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2.
其他     
当前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稳定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猪蓝耳病疫情卷土重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广东惠州等地发生疫情,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四川省因生猪疫情须从周边省份调入生猪等。就报道中有关情况,农业部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作了澄清:截止12月9日,今年共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26万头,死亡8.21万头。发病和死亡数比2006年减少90%以上。通过采取免疫、监测、扑杀、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7月份以来,疫情数量逐月大幅下降。12月以来,仅贵州、新疆有2个疫点发生疫情,发病猪466头。中国研制生产的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4.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5.
吴建峰 《中国猪业》2007,(10):52-52
据悉,北京市日前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猪业》2011,(6):67-67
本刊辑:据艾格农业网2011年5月17日报道,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人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11月7日农业部证实,经大量试验和大面积临床应用证实,我国自行研制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符合规程要求,目前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10月1日至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下降65%、87%和91%。今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散发,  相似文献   

8.
非常关注     
<正>猪蓝耳病致两千万头猪死亡?农业部称这一报道严重失实。据统计,今年1~5月份猪蓝耳病致猪实际死亡头数为1.8万头农业部近日发布信息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殖技术》2007,(7):52-52
2007年7月14日.针对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农业部再次发出紧急通知。通知指出.截止7月10日.疫情县次302个.疫点586个.发病143 221头,死亡39 455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暴发了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生猪疫情,最初被学术界统称为"高热病",各省畜牧局及时出台了生猪"高热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也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及有关专家,对"高热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病源分离鉴定、动物实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2007年1月,农业部正式确定"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2007年入夏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呈大暴发流行,传播之快,发病之高,影响之大,开创了建国以来我国生猪疫情之最,全国有26个省份同时出现了生猪疫情,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影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免疫情况介绍 2007年6月中旬,我县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采取了以紧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我们先后调入20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疫区、受威胁区、交通干线、重点规模养殖场的生猪进行了免疫接种.从养殖户反馈的情况来看,免疫效果反映不尽相同.有部分猪场免疫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如岘山乡彭家村某猪场,存栏猪50头,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后,无一头猪发病;有部分猪场免疫效果不太理想,如西渡镇联胜村某猪场,存栏120头,接种后发病死亡90头;还有的猪场连续用普通蓝耳病疫苗、自家苗、高致病笥猪蓝耳病疫苗进行了二次以上的免疫接种,仍不能产生免疫保护,如台源镇某规模猪场,免疫接种三次后,仍发生了严重死猪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邯郸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突然死亡,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通过对该猪场死亡猪只的临床情况调查、剖检症状观察和对无症状猪、发病猪、濒死猪的ELISA抗体检测和病原PCR试验检测,确诊该猪场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初发期,并有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经过对该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改进,年后实现了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净化。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07,(12):30-30
<正>6月15日,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首批52万毫升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经检验合格,正式下线,新型疫苗开始陆续调往生猪主产区、疫情高发区。2006年夏秋季,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农业部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确定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夏,一场"猪高热综合征"肆虐我国养猪业,先后波及近30个省份。因为发病原因不明,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段,生猪发病死亡率比较高,给发病地区养猪业造成较大的损失。2007年1月,我国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是世界首次发现变异的猪蓝耳病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猪业》2007,(6):60-61
2007年由于防控工作开展的扎实,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只在少数省呈零散发生。根据统计,1-5月份全同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2008年以来,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范围显著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暴发流行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贵州、广西、广东、新疆、江西、甘肃、宁夏、湖北等8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7.
沙塘镇养猪专业户吴某自繁自养猪场,存栏猪560头(含母猪45头),已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进行了常规免疫.2009年10月上旬,猪群中出现零星发病和突然死亡,截止12月底控制疫情时,共发病98头,死亡32头(其中种公猪1头,母猪5头),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5%、5.71%和32.65%.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初,我国边境广西隆安县丁当镇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此后我国17个省份71个县相继发生了疫情,死亡和扑杀禽类约1000万只,个别地区疫情扩散蔓延,在全国形成了暴发流行趋势,中央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指挥全国各地打了一场漂亮的全民禽流感阻击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5年11月和2006年6月,辽宁省黑山县和山西等地又大规模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给当地养禽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2006-2007年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暴发流行,使猪存栏量下降,猪肉价格结构性上涨;2008年的冰冻雪灾(突发事件)给畜牧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8):14-14
农业部15号发布消息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扩散蔓延的趋势目前已得到初步遏制。另外对今年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业部15号也做出部署。今年全国已有26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通过采取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疫情扩散蔓延的趋势目前已得到初步遏制。此外,禽流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范围明显缩小,发病几率明显降低。农业部还对今年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出部署,要求确保11月中旬前完成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争…  相似文献   

20.
<正>开栏寄语:自去年五月份我国部分省份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后经专家诊断该病系由变异性的猪蓝耳病病毒引发,又被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猪无名高热犹如凶神恶煞般地始终在威胁着我国的养猪业。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我国就因猪无名高热病造成1.8万头猪死亡。当前,又至猪无名高热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农业部最近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