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涡阳县自一九八六年开展黄牛改良以来,主要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配种方法。人工授精的用器械把精液(冻精)注入到发情母畜生殖器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它的优点是提高了公畜的配种效能,相应地减少公畜的饲养头数,节约饲养管理费,避免生殖道疾病的传播,不受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解决公畜不足地区母畜的配件问题。  相似文献   

2.
品种改良必须有良法 ,俗话说“母畜好 ,好一线 ,公畜好 ,好一片” ,这充分说明了公畜在繁殖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的推广 ,就可以大大提高优良种畜的使用价值在我国 ,2 0世纪 50年代就开展了人工授精技术 ,70年代中期进行了冷冻精液的研究。广西的水牛冷冻精液和猪冷冻精液的研究成果居全国之前列。家畜冷冻精液研究的成功 ,使人工授精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冷冻精液不受时间、空间和种畜寿命的限制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畜的作用。一头优良种公畜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但如果采用冷冻精液的方法却可使其大大延长。英国波…  相似文献   

3.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注入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来代替公母猪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扩大优良种猪利用率、降低种猪饲养成本、减少了因自然交配导致的疾病传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牛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繁殖过程中,正常的雌性动物发情后能否受孕,关键在于配种。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公畜的种用价值,提高种公畜的配种效能,防止多种疾病的传播,是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石阡县养牛业开展了一定规模人工授精杂交改良工作,现将该县开展的牛人工授精具体操作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是动物繁殖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不仅可以提高种畜的利用率和配种率,使家畜改良工作得到有力支持,而且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疫病传播。本文综述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现状,冷冻精液和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人工授精深部输精技术以及精液长效保存技术、SPF公猪站的建立、公猪精液自动采集等,以期为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实践的大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使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大面积推广,迅速提高后代的生产水平,避免牛群繁殖疾病的交叉传染,可防止各种疾病,提高供配种效率,降低牛群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牛羊精液最适冷冻温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羊精液最适冷冻温度的测定内蒙古乌盟家畜冷冻精液站(012000)郭有贵,杨成林,周宁聪,兰维记牛羊精液的冷冻保存是人工授精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牛羊精液最适温度的测定可以使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得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对于牛羊繁殖育种以至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8.
黄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是一项方便、省时、宜于推广、比较先进的技术,不但能提高良种公畜的利用率,提高受胎率,而且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1发情鉴定牛系全年性发情家畜,发情无季节性。母牛在性成熟以后,就开始周期性发情。母牛的发情周期一般为18~24  相似文献   

9.
猪冷冻精液在传播优良品种、提高优秀公畜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集约化养猪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地方猪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持续加强,猪冷冻精液将会得到更多应用。然而,猪精子容易受冷休克的影响,且常规人工输精模式不适用于冷冻精液,导致猪冷冻精液在生产中使用率很低。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猪冷冻精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猪冷冻精液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猪冷冻精液在人工授精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为猪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进步及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AI)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尤其是牛的人工授精基本应用冷冻精液,因而得到高质量的精液品质非常重要。然而,在冻融过程中大约有40~50%的精子失去活性,不利于良种公畜种用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羊人工授精技术可分为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两种,其中以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受胎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冷冻精液输精技术推广以后,由于饲养种公畜的数量减少,每头种公畜对提高畜群品质的作用更加广泛和重要。与此同时,对种公畜的选择更加严格,对其品质的要求愈益提高。近二十年来,世界不少国家奶牛的品质很快改善,产奶量迅速提高,除改善了饲养管理以外,主要是因为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输精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稀释液对猪精液常温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猪的人工授精研究已有50年的历史。我省从1979年以来,推行以县为单位,建立家畜人工授精中心站,实施猪的统一供精,为我省的人工授精大面积推广应用开创了新局面。猪的人工授精大幅度提高优秀品种种公猪的利用,也为我省猪的品种改良、新品种的培育及防治猪的疾病传播作出了贡献。多年来,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在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母猪的受胎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猪的人工授精中,由于冷冻精液的应用技术目前尚无推广,一般采用液态精液,要延长猪液态精液的有效保存时间,研究稀释液的配方十分重要。我省在猪精液稀释…  相似文献   

14.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就是利用器械采集公畜的精液,再利用器械把经过检查和处理的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适当部位,使之妊娠,以此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科学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革新,己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水牛人工授精与猪人工授精不同,且难度比猪大得多,由于人工授精技术掌握不好,技术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为解决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瓶颈"问题,必须加强技术员业务培训,提高水牛品改技术员综合素质,加快水牛品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种公牛站是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法定的牛冷冻精液生产和经营单位。它通过良种公牛精液的生产、推广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实施品种改良 ,以提高养牛业生产水平。人工授精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家畜的交配过程 ,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公畜的配种效能。但人工授精技术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种公牛及精液质量 ,否则 ,对牛品种改良的负面效应也同样是范围广、速度快、影响深。高度重视种公牛站建设 ,努力提高其生产和管理水平 ,从源头上保证精液质量 ,是做好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存在的主要问题种公牛站的建设和不断壮大为我国…  相似文献   

16.
牛冷冻精液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所有家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繁殖技术,而其巨大的发展又得益于精液冷冻保存的成功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精液冷冻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精液冷冻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牛精液冷冻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国内外现行使用的精液评定指标作了简单阐述,以期为牛高质量冷冻精液的研究和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精液冷冻技术实现了家畜精液的长期保存,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优良公畜的使用范围,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种畜的利用率。有关山羊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也有许多成功的报道,但由于山羊精液冷冻后对精子损伤较大,受胎率下降,从而限制了山羊精液冷冻技术的推广应用。此次使用3种精液冷冻稀释液进行阿拉善绒山羊精液冷冻试验,目的是分析精液冷冻效果,筛选适宜的稀释液配方,为阿拉善绒山羊精液冷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什么是家畜的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简而言之,就是用人工方法采某公畜精液,再用人工方法为发情母畜输精。现代人工授精技术还必须对采得的精液的品质进行必要评定,把合乎标准的精液再用合成稀释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精液或直接输精或保存备用或运送到远离公畜的地点输精。所以,现代人工授精技术一般都包括采精、精液品质的评定、精液的稀释保存和运输、发情鉴定、输精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人工授精是采用人为的方法采集公畜的精液经过检查和处理后,再用器械将精液注射到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达到妊娠的目的,以此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科学配种方法.近二十年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尤其在肉牛的繁殖上取得较大突破.牛人工授精技术有以下优势:①提高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最大程度发挥种公牛的繁殖性能,减少精子的浪费;②加速肉牛繁殖改良,促进育种工作的进程,培养出优良新品种;③同期发情、授精、妊娠和产犊,便于规模化牛场集中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效率;④公母畜无交集,防止生殖道传染病的传播;⑤提高母畜的受胎率;⑥可以克服由于时间、地区限制及个体差异等问题,进行跨区域、跨时间配种、杂交,扩展家畜配种地区的范围.牛人工授精技术虽然在肉牛繁殖上取得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影响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成功率,延缓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规模猪场极为常用的一项实用技术,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公猪的配种效能,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节约饲养成本,防止公猪生殖道疾病传播,保证精液质量,提高受胎率,极大的提高了优秀公猪的配种效率.但人工授精技术必须按规范严格操作,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