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初步研究表明,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无短绒陆地棉光籽(包括其杂种分离类型,与正常有短绒棉籽相比,籽棉减产8.05%~18.55%.皮棉减产20.92~22.51%.光籽与皮棉产量呈高度负相关。(r=-0.7364).与表分呈显著负相关.(r=-0.9642);与铃重呈高度负相关(r=-0.7092);与纤维细度。断裂长度、生育期均呈中、高度负相关(r分别为-0.7963、=0.6725、=0.7786)。籽致使品种纤维产量和品质迅速下降,是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A5短1.876厘米,小10.39度,根总重比A5高34.35%。A5皮骨比值(0.773)最大。茎节长、叶夹角、皮骨比值与麻株倒伏呈正相关(r=0.943**、0.980**、0.840*)。根重与麻株倒伏是显著负相关。髓腔径品种间差异较大,腔茎比与麻株倒伏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阜阳地区棉田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降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多年的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棉田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受其主要发生季节降雨量的影响极大,尤其是6~8月的降雨量是该虫发生程度的决定因素。统计资料表明,凡3个月累计雨量达500mm以上的年份,该虫发生都轻;3个月累计雨量在400mm以下的年份发生严重。经统计相关分析,棉铃虫年度发生程度与6~8月雨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标准(r=|-0.858|>r_(0.001)=0.6787);四代发生程度与6~8月雨量负相关也极显著(r=-0.8723);三代发生程度、四代发生程度与7月降雨量负相关也达极显著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和-0.6985。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豹  李福山 《大豆科学》1993,12(4):269-274
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理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肪含量与原产地经度(°E)呈显著负相关(r=-0.8862^***),与原产地纬度呈单峰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  相似文献   

6.
甜菜使用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甜菜害虫,在用药量为种子量0.3%(ai)的情况下,最适用水土与种子重量之比为1:2,插后10天检测甜菜苗内含药量为最高,达0.91mg/kg;以上述用药量拌种,可在甜菜苗体内残留60天,使用不同药量拌种,对甜菜的出苗有不同的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药害,用药量与种子出苗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934),与药害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938)。  相似文献   

7.
泾阳棉区棉花产量与光温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表明,泾阳棉区皮棉单产与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74*);与6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与8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5~9月份的降雨对泾阳棉区棉花高产属不利因素。通径分析结果,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dy·x2=0.343942);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1x2=0.149314)和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6月份的日照时数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2x3=0.148065)相似,且都较大。  相似文献   

8.
宁甜单优1号和宁甜双优1号杂优品种系以抗(耐)丛根病为选育目标,经1993、1994年在宁夏、甘肃、内蒙三省(区)病地、非病地广泛设点试验、示范育成。宁甜单优1号在病地产量平均为3591.4kg/亩,平均含糖13.91%,产糖量500.3kg/亩,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当地对照种提高207.5%、2.37度与276.95%;宁甜双优1号在病地平均根产量为3031.1kg/亩,平均含糖13.61%,产糖量414.1kg/亩,比当地对照种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增加159.5%、2.07度与212.02%。在非(轻)病地两品种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7.7%、12.88%,含糖均比对照提高1.0度,适应性广泛,现已在宁夏、甘肃、内蒙等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地理环境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以7个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大豆品种或品系分别在7个地区种植,利用HPLC技术分析所收种子中的异黄酮含量。以期获得种子中的异黄酮积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7个地区中各品种异黄酮平均含量显著不同,山西最高(2492.3μg/g),湖北最低(763.4μg/g)。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其变异系数也不同,吉林3号变异系数最高(49.4%);张家口黑豆最低(33.5%)。7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经度呈负相关,且与纬度的相关程度最高,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经度和海拔高度的相关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各品种与各地区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且与平均气温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9**)  相似文献   

