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后移栽棉前茬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小麦品种徐州8785可作为江苏里下河稻棉轮作区小麦后移栽棉前茬利用。在本研究同等条件下,以徐州8785作前茬的小麦后移栽棉综合经济效益略高于对照大麦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的总果节量及成铃数、成铃强度都低于大麦后移栽棉,这是其单产低于大麦后移栽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移栽地膜棉高产优质高效初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5年江苏省6666.7hm2以上移栽地膜棉示范县(市)结果表明,移栽地膜棉单产比露地移栽棉增13.1%~16.5%。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的比例在83%~90%之间,售棉品级和衣分分别比露地移栽棉高0.1~1.0级和1~2个百分点。在扣除地膜和铺膜用工成本后,移栽地膜棉公顷产值比露地移栽棉高1830~4020元。移栽地膜棉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提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移栽地膜棉配套工序石高圣江苏省靖江市农业局214500通过1994~1995两年的实践,移栽地膜棉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分解移栽时的用工量,减轻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移栽质量。1留茬种麦。麦套棉比麦后棉早15~20d,有利棉苗早发。种单行棉花,以93...  相似文献   

4.
怎样缩短移栽棉缓苗期张运胜湖南安乡县农技中心415600安乡县移栽棉面积在90%以上。但移栽棉缓苗期长较为普遍,一般年份为9~12天,个别年份长达15天以上,影响并削弱了移栽棉增产优势的发挥。为克服这一限制因素,通过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我市推广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棉花增产。但移栽棉主根短,扎根浅,往往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因大风大雨,造成棉株大量倒伏,致使移栽棉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据1984~1988年试验,倒伏60%以上的,亩产皮棉55~65公斤;倒伏30~40%的,亩产皮棉70~80公斤;不倒伏的亩产皮棉90~100公斤。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1996~1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1129.5kg·hm-2,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1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1500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00~125 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移栽棉根系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与冠是构成棉株有机整体的两大部分。移栽棉由于种植方式与直播棉不同,其根系发育与直播棉也不问。本试验从棉花播种出苗以后,按主要生育期对育苗移栽棉和直播棉根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1981~1983年试验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过早或过迟,种植密度过稀等问题开展的麦后移栽棉的播种期和密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旨-4月30日,适宜密度为27000~31500株/hm^2。在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下,麦后移栽棉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双膜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塑膜育苗移入大田后再覆盖地膜,称作双膜棉。据岱山乡1983~1987年资料,双膜棉亩产皮棉149.19公斤,比移栽棉增产18%以上。双膜棉平均亩投入109.47元,亩产出611.25元。它比移栽棉亩投入多19.96元,而亩净增值为85.66元,增值17.1%。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以来,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和天门市农牧局协作,在黄潭镇开展了优质棉基地建设科技服务活动,推广了移栽棉亩产皮棉90~100公斤的技术规程。该规程集移栽棉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于一体,并使之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量化了的规程,规范了移栽棉科技管理的标准,棉农易学易行,  相似文献   

11.
黄地老虎在淮北近年发生严重。由于黄地老虎发生期比小地老虎约迟半个月,盛发时棉株已定苗,因此为害损失更重。防治适期宜在卵盛孵期。为了确定防治适期,进行田间查卵是重要的。但黄地老虎卵粒分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棉田种植方式的不断改革和优化 ,本市棉花种植方式由麦套棉为主迅速向油后移栽棉转变 ,面积逐年扩大 ,棉田效益不断提高 ,优势十分明显。 2 0 0 3年油后移栽棉面积达到 1 8933hm2 ,占棉田面积 5 7%,油棉连作已成为主要种植方式。因此 ,研究油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对夺取油棉双高产至关重要。1油后移栽棉生育特点1 .1出苗快 ,成钵率高。油后移栽棉播期在 4月 1 0- 2 0日 ,与麦套棉相比 ,播种时间推迟 1 0~ 1 5天 ,播期气温提高 2℃左右 ,出苗速度快 1天左右 ,发病率低 1 0个百分点 ,营养钵成…  相似文献   

