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分析是建立在模型理论基础上的,在软件的有效应用下,在系统中对抚育间伐工作的不同时期,不同密度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科学策略,进而为吉林乃至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东山区落叶松大径材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鹏跃  黄鑫春  梁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68-3468,3474
对落叶松大径材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了正确的抚育间伐时间、间隔期、强度和方法,并对抚育间伐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抚育间伐是人们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干预的主要措施,通过对林内环境的人为改善,使其能够更适合落叶松的生长。合理的间伐能够改善森林中树木生长的空间和水肥的供应,促进林分个体和群体的生长,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抚育间伐对落叶松生长效果的影响,分别对间伐前后落叶松的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落叶松抚育间伐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抚育间伐是人们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干预的主要措施,通过对林内环境的人为改善,使其能够更适合落叶松的生长。合理的间伐能够改善森林中树木生长的空间和水肥的供应,促进林分个体和群体的生长,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抚育间伐对落叶松生长效果的影响,分别对间伐前后落叶松的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落叶松抚育间伐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控要素有间伐对象、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间伐方式等。间伐方式应根据林分的特点和培育的目的来确定,必须从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出发,确定一个科学的间伐强度。在进行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时,间伐对象的选择相当重要。提高林分生长量的关键在于: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点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科学地调控林分生态因子。对落叶松近熟林也可以高强度间伐,然后采取林下更新的经营方式,既促进了林木的径级增长,又充分地利用了生态位空间,提高了林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提出抚育的方式方法,进而确定间伐抚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提出抚育的方式方法,进而确定间伐抚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带状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方式带状抚育间伐,并补植不同树种形成混交林,经过10 a生长后,对林木生长因子和林地主要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T_Ⅰ和ST_Ⅱ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均比CK有显著的提高,其中,胸径分别提高了25.80%和19.63%,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53.01%和31.68%;冠幅分别提高了49.29%和45.99%;而ST_Ⅰ和ST_Ⅱ之间各生长因子差异不显著,总体上ST_Ⅰ各生长因子优于ST_Ⅱ各生长因子。不同的补植树种均对落叶松林木各生长因子影响不显著。落叶松人工林经过带状抚育间伐并补植不同树种后改善了落叶松干形。带状抚育间伐提高了林地土壤养分,尤其是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ST_Ⅰ和ST_Ⅱ的0~10 cm土层中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是CK的1.91倍和2.13倍、2.22倍和1.62倍,10~20 cm土层中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是CK的1.91倍和2.13倍、1.79倍和1.44倍。相关分析表明,林木生长因子与土壤养分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林木生长因子与土壤值pH、磷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带状抚育间伐方式促进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东北落叶松人工林,已进行扶育间伐。各地对抚育强度和保留密度等问题,进行了不少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方案。为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对落叶松人工林的营养面积进行研究,将是很必要的。营养面积问题,不单是落叶松的问题,也是整个森林经营中应研究的问题。某一树种在一定年令阶段需要多大营养面积,才能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木速生丰产,又不至于发生激烈地自然稀疏,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是落叶松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其抚育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落叶松的生长情况,本文就落叶松抚育间伐中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其抚育的开始期、间隔期、终止期、抚育强度的大小和间伐方法,为落叶松的人工抚育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间伐提供依据.在坡向、海拔一致,林龄为3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了9个监测样地,分别代表3种间伐强度:20%、25%、30%,每一种间伐强度3个重复;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保留密度分别为1050、1200、1350株/hm2.同时,在同一林分中设置了3个对照样地.调查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中树木的胸径和树高,并通过对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确定不同保留密度下样地与对照样地中各指标的差异,从而认识不同间伐强度的抚育效果.结果表明,林分抚育间伐明显改变了林分的结构,但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胸径、树高、蓄积增长量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强度为30%的间伐效果最显著.这说明适度地间伐对林木的胸径、树高、蓄积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且林木生长速度、生长量都随着林分保留密度、郁闭度的加大而减小,说明适度抚育间伐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中龄林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现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制作解析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对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10a以后就应该开始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对油松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间伐的起始年限从13~15a后开始;并对林分间伐的保留密度和间伐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是东北林区速生的用材树种之一,本文根据实践总结了落叶松人工林的育苗及抚育管理技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研究缺乏长期定位资料的状况,对东北东部林区同一立地条件下、同一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取不同密度经营指数(近似0.7、0.8、0.9、1.0、>1.0)进行了间伐,并长期记录其生长状况,研究其间伐的长期效果。结果表明:到达成熟期时,样地内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是随着经营密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即间伐强度越大,林木的平均胸径越大。而不同的经营密度指数对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认为:落叶松人工林适宜采取的经营密度指数为0.7、0.8。  相似文献   

15.
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水文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林下植被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随抚育间伐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林下植被木本植物各指标都随抚育间伐强度的提高而减小,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草本植物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林下木本植物的影响,各林分水分指示植物以潮润型为主,伐后林下潮湿型指示植物较未间伐林分增加;间伐后短期内灌木层的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尤溪国有林场不同抚育间伐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够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间伐强度越大,物种数量越多;中度间伐处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杉木人工林间伐3年,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变化较大,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间伐对人工林木材质量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间伐与未间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测定,分析了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能够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木材规格,增加出材量。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人工林动态间伐系统的研究(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71—1984年间对我校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于1958年春栽植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间伐抚育试验,共间伐两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就间伐木的选择及林木自然稀疏规律进行分析。 一、林木的自然稀疏过程与以间伐Ⅱ级木为主的闻伐方式 组成森林的林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随着林木林龄增加,直径、树高等均在不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未合理抚育的现状,提出开展合理的间伐建议,以提高森林综合储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欧建德 《吉林林学院学报》2000,16(4):210-211,223
根据森林经济效益,建立抚育间伐优化数学模型,以例说明模型在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的应用,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