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全县主导型特色产业,成县是陇南核桃的主要生产县,成县核桃营养丰富,尤其是锌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地方。成县已建成核桃基地3.33万hm2,核桃产量达到2.144万t,产值4.288亿元,人均核桃收入2 232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核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坚果类果树和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核桃仁是很好的滋补品和食品加工原料,2010年汉滨区把核桃作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来抓,截止2014年底,汉滨区核桃栽培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2010年前建园面积约5万亩,2010-2014年建园面积45万亩,预计5年后,通过科学管理,精心栽培,全区核桃产量将达到8万吨,产值32亿元。但由于发展速度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瓶颈,现就一些问题相互探讨。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2008,(12):5-5
云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全省核桃产业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核桃面积将达到200万hm^2以上,投产面积66.67万hm^2以上,核桃产量超过60万t,综合产值超过120亿元;到2020年,全省核桃投产面积200万hm^2以上,核桃产量超过200万t,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并且省财政每年筹集1.3亿元资金,支持核桃产业科技创新和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福安市葡萄园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福安市大力发展果、茶等优势产业,葡萄栽培已经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目前,葡萄栽培面积达4万多亩,产量达到5万吨,年创经济效益2.5亿元。但是,在发展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农对葡萄科学施肥认识不足,在施肥环节上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葡萄园土壤养分数据。因此,我们利用福安市2008年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之际,  相似文献   

5.
云南禄丰县把加快核桃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农业生产的新亮点,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改善。到2009年,全县累计栽培核桃8万余亩(1亩=1/ha),产量将达160余t,产值近400余万元。2010年,该县新建核桃基地6万亩,  相似文献   

6.
王根宪 《现代种业》2006,(1):12-12,24
商洛市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普遍,生产的核桃曾以果大、仁饱、皮薄、味香驰名海内外。目前全市现有核桃树140多万亩,其中新建良种丰产园25万亩,年产核桃1.85万吨,产值1.8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90元,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大户屡见不鲜。核桃已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支撑产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核桃树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可观,果实既可食用,又有众多的医疗保健作用,进一步认识核桃的经济价值和巨大开发潜力,对于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和群众发展信心,促进核桃产业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陕西省丹凤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规模已达到36.7万亩,年产量650万kg,产值达1.3亿元。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核桃黑发生逐年加重,每年损失核桃大约在65万-120万kg,造成的经济损失在600万元以上,直接影响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鲐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如何综合考虑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中、日、韩三国鲐鱼围网生产作业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构建基于Schaefer剩余产量的生物经济模型,探讨不同管理目标下的产量及其对应捕捞努力量,以及1年(短期)、5年(中期)和10年(长期)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最大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对应的捕捞努力量(以我国大型灯光围网的单位网次产量为准)分别为23 964网次,13 816网次和27 631网次,其对应的第1年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9.29万t和5.56亿元,22.65万t和3.20亿元,及45.30万t和6.41亿元;前5年累计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181.88万t和19.78亿元,131.04万t和25.81亿元,及192.10万t和13.12亿元;前10年累计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54.62万t和34.53亿元,272.32万t和57.24亿元,及362.08万t和14.07亿元.研究表明,以BE为管理目标则其短期经济效益为最大,而以MEY为管理目标则其长期经济效益为最大.探讨了不同管理方法对鲐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核桃闻名省内外的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近年来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在不能种植核桃的坝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到2008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了4.17万亩(1亩=1/15ha),全年养蚕2.77万张,产茧898t,实现产值1633万元。今年以来又新植桑园2000多亩,春夏两季养蚕7392张,产茧253.34t,产值实现514.53万元。  相似文献   

10.
同江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之一,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稻90万亩、玉米90万亩、大豆37万亩、薯类1万亩、蔬菜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2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00元。为此,同江市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任务,通过实施“五大科技兴农工程”,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推广了水稻大棚集中育苗、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玉米通透栽培等农业新技术26项,新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95%以上,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李永样 《云南农业》2006,(11):35-35
茶业是思茅市的传统产业,思茅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思茅率先推广了良种无性扦插苗的栽植,到2005年止,全市现代栽培茶园面积74.1万亩,其中,无性扦插育亩移栽面积23万亩。2005年茶叶采摘面积55.8万亩,产量2.87万t,农业产值5.74亿元,亩产值达1028元,人均茶叶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作为民生林业的重要抓手。而良好的管理技术是提高核桃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2016年我局于莘县十八里林场栽植40亩辽核核桃、30亩香玲核桃、30亩清香核桃。现将这三种核桃平地矮化核桃栽培与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以云南省大姚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树种,也是一种能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在界定核桃种植生态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查阅法以及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核桃种植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采用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云南省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与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云南省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为64.15亿元,是其经济效益的9倍多,其中涵养水源效益9.60亿元、固土保肥效益37.65亿元、固碳释氧效益7.45亿元、净化环境质量效益1.83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2.46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5.16亿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各地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几年的发展,云南茶产业和核桃产业双双稳居全国第一。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和核桃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三,核桃产量居全国第一。云南现种植茶叶371万亩,产量13.8万吨,茶叶综合产值105亿元,涉及茶农6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河北廊坊市瓜菜播种面积达到179.78万亩,瓜菜总产量752.23万t,省外销量547.77万t,总产值91.1亿元;其中西瓜播种面积10.87万亩,总产量45.93万t,省外销量32.66万t,总产值4.97亿元。西瓜是本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各县种植,其在中南部的播种面积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西瓜要获得高产育苗是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云龙县借林改做活山林文章,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的核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7万亩(1亩=1/15ha),人均达2.8亩,其中挂果的15万亩左右,产量达1.7万吨,为全县山区农民带来了1.8亿元的收入,仅此一项该县农民人均收入达700多元。  相似文献   

17.
眉山市东坡区蔬菜播种面积截止2007年达到26.78万亩,总产量72.15万t,总产值4.46亿元。在蔬菜加工业方面,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加工企业现已发展到48家,加工能力达80万t,部分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全区2007年实际加工蔬菜40万t,生产成品17万t,总产值达8亿元,产品远销36个国  相似文献   

18.
<正>洛南是全国著名的核桃生产县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核桃面积38.6万亩,850万株,产量为1.12万t。但核桃多为各户分散经营,直接制约着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这样的态势下,提高核桃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是洛南县核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徐闻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香蕉、辣椒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到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约25.13万亩。2005—2011年,香蕉和辣椒产品累计总产量约150.53万t,总产值约32.81亿元,7年平均亩产值1.27万元,比单一种植香蕉增加产值4619元/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践证明,秋植香蕉套种辣椒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正>临城县具有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蕴藏着巨大的核桃生产潜力。薄皮核桃产业作为生态型的经济产业,不仅能够促农增收、发展县域经济,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是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一、产业发展现状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的85%为山区丘陵,有近30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土壤结构以片麻岩为主,适宜核桃种植。临城县于1999年引进薄皮核桃,2000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