13.
地老虎又叫切根虫、夜盗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危害棉花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警纹地老虎、大地老虎、八字地老虎等五种 ,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小地老虎。1危害特点。小地老虎分布于全国各产棉区 ,均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春播棉田幼苗 ,在可灌溉的高产棉田危害更重 ,常造成缺苗断垄 ,甚至造成毁苗重播。小地老虎的幼虫 ,在杂草少的棉田集中危害棉苗 ,当棉子发芽尚未出土时 ,1、2龄幼虫食害幼芽、吃空棉子仅留空壳造成缺苗 ;棉苗出土后 ,2、3龄幼虫把子叶咬食成无数小孔或缺刻 ,也有危害生长点的 ,造成叉头的“公棉花”;3龄以后 ,白天潜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麦棉套种面积增加,大秋作物面积减少,小地老虎由危害秋作物春苗转向棉苗,棉田发生普遍严重。1976~1987年,采用糖液诱蛾预测预报的方法,获得了连续11年的气候资料,掌握了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为大面积防治提出了可靠的依据。棉花苗期,在当地小地老虎共有两个蛾量高峰期,第一蛾峰平均出现在8月4日,  相似文献   

15.
育苗移栽棉花早发早熟的生育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膜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是克服早春低温,实现早播早育苗,缩短套作棉共生期,延长麦后棉生育期,解决两熟矛盾,充分利用棉花有效生长季节和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育苗移栽棉一般比直播棉增产20~30%。塑膜育苗移栽棉之所以早发早熟,这与播种以后覆盖透光率大和不透气性的塑膜有关。塑膜具有增温保温保湿性能,利用日光能转化成热能,提高床内日均温,促使棉子  相似文献   

16.
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Rottmberg)为滨海盐垦区棉花、向日葵、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常因造成缺苗断垄,进行补种,使早苗变成晚苗,影响棉产量很大。对地老虎过去虽然摸到了一些防治经验,但今后盐垦棉区为了改良土壤,培养地力,增加肥源,扩大绿肥的栽培面积,这给小地老虎的发生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棉苗存在着严重威胁。因此,本站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于1958—1959两年,进行了小地老虎第一代成虫发生规律及绿肥  相似文献   

17.
基质育苗移栽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Bt基因中熟杂交种中棉所57为供试品种,探讨了在盖地膜和不盖地膜条件下,基质育苗移栽棉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及露地直播棉相比,棉花黄萎病、早衰及铃病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在不盖地膜和盖地膜条件下,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发生均减轻,其中,在不盖地膜条件下,差异可达显著水平;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还表现早衰的发生减轻,8月中旬以后可达显著水平。与露地直播棉相比,在不盖地膜条件下,8月25日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病指显著降低,两者之间早衰差异不显著。基质育苗移栽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及露地直播棉之间,铃病的发生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裸苗移栽棉花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6年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裸苗移栽棉、营养钵移栽棉和直播棉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年平均,裸苗移栽棉的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营养钵移栽棉增加了7.5%和5.2%,2005—2006年净产值较营养钵移栽棉增加了11.9%,较直播棉增加了9.6%。试验结果还表明,裸苗移栽对棉花早熟性和主要纤维品质指标均无不利影响,4年平均霜前花率达到88.5%,与营养钵移栽棉相当;裸苗移栽能明显增结早秋桃,提高成铃数。分析认为,裸苗移栽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育苗移栽棉比直播棉成铃早,伏前桃、伏桃比例大,吐絮早,一般能增产15~20%,是棉花早熟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棉花育苗移栽所以能早熟高产与它的丰产性能有关。现将研究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西棉花》2010,32(3):54-54
棉花移栽,既要掌握移栽适期,又要配合良好的移栽技术,这样才能发挥育苗移栽的增产优势。移栽期的早晚因生态类型、熟制和茬口等不同有所差异。首要决定因素是温度,温度过低,移栽后棉苗不发生新根。同时应根据茬口和苗龄掌握移栽适期。早茬棉于5月上中旬棉苗有3。4片真叶时移栽,主要以5cm地温稳定在18℃时为移栽适期。中晚茬棉在5月下旬或6月初棉苗有6-7片叶时及早移栽。棉苗移栽常用的方法有打洞移栽和开沟移栽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