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尤其要注意其中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会直接影响仔猪以后生产水平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慧 《兽医导刊》2020,(9):84-84
保育猪是猪只生长的关键阶段,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能够更好的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幼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幼猪的生长发育.采取科学的保育猪饲养技术能够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希望为提高猪场养殖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保育猪是成猪生长的必然阶段,保育猪饲养良好,才能保障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幼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幼猪的生长发育。保育养殖工作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猪的生长状况,更关系到养猪业的发展。本文改善保育猪的养殖环境、做好猪群分群工作、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做好保育猪疫病防控工作4个方面阐述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旨在提高保育猪的产量,进而提升猪场养殖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生产中断奶至60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保育猪的期末体重,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文章针对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如何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全面了解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对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本次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河南省8家规模化商品猪场哺乳期仔猪,分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对哺乳仔猪成活率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及管理模式本次共调查河南省规模化商品猪场8个,许昌、洛阳、驻马店、新乡地区猪场各2个,每个地区2个猪场中分别为传统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母  相似文献   

7.
流水式猪场如何管理好保育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毫  徐杰  林如镇 《养猪》2006,(2):19-20
全进全出等综合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仔猪保育阶段的复杂疾病,提高其生长潜力,这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但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主要是建场较早和部分中小规模的私人养猪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导致这些猪场仍然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的复杂疾病,保育猪增重缓慢,饲料报酬低,死亡淘汰率高。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流水式猪场的管理及疾病控制经验,谈谈目前这类猪场保育舍仔猪疾病控制的一些看法。1管理好哺乳仔猪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所以提供健康…  相似文献   

8.
分娩栏利保育栏是现代化猪场设计的关键。提高安全舒适的分娩、保育饲养环境,对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对母猪的哺乳和体力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规模化猪场排污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四川规模化猪场不同饲养阶段生猪的粪和尿的COD、TN、TP、铜、锌等污染物进行周年检测,测定了保育仔猪、育成猪、繁殖母猪的排污系数18个。为摸清规模化猪场不同饲养阶段的粪污产生量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规模养猪由于饲养集中 ,密度大 ,周转频繁 ,经一定时期后 ,各种病原微生物可能在猪场及周围环境中逐渐蓄积 ,容易使一些疫病迅速传播蔓延 ,严重影响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 ,规模化猪场 ,必须控制外来疫源的传入 ,净化猪场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1 严格隔离 ,分段饲养规模猪场需要引进的后备种猪 ,必须从定点种猪场引种采购 ,并经一定时期的隔离检疫 ,做好必要的消毒和疫苗接种工作。分段饲养是净化猪场疫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具体可分 3个阶段 :母猪和哺乳仔猪阶段 ,保育猪阶段 ,生长育肥阶段。严格分离 ,单向移群 ,互不往来。不能将上批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模式逐步由过去的传统家庭散养向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猪场规模化养殖意味着高密度、高风险,一方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给猪群疾病防控和饲养管理带来了难度。二点式饲养模式的出现,解决了母猪与保育猪、育肥猪之间疾病交叉感染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2.
哺乳仔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哺乳仔猪因其生理特点,很容易死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提高其成活率。本文根据当地的饲养情况,详细分析了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笔者于2005年3月一2005年4月对湖南省宁乡地区四个中小型种猪场2004年度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制工作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宋向阳 《猪业科学》2013,(4):134-135
在规模化猪场, 保育阶段作为连接产房与育成(或育肥)的重要纽带, 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阶段。该阶段仔猪经过断奶、转群以及高密度饲养的应激反应, 仔猪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而且, 仔猪断奶前后的母源抗体逐步下降, 自身的免疫保护功能又尚未发育完善, 这些特点造成保育仔猪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鉴于此, 笔者结合多年在规模化猪场的实践经验, 浅谈保育仔猪的疾病特点及控制技术, 借以与养猪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保育猪是仔猪离开哺乳母猪后转入保育舍饲养阶段的猪群,也称为断奶仔猪。在猪场的生产过程中,保育猪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生长发育快、易感染疾病等特点。因此在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模式下,合理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保证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以下三点比较重要,首先做  相似文献   

16.
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和管理,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综合防控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旨在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相似文献   

17.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生产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加强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正规模化养殖是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生猪养殖领域,越来越多地区建设了规模化猪场,进行大批量的生猪规模化饲养。保育猪介于哺乳期仔猪和成年猪之间或称断奶仔猪,其养殖技术应用的科学性直接关系着保育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健康性,为此,探讨保育猪养殖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分娩栏和保育栏是现代化猪场设计的关键环节。提高安全舒适的分娩、保育饲养环境,对仔猪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和对母猪的哺乳、体力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