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4月上甸,笔者前往某孵化厂和相关种鸭场分别对霉变死胚、消毒剂和垫料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种鸭场各舍在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时的用量随意性较大,所用剂量多少不一,且福尔马林已呈奶样变质;孵化厂使用消毒药的剂量足够,但福尔马林已严重分层,抽检摇动后的上层液甲醛含量为17%,下层沉淀物甲醛含量为100%;对霉变死胚蛋作实验室分离培养可见烟曲霉菌,在更换使用合格福尔马林液消毒后,新人孵的种蛋没有再出现霉变死胚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某集体养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3000只,每年向市场提供鸭雏10万只。今年5月,该场出现了孵化期落盘死胚多、弱雏多、病雏多的“三多”现象。经我们对两批抽检落盘死胚进行细菌分离,其带菌率为34%。为此,我们运用实验室方法,对该场开展了孵化消毒效果的监测、检测与判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1.孵化条件:该场采取地火垄供暖,三层孵床装卵,棉被保温,无水孵化的方法。每5天入蛋1次,每次入蛋6000枚左右,孵化温度为38.5℃。入孵前,对孵化室、孵床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1次。 2.种鸭群:3岁种鸭昼放牧,夜舍饲。日粮中定量  相似文献   

3.
孙森 《畜牧与兽医》1994,26(1):24-25
鸭胚的凉蛋与喷水在鸡蛋、鸭蛋同机孵化中的应用效果孙淼(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我所种禽场于1986年春季将鸡蛋、鸭蛋进行同机孵化,鸭蛋的孵化成绩很不理想。作者到此场实习后,对鸭胚采取了凉蛋与喷水措施,鸭蛋的孵化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三穗鸭胚胎增重与胚蛋营养物质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是在机器孵化条件下,以三穗鸭种蛋为试验材料,解剖了不同胚龄的胚蛋共65个,进行了胚胎增重与胚蛋营养物质的变化和胚蛋失重的观察.结来表明:胚胎从2~26胚龄其绝对增重率为0.0572%~100%,相对增重率为100%~8.4%;胚蛋营养物质随胚胎增重而变化的相关系数:蛋黄r=-0.78(P<0.01),蛋白r=-0.64(P<0.01),蛋壳r=-0.87(P<0.01),胚重与胚蛋失重r=0.84(P<0.01)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 死胚蛋制剂是以家禽孵化厂的死胎蛋(包括中死蛋和毛蛋)为主要原料的高营养保健型添加剂。目前,胚胎营养液在人类食品饮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保健型营养补剂。但是在家禽饲养业上,饲喂效果未见到报导。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死胚蛋制剂对淘汰公雏鸡成活率、增重及耗料比方面的影响,为开发死胚蛋制剂在日粮中的合理使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自1992年4月至6月和1992年9月至11月在天津农学院养禽试验场进行。采用920只伊沙褐淘汰公雏鸡进行饲喂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试验用死胚蛋由天津市祖代种鸡场提供,经打浆灭菌后贮存在0~6℃冰箱中备用。 2.试验用公雏鸡为伊沙褐淘汰公雏鸡,由天津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测不同蛋壳颜色鸭蛋对孵化失重的影响,选取莆田黑鸭种蛋500枚进行孵化,将试验种蛋分为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通过测定各胚龄重,计算孵化失重和失重率,分析莆田黑鸭白壳蛋和青壳蛋孵化失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6胚龄、12胚龄、18胚龄莆田黑鸭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的孵化失重(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4胚龄和27胚龄,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孵化失重(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了莆田黑鸭蛋壳颜色对孵化失重有一定的影响,白壳蛋在孵化后期失重(率)大于青壳蛋。  相似文献   

7.
3种消毒剂对鸭肝炎病毒的杀灭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 0日龄鸭胚为试验载体 ,检验 3种消毒剂对鸭肝炎病毒 (DHV Ⅰ )野毒株的杀灭效果。将一定剂量的DHV Ⅰ感染鸭胚尿囊液分别与四烷铵络合碘、二氯异氰脲酸钠、百毒杀(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 ) 3种消毒剂的不同浓度混合作用后 ,接种鸭胚继续孵化 ;计算鸭胚死亡比例 ,测定各种消毒剂对DHV Ⅰ的杀灭效力。结果显示 :0 .0 4%的二氯异氰脲酸钠能有效灭活DHV Ⅰ ,显著降低试验鸭胚的死亡率 ;显示了较好的消毒效果 ,是可推广的消毒药  相似文献   

8.
每孵出一批鸡雏,总有部分死胚蛋。死胚蛋包括头照、二照剔出的中死蛋和毛蛋。笔者对死胚蛋进行剖检,从而确定胚胎的死亡日龄,画出死亡曲线,分析死亡原因。进而找出孵化不良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孵化率。在正常情况下,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应低于85%,如果远远低于85%,不外乎是种鸡管理不当,种蛋保存不好和孵化条件不适当等原因,在找不出明显原因情况下,就应对死胚蛋进行剖检,查找死亡原因,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9.
程玉花 《中国家禽》2006,28(14):31-31
新开产蛋蛋壳厚、色深、胶护膜厚、蛋白稠、种蛋失水困难。这一阶段孵化特征是,早期死亡率高,雏苗质量差,有时晚期死胚率高,啄壳死胚率高。老龄蛋蛋白胶状特性差,蛋壳薄,如果贮存期过长,那么种蛋在孵化前期很容易失水,造成早期死胚率上升。老龄蛋相对而言表面积较小,如产出后马  相似文献   