10.
甜菜象虫为我国北方象虫的优势种,种群发生量占象虫种类的70%~95%;调查表明,甜菜象虫有89%~95.7%在当年甜菜地6~20cm土层中越冬,下年4月20日前后进入5cm表土,4月末、5月初开始向来年的甜菜地迁移,5月中旬达迁移高峰;平均每对(雌、雄)成虫一生取食量为51.6株;甜菜幼苗被害达4级,可减产60%,含糖降低25度;甜菜象虫1年发生一代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35%甲基硫环磷闷种,杀虫率可这80%~100%,CON制剂对甜菜象虫毒杀率达90%以上,提高根产量10%,增加含糖0.5度左右.  相似文献   

11.
施用氮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菜根产量的增加趋势是平缓的,当施氮量达到150kg/hm2,根产量不再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茎叶产量明显增加,茎叶重与根重比也增大,同时糖浸出液中钾、钠等不纯性物质的含量增加,导致含糖率下降,产糖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甜菜四倍体品系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倍体品系选育是甜菜多倍体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4~1996年用秋水仙碱诱变出四倍体稳定系42个,经2001~2003年小区鉴定,选育出高产品系3个,高糖品系8个,为甜菜多倍体育种创造了宝贵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埃.  MC 《中国糖料》1996,(1):23-31
甜菜的产糖量占世界蔗糖产量的40%,从碳同化角度来说,甜菜是极高效的温带作物之一,但用基因操作法仍有提高其产质量的潜力。对甜菜贮藏器官发育过程的解剖、生理和蔗糖积累的研究,为制定增加产量和减少环境对甜菜生长影响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促进对发育操作过程以达到上述这些目标,必须增强对细胞分裂的调节机制的认识。我们先研究植物激素限定细胞分裂的方式,随后研究调节细胞分裂的一些分子生物学特征。目前,我们已分离和鉴定了一些与甜菜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序列,并用甜菜细胞悬浮培养对这些与细胞分裂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细胞分裂调节基因特定位点表达的策略已被确定,进一步优化甜菜转化系统的研究正日趋完善。通过这个途径,有希望获得高根产、高含糖、高汁液纯度和低环境影响的甜菜植株。  相似文献   

14.
甘蔗农业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甘蔗农业生态生物为研究领域从过击以生物为研究对象,扩展到以人为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介绍甘蔗农业生志经济系统的总体结构的五个组成部分,甘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五个规律,有代表性的甘蔗农业生态系统,甘蔗生志技术和甘蔗生态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从铵的吸收、同化及其同化过程中关键酶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综述了甜菜高同化氧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石硖’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shixia’)为试材,对花后45 d到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质量、厚度,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后期,果皮质量增加的速度变缓,果皮厚度则表现为由厚到薄的变化模型。糖分水平显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可溶性糖主要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同期果糖含量远远高于葡萄糖,蔗糖含量较低。蔗糖代谢酶活性表明,龙眼果皮中NI和SS(分解方向)活性较高,为调控‘石硖’龙眼果皮糖代谢的主要酶类,SPS、SS(合成方向)活性则较低,为果糖和葡萄糖生成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甜菜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中国糖料》2004,(4):51-5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菜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在蔗糖代谢与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3种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甜菜抗盐资源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甜菜在开发盐碱地中的地位,甜菜耐盐性,抗盐资源的搜集和创新以及抗盐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栽培甜菜的未授精胚珠或胚为外植体,在MS附加NAA和B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选择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从该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并以液体浅层法或半固体琼脂糖法培养在一系列培养基上,植板率为0.01%~1.2%.再生愈伤组织形成后,转入固体培养基(MSB)上培养,再转入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苗,分化率可达2.5%,由愈伤组织上切下分化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很容易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处理甜菜种子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次数的等离子体对3个不同类型甜菜品种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甜菜种子,其根产量均有明显提高,且以处理剂量2.5A和3.0A为最佳处理剂量,并有19个处理达到增产技术指标,根产量增产幅度为10.3%~30.6%,含糖率、产糖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