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大关县经济林总体规划设计,从当地实际出发,应用模糊优先比方法对规划各树种进行垂直带气候栽培区划和采用数量统计分析技术划分经济林立地类型等级,并结合传统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定。阐明了这条技术路线在山区经济林总体规划设计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林树种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与适应性,所以十分适宜用作园林绿化树种。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材料的应用息息相关,合理选择经济林树种,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搭配,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合适的地域种植合适的树种,不仅能够使园林植物造景在需求上得到满足,还能使经济林树种充分发挥其防护功能与生产功能。文研究简要概述经济林树种在造景上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在造景上的功能与作用,并探讨其在造景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发展逐渐壮大。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中因地适宜选择合适的经济林树种,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品种的经济林树种的生活习性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和设计,是现代化园林的必然要求,也是林业绿化的走向趋势。本文主要讲解了经济林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分布,以及其在林业绿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发展。经济林树种以其良好的观赏价值和适应性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同时,经济林树种是园林绿化的首选。经济林树种还具有生产功能和防护功能,这样,经济林树种的造景功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价值、功能和作用等问题展开论述,充分证明经济林树种的美好造景前景。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林良种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经济林在广西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回顾和总结了广西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良种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分析并指出广西经济林良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广西经济林良种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好经济林资源动态变化,对于指导区域林业生产、科学规划、合理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对库尔勒市经济林资源树种的面积、产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库尔勒经济林以库尔勒香梨为主要品种,面积为22 758.31 hm2,库尔勒香梨盛产期面积最大,为16 163.88 hm2.[结论]提出经济林复壮更新的经营对策,对于保障经济林产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发展经济林的意义、树种选择、抚育管理、复壮更新四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宁夏梨树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宁夏经济林发展区划。该区划分5大经济林区,树种,品种的结构与布局具体,合理。  相似文献   

9.
赖炼  唐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928-20930
针对南方经济林的便捷、快速信息查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一个南方经济林信息查询系统,主要包括根据树干、枝条、芽、叶、花、果实等识别南方经济林各树种和品种,查询树种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分布、用途、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等内容,为教学、生产和科研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辽西朝阳市地理环境优越,是辽宁省的主要经济林产区之一,其中以山杏、大扁杏和大枣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面广,经济效益大而著称,构成辽西朝阳地区主要经济林树种。基于此,根据辽西朝阳地区实际,介绍了辽西发展经济林产业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杉落混交林是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的一个重要林分类型,为提高该地区林木经济效益,采用野外调查杉落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分布密度、断面积、胸径、苗高等数据,评估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木材经济价值和总价值。结果表明: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为69.375 25万元·hm~(-2),木材经济价值为14.347 6万元·hm~(-2),总经济价值为83.722 85万元·hm~(-2)。由此看出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高于木材经济价值,落叶松和云杉经济价值高,可以通过近自然经营,使杉落混交林针阔比达到7∶3,提高云杉和落叶松的整体比重,最终使杉落混交林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密云集水区内的森林进行大量调查 ,采用林分蓄积量推测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对该地区 5种典型森林中树木的固C效益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该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提供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 :当以 10 0年为 1个生长周期 ,固C价格为 2 4美元 t,贴现率为 0 0 5的情况下 ,几种人工林潜在的固C效益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 :油松林 0 6 9~ 0 93万元 hm2 ,栎林 0 6 1~ 0 82万元 hm2 ,其他阔叶林 0 4 5~0 6 1万元 hm2 ,灌木林 0 2 3~ 0 32万元 hm2 ,侧柏林 0 13~ 0 18万元 hm2 .现有森林平均每年每公顷的固C效益为0 0 77~ 0 10 4万元 ,其中油松林最高 ,其次依次为栎林、其他阔叶林、灌木林和侧柏林 .在今后 10~ 2 0a内 ,现有森林的固C效益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猫儿山高山矮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阔叶林和毛竹林5种典型林型地表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5种林型地表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铁杉林(48.2t/hm2)〉阔叶林(32.8t/hm2)〉高山矮林(30.5t/hm2)〉水青冈林(25.7t/hm2)〉毛竹林(13.8t/hm2);土壤最大持水力依次为:铁杉林(1424.7t/hm2)〉阔叶林(1184.7t/hm2)〉高山矮林(1105.3t/hm2)〉水青冈林(1090.0t/hm2)〉毛竹林(1086.7t/hm2)。铁杉林具有最好的水源涵养功能,而毛竹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猫儿山林区最大持水量能够满足漓江0.7m以上水位,但毛竹林面积的扩张是林区水文生态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地区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鹏  丁访军  陈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13-1518,1527
在参考前人大量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按不同林分类型和林分起源对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的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进行了总结概述.结果显示,西南地区的森林生物量为162.15 t/hm2;若按不同的林分类型来划分,则阔叶林的森林生物量(178.08 t/hm2)大于针叶阔叶混交林( 164.63 t/hm2)和针叶林(145.18 t/hm2)的;若按不同的林分起源进行划分,则天然林的森林生物量(210.58 t/hm2)大于人工林(110.65 t/hm2)的.西南地区的森林净生产力为11.98 t/(hm2·a),若按不同的林分类型来划分,则阔叶林的森林净生产力12.75 t/(hm2·a)大于针叶林的12.13 t/(hm2·a)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的9.61 t/(hm2·a);若按不同的林分起源进行划分,则天然林的森林净生产力13.38t/(hm2·a)大于人工林的10.56 t/(hm2·a).同时对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子园林场森林环境资源资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环境经济计量方法,对李子园林场森林环境资源的效益价值,进行资产评价,用水分平衡原理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2971万元;森林保持水土经济价值2778万元;森林提高肥力的经济价值为24376万元;森林固CO2和产生O2的经济价值为749万元;森林社会效益的经济价值为96万元。李子园林场森林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总价值是30971万元,平均10581元/hm2。  相似文献   

