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着重突出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还原沙河湿地生态景观,回归沙河自然湿地风貌,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资源,体现湿地景观的原真性为主题,通过梳理园区水系,营建丰富的水景景观。利用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建立生态护岸工程控制水土流失。有效地发挥沙河湿地地表水分传输、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实现了对沙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2.
根据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水系贯通、水体与水岸保护、栖息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河岸杨树林改造恢复和采沙河床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措施,优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发挥多种生态功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恢复与保护相应对策,对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掖城市(北郊)湿地恢复与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热点。文章运用恢复生态学,根据研究区湿地特点及现状,阐述了湿地疏浚渠系、修建拦水坝、地下水引水管道建设、湿地污染控制、退耕还湿、湿地植被恢复等湿地生态补水和生态恢复及综合整治技术要点,为城市重点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的规划思路、规划布局结构、重点区设计等进行系统分析。依据场地区位和环境特点,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规范,形成四区、六园、十景的总体格局。通过梳理园区水系和交通流线,结合生态恢复与重建,建设一处以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为主,集科普宣教、游览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并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宣教保障等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详尽可靠的资源环境本底值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生态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科普教育及保障体系,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以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的扎龙湿地,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湿地植被与湿地野生动物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国家林业局启动了扎龙湿地生态移民计划.文章针对扎龙湿地生态移民的意义以及移民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原则、措施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扎龙移民区湿地生产活动的管理方法与措施,为扎龙湿地生态移民区的湿地恢复与保护提供...  相似文献   

8.
对城镇化过程中的湿地保护及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制定湿地保护法规和条例,编制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总体规划等措施,采取建设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进行河道整治等方式,将湿地保护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现状调查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特别是消落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沿岸湿地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伟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100-103
环渤海沿岸湿地对于净化入海前的水质、代替大坝拦蓄洪水、减少暴雨损失、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环渤海沿岸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等问题.应不断建立、完善湿地的基本资料库,恢复重建被破坏的湿地,并采取科教宣传、制定相关法律等措施保护受到威胁的湿地,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璐 《森林防火》2023,(3):117-119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也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受损湿地,以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为例,通过解决湿地生境受损、森林和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旨在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修复、生境恢复重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华  乔建哲  冯海云 《绿色大世界》2012,(6):146-148,150
指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湿地领域研究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湿地恢复的工程实践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为实证,应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对北大港湿地减少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湿地恢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技术,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旌德县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旌德县湿地资源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突出、有待协调,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湿地旅游发展比较缓慢,湿地管理水平不高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湿地污染、恢复与重建湿地生态、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等湿地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柏林水库湿地公园为例,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特色发展"的方针,以维护湿地生态平衡、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规划建设集宣传、教育、科研、观光和休闲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柏林水库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 245 hm2,分为五个功能区,包括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形成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使公众获得丰富的湿地体验。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消落带生态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库区消落带保护建设是世界级生态难题。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消落带淹水、浪蚀、冲刷引起土壤裸露、生物多样性缺乏、环境与视觉污染等生态问题。必须从水源源头严格管控和整治,采取必要的工程护岸措施,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生态模型等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研究,进而开拓千岛湖消落带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视野,提升千岛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甘曲湿地是拉萨河谷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甘曲湿地存在用水加剧、放牧过度等问题,导致水质恶化、水位下降、湿地沙化、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包括围栏保护、水源补给、湿地生态环境原貌修复等措施,以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及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后期对湿地保护与恢复成效进行了回访调查,结果显示: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高,水质、水位以及湿地生态功能均恢复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低影响发展理念强调将人类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影响降到最低.该理念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可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维持保护未受干扰的自然生态机制,恢复重建已受破坏生态系统.低影响发展理念应用对城市湿地开发起促进作用:增加城市湿地系统水源补给,降低水文波动性;减轻湿地水质污染,减少湿地治污投入;凸显出各地城市湿地规划建设独特性.以四川眉山市为例,就城市湿地规划目标、湿地植被规划、湿地护岸生态设计、湿地资源管理和监测、湿地宣传教育及公众培训等提出了具体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是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常州市政府通过采取成立湿地保护管理站等方式加大了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力度,在建设湿地公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湿地资源仍存在水体污染严重、湿地动植被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其仍需从科学管理、完善保护制度、提高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4个角度形成促进湿地资源保护和恢复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6,(3):86-91
以河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为基础,综合利用反映湿地生态状况的自然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及湿地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建立湿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和德尔菲法,对河南省39个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状况较好的湿地仅占评价湿地面积的2.00%,生态状况中等的湿地占72.63%,生态状况较差的湿地占25.37%。许多重要湿地仍然面临诸多威胁,亟待采取抢救性保护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