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建立了6200型柴油机缸盖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发动机热力仿真软件、CFD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交叉计算为气缸盖的强度计算提供了温度场和传热系数分布等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柴油机功率提升前、后的气缸盖在柴油机装配状态下和最大功率工况时拉应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不同情况下的缸盖产生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对气缸盖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为生产部门提供了参考。1000h的可靠性试验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UG软件对1110型农用柴油机的气缸盖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将其导入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然后,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原气缸盖在最大爆发工况下的强度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原气缸盖进行结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气缸盖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得到的结果与原气缸盖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气缸盖上的最大机械应力比原气缸盖上的最大机械应力减小了8MP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缸盖的强度,延长了气缸盖的使用寿命,可以为单缸柴油机的结构优化和新机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柴油机气缸盖螺栓布置形式、数量及连接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螺栓拧紧方式的选择原则,提出了气缸盖螺栓转角法拧紧的紧固规范计算及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125柴油机气缸盖螺母拧紧扭矩的试验研究,找到了气缸盖螺母防松的措施,经过一年多生产实践考验,彻底杜绝了由于气缸盖螺母松动造成的故障。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喷油器安装孔与气缸盖下平面成一个角度,该孔系在加工时不能采用量具直接测量,因此.设计了一种检具,它能比较方便地测量柴油机喷油器安装孔。以R175柴油机气缸盖为例,介绍了这种用比较测量法原理设计的检具。  相似文献   

6.
非道路用直喷式柴油机排放性能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台非道路用四缸直喷式柴油机进行了排放性能的改进。通过对样机喷油系统的分析计算,确定了不同的试验喷油泵和喷油器偶件,调整了供油提前角,并与不同涡流比的气缸盖进行了优化匹配试验。排放试验参照欧盟非道路用柴油机八工况法进行,测取了该机微粒PM、NO-HC和CO排放量,排气烟度和燃油消耗率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未采用柴油机先进排放控制技术的情况下,合理的优化匹配可以改善该机的燃烧过程,不仅有效降低了该机的有害排放量,达到了非道路用柴油机欧Ⅱ排放标准,而且使燃油消耗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YZ4DE柴油机的凸轮轴孔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三维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建立结构的实体模型和网格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方案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气缸盖螺栓的沉孔深度对凸轮轴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沉孔深度越大,凸轮轴孔的受力变形越大。这一结论可以给设计人员在设计气缸盖螺栓沉孔深度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柴油机气缸盖的结构、材料、工作状况、冷却能力、装配质量方面,分析了气缸盖产生裂纹的部位和原因,论述了气缸盖裂纹的检查方法,并说明了修复气缸盖裂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功率强化前后气缸盖的温度场模拟与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功率强化前后的柴油机分别进行了性能仿真计算,进而确定了缸盖温度场计算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气缸盖进行三维稳态热分析,并考虑了冷却水沸腾换热的影响;在该柴油机的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稳态温度场测量试验,分析了试验和计算结果;得到了火力面边界条件的设置规律、稳态温度场随工况的变化关系和单缸机与多缸机的稳态温度场差别.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中小功率的柴油机来讲,多缸机的缸盖是将所有气缸的缸盖都铸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多缸机缸盖,这样结构紧凑,体积小。气缸盖是柴油机结构最复杂的铸件,其主要功用是密封气缸,与活塞顶部和气缸壁形成燃烧室。现将柴油机气缸盖总成的拆装及缸盖裂纹的检查方法叙述如下,供柴油机维修人员和农用车驾驶员参考。一、柴油机气缸盖总成的拆装1.柴油机气缸盖总成的拆卸(1)首先将空气滤清器、消声器和进、排气管拆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气缸垫与冷却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三维CAD/CAE应用软件集成系统,采用固流耦合分析方法确定了固流独立个体的耦合热传递边界面,通过单元转换,在单一模型中完成了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误差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为气缸盖与气缸垫组合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燃用小桐子油的燃烧过程三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桐子油在常温下的黏度比柴油大10倍以上,因此研究柴油机燃用小桐子油的燃烧过程,对于小桐子油作为燃料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柴油机三维燃烧模型,对柴油机燃用小桐子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所得的气缸压力与试验测试结果较为吻合。通过三维燃烧模拟对缸内的流场、温度场及平均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燃用小桐子油时柴油机的喷油时刻比燃用柴油时略有提前。燃烧始点较早,预混燃烧峰值提前,燃烧持续期较大。  相似文献   

13.
风冷柴油机气缸盖、气缸套温度分布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风冷柴油机气缸盖、气缸套温度场的实测 ,研究了轴向导流板和气缸套下部散热面积的减小对气缸盖、气缸套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振动加速度信号对柴油机燃烧始点进行了识别。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缸盖表面振动加速度特征点和燃烧始点的关系,表明缸盖表面振动加速度和缸内压力二次导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可利用压缩冲程中振动加速度峰值之前的过零点估计燃烧始点出现时刻。在195型柴油机上进行的台架实验结果表明,以缸内压力信号识别的燃烧始点为参考点,振动加速度识别的燃烧始点偏差在1.5°CA之内,基于缸盖振动加速度识别柴油机燃烧始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分析柴油机螺旋气道几何结构以及气道敏感区域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关系,确定了构建螺旋气道的关键结构参数。提出了一种以气缸盖结构为约束条件,涡流比为设计目标,再进行流量系数优化的螺旋气道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螺旋气道参数化数学模型,开发了一款柴油机螺旋气道数字化建模软件。针对一款自主开发的卧式两缸柴油机螺旋气道的设计要求,采用螺旋气道数字化建模软件建立了螺旋气道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了模型光顺性分析和流通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气道数字化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通用性,只需提供气缸盖结构、流通性能(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的设计要求,通过该数字化设计方法和建模软件就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螺旋气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Y390/TY395柴油机气缸盖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柴油机上提高喷油压力和加装燃油加热装置后,进行了燃用菜籽油的耐久性试验。分析了柴油机燃用菜籽油存在的问题,并对耐久试验前后燃油消耗率及排气温度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菜籽油等植物油可作为一种代用燃料,但柴油机长时间燃用植物油,会在喷嘴、气门、活塞头部、气缸顶部积炭,出现缸套轻微刮伤现象,导致了柴油机性能和经济性的下降;同时,也出现了植物油渗漏污染润滑油的现象;燃用植物油运行一百多小时后,其燃油消耗率及排气温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CFD计算软件对天然气发动机气缸盖及其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得到了缸盖温度场和水套流场的信息并进行了分析评价;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变上水孔面积的改进措施,通过加大第5缸附近的水流量,减小第1、2缸附近的水流量,改善了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增压中冷柴油机缸盖水套CF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CFD数值模拟,对冷却水套入口流量以及特征点的温度、压力进行测试,为CFD计算提供了准确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气缸盖冷却水套中流速和换热系数均能满足冷却要求,4缸附近的流速相对于其他各缸要小一些;进入气缸盖冷却水套各缸的流量不太均匀,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冷却水直接从1缸流入气缸盖,这样很容易造成其它缸冷却能力不足,故该气缸盖局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