16.
对关中北部塬区退耕还林(草)区林地的草兔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兔在关中北部塬区不同林区的不同样方中聚集程度不同,永寿林区草兔的聚集程度高于麟游林区草兔的聚集程度.在麟游林区的各样方中草兔均表现为均匀分布,而在永寿林区1hm2的样方中为随机分布,在大于1 hm2的样方中呈均匀分布.草兔在林区分布聚集块的面积大小为1~2 hm2.  相似文献   

17.
王成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25-16428
该研究采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桐城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不同地域间的土地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重新测算,然后对该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桐城市2007年生态赤字为1.643847hm2/人,为不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苏孙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10-6110,6113
[目的]为了研究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地上部分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了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林冠层持水量混交林与纯林相当;林下植被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3.00t/hm2,纯林为25.74t/hm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1.22t/hm2,纯林为24.20t/hm2;土壤0~40cm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724.2t/hm2,纯林为1591.6t/hm2。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为1799.2t/hm2,纯林为1691.3t/hm2。[结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森林资源调查中的适用性,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区,以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识别并提取研究流域的树种和树冠信息,并与样方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无人机影像提取植被信息的精度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对于郁闭度较低的林分和经济果木林的树种提取效果极好,但复杂植被类型会导致提取精度下降。在农地子流域和人工林子流域上,树种提取的分类混淆矩阵Kappa系数分别为0.898和0.728。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对人工林和经济果木林的树冠提取精度较高,与实测数据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在0.7以上,但对次生林的树冠提取效果相对较差,R2仅有0.422 3。将该方法拓展应用至流域尺度,识别结果显示,蔡家川流域内人工林子流域主要为刺槐、油松和侧柏混交林,经济作物主要为苹果,油松的林分密度为1 744株·hm-2,平均冠幅为2.24 m,苹果的林分密度为382株·hm-2,平均冠幅为4.26 m;农地子流域有苹果树912株,林分密度为439株·hm-2,平均冠幅为3.84 m。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最邻近分类法可以高效、准确地提取林木株数、郁闭度和平均冠幅,从而有效提高黄土区植被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赤峰市城市森林建设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07年赤峰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现场调查对赤峰市创建森林城市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规划区浅山丘陵区宜林地7067.2hm2,可用于造林绿化,可增加森林覆盖率9.19%;低效林5788.2hm2,需改造;三网总计可绿化5526.86hm2,可增加绿化覆盖率0.71%;人居环境林可绿化潜力总面积至少为621.27hm2,可增加规划区绿化覆盖率0.08%;坡耕地可造林3893hm2,可增加森林覆盖率0.51%;废弃工矿地及尾矿需治理面积为2659.7hm2,可增加森林覆盖率0.35%;林业产业共计可绿化4669.3hm2.可增加绿化覆盖率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