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秋季,对生物制剂——1.2%苦·烟乳油进行了飞机防治松毛虫试验。试验结果为:施药24h后有少量.停食,施药后72h,平均有95.8%停食;最佳配制浓度为7.4%,杀虫效果为96.9%。  相似文献   

2.
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成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5%BL—1和0.25%BL—4涂干剂处理柳树,施药30d后使天牛成虫接触5s,24h死亡率分别是80%~93.2%。施药后33d内平均每株树杀死天牛分别是30.3和39.8头,而同期对照组仅为0.6头。用0.5%BL—6和0.25%BL—8涂干剂处理杨树,施药52d后使天牛成虫在毒环上爬行一次。24h防治效果均达100%,平均每株施药树杀死天牛成虫分别是7.8和7.4头,对照组为0.3头。用凡士林配制涂干剂,防治效果更佳,成本更低。用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施药方法简便,机动灵活,可以处理生长在各种环境的杨、柳、榆等树木,特别适合小级杨树和已经截干处理的诱饵树。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在伊犁地区哈尔墩苗圃,通过对二年生苹果苗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用1·7%的BA-1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苹果蚜虫是经济有效的。施药后1-3天技正防治效果分别为87.1%、94.9%、99.0%,残效期为]-2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有虫株率明显下降:施药前在标准区内调查苹果苗309珠,其中238株有虫,有虫株率为91.6%。而用1.7%BA-1乳油1000-2500借液喷雾防治后第2天调查700株,仅377株有虫,有虫林率为539%,施药2天有虫株率即可减少37,7%。2、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用]000-25O0倍液四种浓度处理,施药一天后,…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3个不同体积分数的3%高渗苯氧威进行了室内、室外防治春尺蠖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施药72h后,室内试验的3个体积分数平均死亡率均达到100.0%;室外试验以2000倍液和3000倍液死亡率为最高,达到98.5%,防治效果显著。3%高渗苯氧威是理想的防治春尺蠖的仿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印楝素制剂防治松毛虫及松小蠹室内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印楝素乳油进行了松毛虫、松小蠹的室内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400倍“触杀 胃毒”处理松毛虫,施药后20天,防治效果达到88.5%;用0.3%印楝素乳油100倍“触杀 胃毒 内吸”处理松小蠢,施药后15天,防治效果达到95.6%。观察发现,施用印楝素后,使松毛虫2龄幼虫产生较强的拒食作用,并能抑制其生理发育。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用25%阿森呐(ARSENAL)水剂750~1000ml/hm^2(有效成分)于杂草3~5叶茎叶喷雾,不仅对出苗的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而且能有效地控制杂草出苗。施药后60d的防除效果达97.5%~100%,施药后90d的防除效果仍达85.5%~91.7%,明显长于常规药剂41%农达水剂20~30d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7.
防治园林白蚁施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早晚施药、掩体施药、分群孔内施药和常规施药等4种方法防治园林土栖白蚁并进行交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土栖白蚁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掩体、早晚施药方法最为理想,防治率分别为86.97%和82.42%。传统施药方法(直接喷药、诱杀坑)和“诱饵箱”法防治家白蚁差异不显著。“诱饵箱”法防治园林家白蚁,防治率为90.3%。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5%森泰颗粒除草剂,以每公顷使用量22.5kg为宜,除草率可达90%,惟该除草剂对菝葜不敏感;(2)施药后副作用小,对附近未施药树种无明显药害;(3)省工省本。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通过对一、二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恶性杂草化学除草试验,及对施药后二、三年生五节芒新萌发率对比得知,陈良性杂草用0.2%液即可收效,除白茅宜用0.5%~0.7%液,除五节芒宜先劈后施药,效果更好,浓度在0.7%~0.9%。化学除草较人工除草省工省钱,能抑制杂草再萌发,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证明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号有效成份150g/hm^2杀虫速度快,效果了,施药后4-8d即进入死亡高峰,24d校产虫率达98%以上 药后25d,施药区平均百叶重比对照区增加31.4%,年胸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12.5%。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就4.5%瓢甲敌乳油施用于葡萄日本双棘长蠹的效果进行了毒力测定,测试该药剂对日本双棘长蠹越冬成虫的驱避杀伤情况。结果表明:施药后前2d,日本双棘长蠹成虫对施药枝段产生了强烈的忌避反应,忌避率为100%;施药后3—5d,忌避作用有所减弱,但仍达82.00%以上;施药后7—10d,忌避率为56.41%-74.36%。同一质量浓度下3种施药方法对日本双棘长蠢成虫的触杀效果依次为喷施法〉涂刷法〉爬行法;3种施药方法均表明,质量浓度为1.25g/L和1.00g/L时药效较好,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并显著高于0.83g/L和0.67g/L。  相似文献   

12.
用2.5%功夫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室内、林间试验显示其杀虫效果良好,使用2.5mg/kg的浓度施药48h后,马尾松毛虫校正死亡率达93.1%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10%灭百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林间试验显示,其杀虫效果良好,用4mg/kg的浓度施药后24h,马尾松毛虫的死亡率达98.4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室内用对黄脊竹蝗2~3龄跳蝻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的第1天到第6天跳蝻死亡率均可达100%,试验后第7天药效仍可达93.1%。应用该药剂于黄脊竹蝗2~3龄跳蝻期在林间喷烟,结果表明,施药区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4.3%。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证明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有效成份150g/hm2杀虫速度快,效果好,施药后4~8d即进入死亡高峰,24d校正杀虫率达98%以上;施药后25d,施药区平均百叶重比对照区增加31.4%,年胸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12.5%。泡桐叶甲第1代的1~2龄幼虫期(6月上中旬)是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泡桐叶甲的关键时期。泡桐叶甲各龄级幼虫对该药的敏感程度依次为3~4龄>1~2龄>5龄。幼虫取食后可持续影响到蛹、成虫,使之产生畸形,对害虫控制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6.
在杉木无性繁殖扦插苗圃,采用割地草600ml/667m^2的稀释液直接喷洒苗床,30d后调查,对施药前已长出的杂草防除效果达61.5%,对施药后抑制防除效果达99%以上,全年施药2次即可代替全年人工拔草,它与人工拔草相比,省工91.7%。  相似文献   

17.
土栖白蚁防治施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常规施药、掩体施药、早晚施药和分群孔内施药对比试验,经统计分析:掩体施药和早晚施药方法,防治土栖白蚁效果最佳,白蚁巢穴死亡率分别达到82.43%、86.97%。  相似文献   

18.
用粉锈灵(15% WP)、苯来特(50% WP)药土田间撒施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原药用量为3.7g/m 2 ,施药3 个月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9.74% 和28.51% ,施药6个月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4.32% 和28.91% 。在当年新植苗较多、生长较差的园地,粉锈灵处理出现了强烈的抑制幼株生长的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19.
在大理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分别对采集后贮藏8h、24h、48h、72h的美国山核桃穗条进行含水率测定,并用不同含水率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含水率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穗条采集后贮藏8h含水率为33.45%,嫁接成活率为28.8%;贮藏24h含水率为32.65%,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1.3%;贮藏48h含水率为31.44%,嫁接成活率为43.8%;贮藏72h含水率为31.07%,嫁接成活率最低,为25.0%。穗条蜡封最佳时间为采集后1~2d。  相似文献   

20.
在杉木无性繁殖扦插苗圃,采用割地草600ml/667m2的稀释液直接喷洒苗床,30d后调查,对施药前已长出的杂草防除效果达615%,对施药后抑制防除效果达99%以上。全年施药2次即可代替全年人工拔草。它与人工拔草相比,省工9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