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黄芪多糖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日龄、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黄芪多糖2,4,6 mL),并分别于20日龄、35日龄、50日龄采血检测仔猪外周血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数、猪瘟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极显著提高仔猪猪瘟疫苗的抗体水平(P<0.01),显著提高仔猪外周血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表明黄芪多糖对仔猪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5窝仔猪,每窝分两组,试验组仔猪共计26头,对照组25头,试验仔猪在2—3日龄腿内侧注射牲血素1ml,对照组不注射。20及65日龄称重。试验结果,试验组20及65日龄体重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目前集约化猪场多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在断奶之前。仔猪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是母猪的乳汁,一般仔猪出生20天之内母猪的乳汁可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20日龄之后才以饲料为主要的营养来源。仔猪在断奶之前采食的饲料量非常小,由饲料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但补料的作用却不容忽视。仔猪早期补料可以起到及早锻炼仔猪的胃肠道消化能力、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以及降低断奶后的应激。提高仔猪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中SOD、MDA及NO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选用了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日龄、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4、6ml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d),并分别于20日龄、35日龄、5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断奶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SOD含量(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中MDA含量(P0.05),对恢复早期断奶仔猪血清中NO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对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县仔猪白痢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一般多发于10—20日龄初生仔猪,也有在3~7日龄和20日龄以上发病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产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集约化猪场多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在断奶之前,仔猪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是母猪的乳汁,一般仔猪出生20d之内母猪的乳汁可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20日龄之后才以饲料为主要的营养来源.仔猪在断奶之前采食的饲料量非常小,由饲料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但补料的作用却不容忽视.仔猪早期补料可以起到及早锻炼仔猪的胃肠道消化能力,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以及降低断奶后的应激,提高仔猪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仔猪断奶日龄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取随机分组的设计,选取妊娠日龄相近的20头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试验Ⅰ组,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试验Ⅱ组,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结果表明:每胎试验Ⅱ组相较于试验Ⅰ组,母猪多耗料52.5kg,断奶仔猪体重多0.75kg,教槽料多使用20kg,保育猪成活率提高8%,达到同样的体重,育肥猪提前20天出栏,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减少0.05。试验结果表明: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虽然减少了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但是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缩短育肥猪出栏时间,其收益远大于投入。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日粮粗蛋白含量高可能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生产性能下降。对28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使用粗蛋白含量为23%、20%、19%、17%的日粮,进行为期3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以19%~20%为宜,可有效地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日粮粗蛋白含量高可能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生产性能下降。对28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使用粗蛋白含量为23%、20%、19%、7%的日粮,进行为期3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以19%~20%为宜,可有效地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仔猪早期断奶是指在人为干预下,使仔猪吃母乳的时间由30~35天,缩短为20~25天,条件较好的养猪场甚至可以将断奶时间提前到15~20天。仔猪早期断奶包括仔猪与母猪分离,仔猪转群以及日粮与环境的改变等过程。 1 早期断奶的理论依据 仔猪初生重不足成年体重的1%。仔猪10日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2倍,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4一15倍。因此,仔猪对营养的需求高于其他家畜,对营养缺乏敏感,负面影响也最大。  相似文献   

11.
张辅 《北方牧业》2010,(4):15-15
<正>仔猪白痢病一般多发于10~20日龄初生仔猪,但也有在仔猪3~7日龄和20日龄以上发病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产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高。在多年的诊疗实践中,经反复研选,用"复方姜炭散"治疗仔猪白痢1236例,深受广大养殖户的赞誉。此方药使用方便,疗效高,药源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因仔猪白痢病是哺乳仔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通称。  相似文献   

