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转向机构:转向机构起着控制和改变拖拉机的行驶方向,对拖拉机行驶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对转向机构的检查,不可掉以轻心。注意点:检查横直拉杆球头、转向垂臂、转向机座等的紧固情况及开口销的锁止情况。检查转向轴的预紧力(方法是沿转向轴轴向推拉方向盘,不得有明显的间隙感及晃动感)。检查方向盘的自由行程,应控制在15°以内。过大过小都要及时调整。在球头等处及时加注黄油。当转向机构零件有损伤裂缝时,不得进行焊接修理,应更换新件。当行车过程中发现有方向发卡现象时要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行驶。当行车中发现方向摆振、方向跑偏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履带拖拉机利用调整两侧履带驱动力的方法实现转向,这种调整机构称为履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 一、转向原理 本小节讨论履带拖拉机在水平地段以ω绕O轴转向的情况(图1)。O称为转向轴线;  相似文献   

3.
以XDNZ630型水稻高速插秧机为平台,对插秧机的转向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对插秧机转向机构进行了改造,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转向轴,带动转向轮偏转.采用GPS精确定位,PID控制转向执行机构,角度传感器反馈插秧机转向角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转向自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路上平均跟踪误差为6cm,最大跟踪误差11cm;在水田中平均跟踪误差为10cm,最大跟踪误差为20cm.  相似文献   

4.
五轴重型全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五轴重型汽车低速机动性差、高速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建立了五轴汽车全轮转向的二自由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采用零质心侧偏角的控制策略,推导了各轴的转角比例系数及相关的状态空间矩阵及传递函数,对全轮转向、前两轴转向、第一轴转向3种转向模式下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五轴重型汽车采用全轮转向有利于提高低速转向时的机动性和高速转向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 动力牙嵌离合器是在普通的牙嵌式转向离合器上,增加了一套平而凸轮机构,转向时可以实现动力助力转向,使操作省力。因此该机构在小底盘上的应用,可以将动力牙嵌离合器设置在驱动轴上,与通常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多轴车辆定比例转向系统理想模型和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定比例转向时的低速转向半径进行比较,验证了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模型,分别分析了定比例转向系统和变比例转向系统的低速转向半径和高速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定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低速机动性不够好,且高速稳定性很差;变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在提高车辆机动性的同时,还能改善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直流电机与全液压转向器直联的自动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机装备电控液压自动转向系统生产成本高及电动方向盘自动转向系统中控制力矩小、存在自由行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直流电机与全液压转向器直联的自动转向机构及其电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转向执行机构、自动转向控制器和液压转向机构等。自动转向执行机构与原车液压转向机构连接实现自动转向功能,考虑了底盘阿克曼角的自动转向控制器实现车轮转向的精确控制,通过在转向驱动电机输出轴安装电磁离合器和转向柱扭矩传感器实现人工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的自动切换。试验结果表明,车轮转角响应平均稳态误差小于0.1°,最大稳态误差为0.158°,±20°阶跃信号最快响应时间达1.2 s,超调量小于1%,可以满足对各种轮式农机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转向系统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轴转向的三轴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轴重型汽车低速机动性差,高速稳定性不好的特点,对三轴汽车多轴转向技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轴汽车全轮转向的二自由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实用的基于零质心侧偏角前后轮转角成比例的控制策略,推导了各轴的转角比例系数及相关的状态空间矩阵及传递函数,对不同转向模式下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轴汽车采用多轴转向技术,具有低速灵活性高、高速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一种摆动式复合转向机构,利用Denavit-Hatenberg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复合式转向机构关键铰点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用ADAM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转向机构的转向油缸驱动的非对称特性,转向机构的平顺性、侧滑特性和对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弯半径小、侧滑小和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摆动式复合转向机构,利用Denavit-Hatenberg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复合式转向机构关键铰点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用ADAM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转向机构的转向油缸驱动的非对称特性,转向机构的平顺性、侧滑特性和对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弯半径小、侧滑小和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偏转车轮实现转向的车辆,其传统的转向传动机构形成的实际转向线与理论无侧滑线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结合轮式车辆具体结构及使用特点设计了一种无侧滑转向传动装置,该装置通过自校正作用可使转向轮在任意偏转角度下处于纯滚动状态,同时具有工艺性良好、结构紧凑、调整维护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可完全替代现有转向传动机构。  相似文献   

12.
机构运动副间隙对系统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将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引入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的六自由度摆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车速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车速范围内前轮会发生自激摆振,这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农业车辆导航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农业车辆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车辆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农业车辆导航系统中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基于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智能控制和PID控制这4种基本转向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农业车辆自动导航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用柔性底盘通过偏置转向轴转向,4个独立的电动轮既要用于行进,又要驱动转向,控制难度大.为探明柔性底盘前轮转向过程的转向特性,建立了7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相应的交互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下单轮驱动转向与双轮比例控制转向的仿真与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制定了控制策略;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三段式梯形机构对汽车转向特性的影响后,建立了高、低侧倾中心情况下,车身侧倾角与左、右车轮偏转角的函数关系,通过计算表明,梯形机构与侧倾中心一起决定着转向特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新型的仿生步行气垫车-推拉式气垫运载平台,就其特殊形式的行走机构和车辆非连续运动的特点,研究其转向运动规律。采用力学分析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气垫平台步进转向角α与左右油缸行程差的关系曲线,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输入输出关系方程式。最后,给出了软、硬地面条件下车辆转向运动试验结果及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履带拖拉机控制液压变量柱塞泵的流量和方向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动力和发动机传入变速箱的动力汇合,实现行驶和差速转向.现有技术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倒车时方向盘转向和车辆驾驶习惯相反;二是在停车和行驶时会停不稳、行驶跑偏.为此,通过对液压油路进行设计和増设控制阀等方法,实现了倒车时正常转向功能;设计了双定位精准调节机构,使...  相似文献   

18.
空间机构学理论在断开式转向梯形分析及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梯形机构是使车辆转向时实现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核心部件。而断开式转向梯形由于空间杆件较多且空间运动复杂,本文应用空间机构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了空间运动分析计算,找出影响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开发出优化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