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林复合结构的基本原理,总结提出了适合于北方山区林果粮食作物、林果经济作物、林果蔬菜、林果药用植物、林果牧草和林果食用菌等复合结构栽培模式以及应用生态经济林复合结构模式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适应渭北黄土高原人工林资源与生态服务功能特点的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阐明不同类型人工林建设对该地区东部、中部、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准确量化与科学评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林分结构、制定人工林生态补偿强度标准及准确计量评估人工林碳汇,将“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构建渭北黄土高原生态林、生态经济林、经济林有效面积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区域调查、测定与森林二类调查资料和计量参数等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净化大气的生态效益。[结果](1)渭北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为生态林>经济林>生态经济林;生态效益中涵养水源价值量最高,保育土壤与固碳释氧效益次之,净化大气的价值量最低。(2)人工林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为经济林>生态林>生态经济林。(3)不同区域人工林生态效益为中部>东部>西部。[结论]生态林和经济林在生态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它们所占比重能显著提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为提高西部人工林生态效益,生态林应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经济林的3种典型复合种植模式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为: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最高,2项指标为龙眼单作模式的1.6和3.3倍。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的生物量及其相关指标高于其它2种模式。各模式对局地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从对土壤改良效应来看,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明显优于其它2种模式。综合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和龙眼+台湾青枣模式优于龙眼单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探索》2012,(8):34-34
甘肃省临夏县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统筹推进县城南北两山绿化、庭院经济林建设、老果园改造、荒山绿化、育苗产业培育、绿色通道建设“六大工程”,积极探索生态绿色与林果产业持续发展路子.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以来.临夏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农户,调查造林绿化和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研究制定推动林业转型升级的“一揽子”计划,确定在生态林建设中,打破乡界、村界,整山系规划、整流域治理,打造精品亮点工程;在特色林果产业培育中.更新改造老果园,引进推广新树种,大力营造庭院经济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川中丘陵区经济林粮立体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王艳 《水土保持研究》1997,4(1):198-201
以川中丘陵区的遂宁市市中区为试验基点,研究在满足人口最高峰值时对粮食需求的基础,开发适度比例种植纯粮的坡耕地为经济林粮立体种植。对桃粮、桔粮、油粮、桑粮四种不同经济林粮立体种植模式,研究其实用技术,以及不同经济林粮立体种植模式与纯粮常规种植的效益比较。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评价,无论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林模式土壤养分与颗粒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小华  罗细芳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62-163,166
对生态经济林在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及其颗粒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经济林对改善土壤养分和土壤颗粒状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豫南大别山区,经济树种多,资源丰富。受遗传因子的影响,嫁接栽培的经济树种变异性大,产量低,致使该区经济林果发展形不成大的规模。为了探求经济树种无性繁殖技术,开发利用本地区的优质经济林果资源,加快经济林发展速度,为水土流失的山区人民治穷致富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ABT广谱性生根促进剂和多菌灵药剂处理经济林木插穗,采用营养钵育苗,对板栗、桃树、樱桃等树种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可加速插穗的下切口愈合,缩短生根时间,促进不定根原基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成多个根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析了“经济林”和“生态林”在森林学和退耕还林政策中的不同含义,在总结不同学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西北退耕还林地区以及安徽砀山县的考察,讨论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所规定的“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问题。分析表明:我国在森林学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经济林、生态林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许多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种植经济林同样可以兼顾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并有利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实施。因此,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适当扩大经济林的比例,并力图通过经济林的发展,在确保生态效益提高的同时,达到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干旱少雨是影响陕西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结果的主要因子。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营林效益,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实施,于2009—2012年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了以蓄水保水为中心的生态经济林抗旱营造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具有陕西残塬沟壑区特点的以蓄水保水为中心,以隔带反坡水平沟整地和配套抗旱造林技术为主要措施的经营体系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前期干旱缺水对造林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为生态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威宁县自1989年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作以来,从贫困山区的实际出发,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既调动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又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基础。