10.
霉菌性死胚病例在实际生产中较为常见 ,绝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 ,如垫料霉变、孵化场地霉菌污染等。 1 999年 8月 ,某个体孵化场发生一起鸭胚大批死亡的病例 ,经笔者进行检验 ,诊断为鸭胚的霉菌性感染。1 发生情况某个体养鸭户共养种鸭 1 0 0 0多只 ,实行自养自孵 ,每批孵化 1万只左右的鸭蛋 ,孵化率达80 %左右。近来 ,发现孵化率明显下降 ,孵化率仅 30 % ,雏鸭成活率也很低。据其本人观察 ,鸭胚 2 0日龄时开始活力下降 ,出壳前即 2 5—2 6日龄时鸭胚死亡达到高峰 ,以前未曾出现此现象。到目前为止 ,已连续有数批鸭胚在孵化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鸭的种蛋孵化性能,本试验选取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国家水禽基因库内饲养的攸县麻鸭、麻旺鸭和三穗鸭三个蛋鸭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孵化种蛋。孵化中对无精蛋数、死胚蛋数、受精蛋数、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等孵化性能进行统计比较。研究发现麻旺鸭种蛋孵化性能最高,三穗鸭次之,攸县麻鸭最低。  相似文献   

12.
<正> 嘌蛋是把孵化后期(出壳前4~6天)将近出壳的活胚蛋,在运输途中孵化,到达目的地出壳的一种方法。此法可进行远距离运输,途中管理方便,比运输雏禽省工省力且安全。东海县养殖业联合公司,于1987年与南海种鸭场签定供雏鸭合同,先后多次采用汽车、飞机联合运输嘌蛋,出壳率在90%以上,现将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即在同一孵化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在同一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效果;同时对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受精蛋和白蛋失重进行了测定。将鸡、鸭种蛋清洗、消毒后装入孵化机进行孵化,采用变温孵化,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翻蛋1次/2 h,孵化中后期对鸭种蛋进行凉蛋处理,每隔3 d对鸡、鸭种蛋的重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孵化结果进行测定。鸡、鸭受精蛋失重率分别为10.84%、11.12%;鸡、鸭平均每天失重为0.60%、0.41%,鸡、鸭种蛋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6.8%、86.0%,健雏率分别为97.3%、96.5%。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是可行的,蛋重对失重率有一定影响,鸡、鸭种蛋失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饲养的4个福建鸭地方品种(莆田黑鸭、连城白鸭、山麻鸭和金定鸭)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种蛋孵化,比较种蛋孵化的相关指标。统计分析4个鸭地方品种的无精蛋数、死胚蛋数、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金定鸭孵化效果最好,莆田黑鸭和山麻鸭次之,连城白鸭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4月,滨州市无棣县某鸭场最近出现鸭胚孵化率下降,死胚率达到30%。实验室对送检的3枚鸭胚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通过对鸭胚的细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对两种细菌生化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两种菌进行药敏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对鸭场进行科学用药,降低滥用药、过度用药对鸭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鹅的胚胎检查和分析,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照蛋、蛋重变化、出雏观察和死胚蛋剖检等来实现. 1 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检查孵化期间鹅胚胎的发育情况,检查孵化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还可剔除无精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孵化条件,提高孵化成绩.  相似文献   

17.
福尔马林又称甲醛溶液,市场上销售的通常含甲醛不得少于36%。它对微生物的非核酸蛋白质外壳和细胞核内核酸成分都能起作用。因此既能杀灭细菌,又能杀灭霉菌和病毒。10%的福尔马林水溶液是一种强力消毒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养禽业的孵化厂。但是甲醛气体毒性很高,处理不好,应用不当,特别是对种蛋的二次熏蒸消毒,会直接影响正在发育鸡胚的生命力,增加胚胎的死亡,从而降低出雏率。东海县畜禽改良站种鸡场孵化室曾经发生过1次,招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潍坊郊区某个体鸳鸯孵化场先后孵化了两批鸳鸯,发现无精蛋,中死胚较多. 统计表明无精蛋为入孵蛋的30%,中死胚为入孵蛋的31%,孵化率不足50%.通过问诊: 该场种蛋管理、孵化技术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仙湖肉鸭A系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仙湖肉鸭A系种蛋按蛋重分为7组、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6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不仅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较大,而且对受精率亦有影响。当蛋重在95~99g(D组)时,孵化效果最好,种蛋受精率96.18%,受精蛋孵化率高达83.86%,入孵蛋孵化率达80.66%。当蛋重大于110g时,种蛋受精率下降至89.74%,受精蛋孵化率下降至71.43%,入孵蛋孵化率下降至64.10%;当蛋重小于85g时,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下降至73.02%和71.88%。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也较大,当蛋形指数为0.66~0.74时,受精蛋孵化率达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76%以上,死胚率小于15%,孵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一、照蛋 照蛋是检查孵化期间胚胎的发育情况、判断孵化条件是否得当的主要方法。是实施“看胎施温”的重要手段。 1. 第1次照蛋在孵化的第7天进行,正常发育的胚蛋血管鲜红,呈放射状。无精蛋透明,死胚蛋可见血点、散黄。在受精率正常情况下,若胚胎发育较快,死胚蛋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一般是温度较高所致;如发育略慢,死胚少,则是温度偏低;照蛋时,发现气室大,死胎多,多出现血线、血环,有时粘壳,散黄多,是种蛋储存时间过长的缘故;胚胎在小头,是由于种蛋大头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