstudy.F1pr…  相似文献   

13.
Thestudyofantisense_waxygene,coorporatedbyAgronomyCollege,YangzhouUnivandShanghaiPlantPhysiologyRe searchInst,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haspassedtheachievementevaluationrecently.Theresearchgroupcon structedanantisense_waxygenebyutilizingtheself_colo…  相似文献   

14.
花生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T.R.Sinelan等关于花生叶片含N量对CO2交换速率(CER)的影响只作过部分研究。Bhagsari等(1976)测定了31个花生品种叶片N的浓度(单位重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发现叶片N的浓度与CO2交换速率的...  相似文献   

15.
一些抗白粉病广谱性有效抗源已在小麦中确定出来,但在许多品种中抗性基因的特性还未知.从1982年国际冬小麦白粉病与锈病圃筛选的10个冬小麦品系作为试材,研究了作用基因的数量与抗白粉病的遗传模式.每个品系都同敏感性品种Chancellor杂交,在温室内用127号B.graminis小种接种亲本、F_1、F_2、BC_1(Chancellor×F_1)及F_3代群体幼苗,评价了白粉病反应.除过ST1-25外,所有亲本都表现抗性。遗传分析表明,C39和SI5中的抗性受3个显性基因控制,A55-2、R107、GO4779、OK75R3645及BulkPV63-6中的抗性由简单的部分显性基因控制.Armada与Chancellor间杂交产生的F_2、F_3及BC_1群体抗性表现不一致,但至少表明Armada有1个抗性基因,很可能是以前指出的Pm4b.VPM1和ST1-25中抗性各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10个亲本中表现出3至11个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6.
细胞激动素对供给NH_4 ̄+和NO_3 ̄-提高玉米生产力的作用──(K.D.Smiciklas),plantandSoil.1992,Vol.142,No,2.307~313(英文)利用田间和砂砾水栽研究法未测定N形态(NH_4 ̄++NO_3 ̄-与N...  相似文献   

17.
CO39,itsnear_isogeniclines,havingsingleblastresis tance gene,C101LAC,C101A51,C104PKT,andC101PKT,anditsresistancegenepyramidlinesBL121,BL241,andA57_119,grewintheblastnurseryatIRRI.Theseedsweresowninfourbatcheswithtwoweeksinter valbetweenbatches,usingIR…  相似文献   

18.
大豆灰斑病流行动态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学敏  李本宁 《大豆科学》1996,15(3):222-227
1989-1992年对黑龙江省三江平的6个国营农场田间大豆灰斑病进行系统调查,共获得了130余组田间病害流行数据资料,利用5种生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通过比较绝对系数(R2)和回归误差(SS),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大豆灰斑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影响田间发病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t1时病情(Xt1)、日均温度(T)、日均相对湿度(RH)、叶面湿润时数(WP)及雨日数(RD)是对大  相似文献   

19.
SOYGRO模型在大豆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军 《大豆科学》1999,18(1):67-71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决策支持系统(DSSAT)》中模拟大豆生长,产量预测的大豆子模型(SOYGRO)及其应用。作者采集了KANSAS州四个地区,7个年份,12个品种的田间试验数据,早,晚2个播期,这,窄2种行距,共计110个组合。气象数据为:日最高,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及土壤剖面参数,通过DSSAT3.0软件的子模块SOYGRO对大豆的产量和成熟期进行预测。结论是:利用SOYGR  相似文献   

20.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36=30m+6m(SAT).具有6个随体染色体是区别双亲染色体核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