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二化螟别名蛀秆虫、蛀心虫。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分布。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玉米、甘蔗、芦苇和取食其他禾本科杂草。越冬后,部分幼虫还为害麦子、油菜、蚕豆和紫云英等。水稻被幼虫为害,在其分蘖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孕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1代二化螟主要在分蘖期为害,造成枯鞘、枯心;穗期被2代二化螟为害后,以虫伤株为主,受害严重植株,造成枯孕穗和白穗,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防治上应掌握在2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幼虫未侵入前施用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4.
一、发生规律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甘蔗、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左右。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天。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的根茎、茎杆中越冬。南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二化螟发生在我省呈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我市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的根茎、茎杆中越冬.由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二化螟发生在我市呈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钻蛀水稻茎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和白穗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大量应用化学农药不仅影响稻米质量安全,而且破坏水田生态环境,2007年我们试验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进行防治,使田间成虫雌雄比例失调,减少受精卵量,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二化螟是平江县水稻生产中的重大害虫之一,若虫害发生在水稻分蘖期,会造成水稻枯鞘,产生枯心苗;若发生在孕穗期、抽穗期,则易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若发生在灌浆期、乳熟期,则会造成植株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进而水稻减产。近几年由于机械收割田间遗留的稻桩高,减少了二化螟幼虫死亡率,间接改善了虫蛹越冬场所,虫害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枯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约5%,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一、危害症状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入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二、识别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俗名蛀杆虫,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本地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玉米、甘蔗以及稗草,芦苇等杂草.以幼虫蛀食水稻叶鞘和茎秆,苗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危害造成白穗、半枯穗和虫伤株.由于明光地区以小麦茬一季中稻为主,且有一定数量的早稻及早玉米,既为1代二化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形成较大的虫口基数,也为2代二化螟提供大量的寄主.只有加强对其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才能使其对水稻危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1、危害症状二化螟在水稻分蘖期危害,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二化螟是对我市水稻危害较重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钻蛀茎秆对水稻进行危害,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和白穗而影响水稻产量。一、试验目的近几年水稻二化螟在尚志市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虫源基数较高,宿主植物多,食物种类不同,造成越冬代羽化期极不整齐,使危害期延长,化学防治效果较差。性诱剂诱杀螟虫的原理是利用螟虫雌性性诱剂诱杀雄性二化螟成虫,使田间成虫雌雄比例失调,减少受精卵量,达到防治二化螟的目的。在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今天,利用性诱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为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在我市水稻主产区五常、方正、依兰、尚志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二化螟的防治,应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围绕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进行,最大限度确保水稻丰收,逐渐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并最终实现综合防治。研究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技术,提高对害虫中、长、短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化螟主要为害单季晚粳稻、中稻和连作晚稻。近来改变栽培制度,在杭嘉湖晚粳地区和浙东中秈稻地区,因改制后形成混栽,三化螟为害严重,一般枯心率在20%以上,重者达62.99%。二化螟主要为害晚粳稻和双季间作稻,晚粳稻被害早期形成变色叶鞘和枯心,后期造成半枯穗,重者半枯穗达3成以上;至于为害间作晚稻,往往造成无收。1956年我们对666  相似文献   

15.
<正>7、8月份是天津市二化螟、稻飞虱、玉米螟、粘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这几种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天津市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1)二化螟。二化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可采用释放稻螟赤眼蜂、挂放性诱剂、喷施BT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绿色防控,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大米的作用。(2)稻飞虱。天津市稻飞虱以灰飞虱为害为主,可造成水稻大面积枯萎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螟虫,又名水稻钻心虫,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发生较为普遍的是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豫南地区最为常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第1代为主害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5月上中旬盛发,因越冬场所的不同,羽化很不整齐,可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害早栽早发的春稻,造成大量枯心、枯鞘,减产显著。二化螟2代幼虫在7月下旬发生,为害比较分  相似文献   

17.
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大螟寄主广泛,寄主在大螟生长发育及为害过程中作用显著。研究得出,旱稗与水稻混生会加重大螟发生程度,纯作稻区则大螟不孕卵;三代大螟为害水稻呈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虫伤蛛比例越大,平均单穗粒重减小;三代大螟可转株为害1-3次;水稻大田产量损失率(Y)与白穗和枯孕穗率(X)之间的相关式为Y=0.2311 1.1018X,r=0.9950^**;田间以出现0.36%以上白穗、枯孕穗时为对大螟实行用药治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萍 《现代农业》2005,(7):19-19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危害症状分蘖期受一代幼虫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二、发生特点在辽北一年二代,幼虫在稻茬和稻草内越冬,于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2~3寸的叶梢上;6月中旬见一代幼虫蛀食叶梢,出现枯梢,7月…  相似文献   

19.
水稻群体结构在探讨二化螟防治指标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代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田块,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枯鞘和枯心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探求防治指标。结果认为:二化螟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的大小与水稻群体结构和生育期有密切关系。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因水稻群体较小,侵入的蚁螟多、为害期较长,造成产量损失较大,而有效分蘖临界期后侵入的蚁螟则因水稻已有相当大的群体,对产量影响较小,甚至有增产作用。群体结构较好的稻田对二化螟为害的忍耐力较强。因此,制定一代二化螟的防治策略时应考虑消灭有效分蘖临界期前侵入的蚁螟为主。确定防治指标时应考虑到水稻的生育期和群体结构;制定防治方法时应考虑到尽快地实现水稻丰产群体结构的优良农业技术措施,放宽防治指标的措施。分蘖临界期前已达到有效穗预定苗数的田块防治指标宜放宽,否则宜严。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是盐城稻区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两代,亦间有不完全的三代。近年来,随着水稻布局的变革,杂交稻的扩种,二化螟的威胁更趋严重,尤以二代为突出,一般可造成中籼稻白穗和枯孕穗0.5~3%,虫伤株25~40%,重者全田倒伏,减产二、三成,对发展水稻生产影响甚大。正确估价二化螟“二代多发型”的危害性,对制定防治策略、控制螟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