12.
仔猪白痢是每个猪场的常发病,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 80%,部分仔猪生长停滞,严重的成为僵猪,死亡率达10%~20%.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以10~20日龄的仔猪多发,且症状明显,个别死亡.20日龄以后发病,症状轻,基本无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粪菌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分5个阶段(1~6日龄、7~10日龄、11~20日龄、21~28日龄、29~45日龄)进行,每个阶段将72头腹泻仔猪分为3组,每组24头,1组采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照说明书进行连续3 d的治疗,2,3组采用灌喂不同剂量的粪菌液治疗,上午、下午各灌喂1次,连续灌喂3 d,统计各组仔猪3 d内的治愈率,对未治愈的仔猪不再灌喂;继续观察至第5天,统计5 d内的治愈率。结果表明:按照腹泻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灌喂不同剂量的粪菌液,即1~6日龄腹泻仔猪灌喂10 mL,7~10日龄腹泻仔猪灌喂20 mL,11~20日龄腹泻仔猪灌喂30 mL,21日龄以上的腹泻仔猪灌喂50 mL,3 d内治愈率达91%以上,5 d内治愈率达95%以上。说明采用粪菌能够有效治疗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白痢是出生仔猪由于肠道的各种条件性病原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仔猪,引起肠炎和败血症,在临床上以下痢、排除乳白色、淡黄绿色后灰白色黏稠的并有特异的腥臭糊状粪便为特征。发生和仔猪的日龄有关,一般多发生于产后数日龄的仔猪。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在发病日龄上也不完全一致。据对20个繁殖母猪场调查看,环境管理条件差的,在产后第6~10日龄开始发病最多,第10~20日龄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10日龄哺乳仔猪,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哺乳仔猪。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仔猪肠道的条件性细菌引起的急性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于仔猪的日龄密切相关,10~30日龄以内的仔猪均可发病,在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当常造成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并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严重。1发病情况肃南县马蹄乡农户饲养的4头母猪,2013年8月20日和8月24日分别有2头母猪产仔,共产仔13头。在8月20日产仔母猪所产的6口仔猪在16  相似文献   

17.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中,仔猪在15~20日龄时仔猪白痢是常发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此间是仔猪有母乳转化为饲料阶段,因此这个过度阶段是仔猪白痢发病率最高的时间段,起初一般常见于个别发病然后出现大面积发病。30日龄以上仔猪发病率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仔猪在20日龄时由乳汁(主要是初乳)获得的母源抗体逐渐枯竭,在60日龄前会出现一般免疫空白,所以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对20日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必要的。近年来本猪场经常因注射猪瘟疫苗而发生仔猪过敏反应。现将我们应用补硒方法防止仔猪过敏的情况报道如下。一、仔猪过敏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效果过敏症状在注射猪瘟疫苗数分钟后即发  相似文献   

19.
仔猪的断奶应激通常会引起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变化。日粮核苷酸是可以减少断奶应激对仔猪影响的潜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试验选取了5窝每窝7头(雌雄混合)的仔猪,每窝仔猪中随机挑选一头组成基准组在断奶当日屠宰,剩下的30头猪随机分配至2个日粮处理组:对照组和核苷酸处理组。仔猪在20日龄断奶。在试验过程中测量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包括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G∶F和体重。在仔猪17日龄,收集各组仔猪新鲜粪便样品,以确定细菌数量。在仔猪19日龄和20日龄,仔猪宰杀,收集血浆样本和肠样本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肠道形态特征分析。从空肠和盲肠收集食糜用于微生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核苷酸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日粮中添加核苷酸对仔猪的ADG,G∶F,体重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核苷酸处理组仔猪随着日龄的增加血浆IgA浓度(P<0.05)。但是试验处理对仔猪血浆中IgG和IgM,肠道形态,或肠道和粪便中的细菌数量没有影响。研究得出,灌注核苷酸可以提高日采食量,但对仔猪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仔猪血浆IgA浓度增加表明,灌注核苷酸可增强仔猪的体液免疫。然而,灌注核苷酸对仔猪部分小肠和大肠中的细菌群落的组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三、仔猪保温仔猪周围(保温箱等)最适宜温度为:1日龄35℃,2—4日龄33—34℃,5—7日龄28—30℃,8—35日龄20—28℃。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4℃,7日龄以后的临界温度为28—30℃。在10日龄以前热调节很不完善,只有到21日龄左右才逐步发育完全。当环境温度为15~20℃时(母猪最适温度区),相当一部分仔猪会受冷而冻死,尤以3日龄内更甚,14~35日龄虽室温达15~20℃时已不会对仔猪有明显影响,但为有利生长和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