三年来全县共发展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果7600hm~2,成活率、保存率普通较高,长势健壮,部分幼树已开始进入结果期。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是民勤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节水农业能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从防风固沙和节水的视角研究了民勤绿洲发展红枣经济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①与其他农田相比,红枣经济林在0~1 m高度范围内能平均降低风速41%,减少71%的土壤风蚀量,防风固沙效益显著;②与传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相比,枣树滴灌平均节水56.66%,节水效益显著;③发展红枣经济林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枣农经济收入,使民勤绿洲生态和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坡改梯后营造经济林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模式,但由于坡改梯后梯田土壤瘠薄,80%的经济林生长不良,不能及早地发挥经济效益,因此改良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泾川县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通过土壤改良、改进栽植方法、优化栽植管理等,有效地提高了坡改梯地经济林苗木成活率,为坡改梯地经济林早果早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临海市经济林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临海市经济林规模种植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柱,有力地促进了该市农民增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有效的治理措施,丘陵、中低山区的林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经济林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低丘陡坡地不当开垦、强降雨及现行的农业作业方式。经济林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淹埋下游植被,降低了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长期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坡地经济林水土流失通常采用"蓄、排、拦、挡"四种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8种连续经营8年以上的代表性土地单元间农林复合结构模式的土壤水分状况监测,研究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相同土地单元组成的农林复合结构模式,因土地单元的配置结构不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相异。林地-经济林-坡耕地、坡耕地-林地-经济林土壤水分状况优于其他结构类型。对三峡库区经济林生产而言,坡耕地-林地-经济林结构模式最优,林地-经济林-坡耕地次之。林地-经济林-坡耕地模式土壤贮水容量最大,林地-坡耕地-经济林模式次之,坡耕地-经济林-林地模式最小。林地中配置坡耕地会显著降低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在暴雨后,48h内1m3表层土壤贮水容量减小2.496t;坡耕地中配置林地能显著增加土壤持水能力,48h内1m3表层土壤持水量增加2.02t;林地开垦比坡耕地上造林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概况 江西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杀件优越,具有大面积的山地丘陵资源,这为发展经济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省经济林种类繁多,主要有:猕猴桃、柑、桔、橙、柚、梨、桃、李、柿、葡萄、枇杷、板栗、枣、油茶、油桐、桑、茶叶、棕榈等。现有经济林面积110.13万ha,其中水果林1.12万ha、板栗林3.67万ha、油茶林97.2万心、油桐林1.6万ha、茶树5.59万ha和其它经济林0.95万ha。1989年全省生产水果22.97万t,茶叶1.91万t、板栗1753t、油茶籽17.2万t,油桐籽5916t、蚕茧1350t。 经济林建设对江西农林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省经济林多种植在红壤坡地,许多林地都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经济林地的侵蚀形态主要是面蚀,花岗岩侵蚀区的撩荒地可能发展成为沟蚀,甚至出现崩岗侵蚀。造成经济林地水土流失的原因,一是建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果树经济林在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中的补偿性作用和深层次影响,给地方绿色GDP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提取甘肃省平凉市2012—2020年统计年鉴、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当地政府公开的数据和同期水土保持公报数据,借鉴生态功能服务价值理论和研究方法,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对平凉市境内葫芦河流域果树经济林和同期水土保持林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果树经济林和水土保持林虽然在林型和用途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养分固持、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服务价值的贡献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分析了果树经济林在保持水土、维持区域生态良性循环方面潜在的巨大生态功能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全息论的观点分析研究黄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本区系统总体结构的农,牧,林果三坏的原理及其合理配置比例,三 环结构中牧环居中,起主要联系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是系统生态流中的肥料,系统合理结构的要素之一是系统基本达到肥料平衡,基于上述原理,对泥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黄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态适宜度模型对天水市麦积区柳沟流域葡萄经济林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对柳沟流域气候因子的适宜度,海拔为0.48,降水量为0.35,≥10℃有效积温为0.56,年日照时数为0.76,生态适宜度指数为0.52,说明柳沟流域综合生态条件适宜葡萄生长;在诸生长因子中,4-9月降水量是葡萄生长发育的最大限制性因子,说明水分供应的改善将大幅度地提高葡萄经济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坡面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5种已持续经营15年以上的代表性农林复合结构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的监测,研究不同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从坡项至坡脚,农林复合结构类型分别为:坡耕地-经济林-林地、林地-经济林-坡耕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林地-坡耕地-经济林、林地-经济林-梯地。测定了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和有机质,通过分析得出:林地-经济林-梯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两种结构具有较  相似文献   

20.
坡耕地上将农作物与经济融为一体,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通透性及持水能力,加上科学管理措施,可以获得比单作农业高出数倍的效益。群众把这种模式叫做“坡耕地农田经济林”。山西省石楼县水利水保局于1981年对红枣与农作物配置模式、管理办法、生态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