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中,进村入户指导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浦北县农技人员满怀"三心",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2.
6月3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审议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1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部署了当前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21-22日,广东省农业厅在江门恩平市召开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珠三角片)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按质按量完成农业部下达广东省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任务。会议由省农业厅科教处许伟滨调研员主持,伍洪波处长出席会议并做讲话,恩平市副市长钟国  相似文献   

4.
4月10-11日,广东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全省农业科技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传达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及农业部有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精神,分析当前农业科技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及基  相似文献   

5.
密山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水稻示范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7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6.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19-19
11月7日。农业部召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督导检查汇报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从督导检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完成了改革任务,明确了公益性定位,强化了财政保障,基层农技人员工资较2007年增长80%以上,40%以上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三权归县”,跨乡镇建设区域性农技推广站或统一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站,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机》2012,(6):26-27
2012年9月25日,井研县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会在农业局召开,井研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工作县级专家组成员和60名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参加培训会。培训会解读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的职责,讲解了井研县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四川省农业厅的大力关心帮助下,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积极推进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于2012年2月20日出台了"关于印发《达州市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目前,全市各县(市、区)310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基本完成。为此,笔者对达州市农业局局长何世斌进行了专访。提到该市乡镇农技体系的改革,何局长向笔者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9.
海城市是辽宁省县域经济强县之一.近年来,全市遵循"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服务"的思路,从构筑特色产业框架、强化公益职能、提升队伍素质、服务地区农业发展的思路出发,对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总结特色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站经验,为各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临猗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经验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它对于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榆树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制约的瓶颈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财政部7月7日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已于日前下拨2014年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据悉,为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乡镇或区域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数据  相似文献   

13.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酒城",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9元。泸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构建起一个"以县(区)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农技服务网络体系。为宣传泸州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笔者采访了泸州市农业局王霞局长。就泸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王霞局长向笔者娓娓道来。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基层农技推广基础不稳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落后、功能不强等机制性问题,2007年初泸州市全面开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是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以乡(镇)设站,一乡  相似文献   

14.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酒城",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9元。泸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构建起一个"以县(区)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农技服务网络体系。为宣传泸州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笔者采访了泸州市农业局王霞局长。就泸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王霞局长向笔者娓娓道来。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基层农技推广基础不稳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落后、功能不强等机制性问题,2007年初泸州市全面开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是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以乡(镇)设站,一乡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2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精神,总结交流各地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部署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基层农技服务水平,中央有要求,法律有规定,发展有需求,基层有期盼,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出台的重大机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增强能力,构建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与多元化服务组织相结合,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开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央补助资金正式下达,江苏省用于农机方面的补助资金484万元,4 840个农机科技示范户获益。两年来,江苏省已有近40个县(市、区)的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得到该项目的支持,获项目资金近千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江苏省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机管  相似文献   

17.
政策·数字     
《农机科技推广》2012,(7):17-17
农业部、财政部:26亿元农技推广补助资金将覆盖所有农业县日前,农业部、财政部下发《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明确中央财政安排的26亿元补助资金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农业县(市、区、团、场)。意见要求,农业县必须按照中央或各省(区、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必须在乡镇(或区域)一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技推广队伍是农技推广服务的主导力量,把握着农技推广服务的方向。基层农技人员是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先进实用技术能否及时到户、入田、进圈,影响到乡村振兴步伐的快慢。本文剖析了眉山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服务成效,找出了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乡镇农技推广组织是基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兼具农业行政和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职能,既是政府与农民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府的决策参谋部和经济情报部。构建一个人员组成稳定、业务职能完备、新陈代谢健康的现代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10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7]34号],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8年6月27日,山西省农业厅在祁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会议”,对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教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加强对体系改革的宣传力度,我刊开设“体系建设”专栏,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基层农校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