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厌氧发酵反应器是沼气发酵工程的重要装置,由于其内部反应十分复杂,因此发酵反应器内的局部流动和传热过程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问题。掌握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厌氧发酵过程控制工艺优化的基础,对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发酵料液内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模拟,分析了反应器内料液的流动和换热情况。由于发酵料液的流动速度非常微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反应器内部料液与反应器侧壁和地面之间热量传递方式以导热为主,可以忽略对流换热作用。由此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宗旺 《农业工程》2014,4(4):62-65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发酵产沼气,既能缓解甘肃省秦安县户用沼气池粪便原料短缺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为了探索出秸秆类原料与粪便混合进行发酵产沼气的有关规律,项目组在剪湾村开展单因素试验研究,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综合对比试验数据,掌握秸秆类原料与粪便混合发酵产沼气的最佳比例,为秦安县沼气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杂草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文章以常见的水葫芦、飞机草、车前草、银胶菊、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等外来入侵植物为主要发酵原料,进行了六种杂草原料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杂草原料发酵均能产生沼气,但车前草的发酵产气效果最好,产气率最大,银胶菊次之,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和水葫芦居中,而飞机草和三叶鬼针草的发酵产气效果最差,其产气率大小顺序为:车前草>银胶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飞机草>三叶鬼针草.结果说明外来入侵植物也能成为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4.
秸秆沼气工程中因原料上浮易产生料液分层结壳的现象,从而影响产气效率。文章以稻秸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研究不同粒度对沼气发酵结壳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为5 cm,2 cm和过筛10目时,结壳层密度随沼气发酵时间增加而增加,随粒度的减小而增大;到36 d,35 d和20 d,结壳层进入稳定期,密度不再增加,最终分别为54.84 g·L-1,62.67 g·L-1和99.71 g·L-1。但破壳强度随着粒度减小而减小,发酵60 d,分别为3.14 k Pa,2.10 k Pa和1.24 k Pa。综上所述,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减少破壳能耗。  相似文献   

5.
丁羽  周岭  李传峰 《农机化研究》2007,(3):49-50,53
沼气反应罐内温度对发酵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消除气候对发酵的影响,建立有机废物高效气化的发酵环境,提高沼气的产量,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加热恒温沼气反应罐的结构组成及参数选择;并通过组成原理分析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说明该罐能够保持恒定的发酵温度,消除气候对发酵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发酵环境,有效地提高产气率.此反应罐的设计方便实用,有利于促进农村沼气能源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醋糟干发酵产沼气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和35℃的条件下,以醋糟为发酵原料,进行批式干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了温度对醋糟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分析了醋糟干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发酵浓度TS为23.7%的条件下,35℃的原料产气率比25℃提高了24.3%,池容产气率提高21.4%。试验表明,醋糟是良好的干发酵产沼气的原料,宜采用的干发酵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沼气发酵对农村有机生活垃圾中细菌菌群的影响,文章从2个正在稳定运行的20 L反应器中选取两个水力停留时间(15 d,20 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在2个水力停留时间内,沼气产量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而提高;沼气中甲烷成分均大于50%,粒径大的反应器中沼气甲烷成分要高于粒径小的反应器;在所选4批次的原料中,存在的病原菌为Enterobacter和Enterococcus,未发现Salmonella,Shigella Castellani及Staphylococcus Aureus,随着沼气发酵的进行,原料中腐败性细菌减少,发酵性细菌增加。  相似文献   

8.
莴苣叶子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莴苣叶子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发酵产沼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莴苣叶子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其沼气发酵潜力为747mL/gTS,809mL/gVS。  相似文献   

9.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蚕沙沼气发酵的基质浓度、原料配比、pH值、接种物种类等主要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温度及C/N为25/1条件下,原料配比和适当的pH值是确保蚕沙沼气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从中优化出蚕沙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为:蚕沙与猪粪比为1:1,pH值在中性或微酸性范围(6.5),用沼池底部污泥作接种物(接种量10%),基质浓度为6%-10%范围。在上述条件下,蚕沙与猪粪混合进行沼气发酵启动1d后开始进入正常状态,120d的日均产气量比纯蚕沙增加126%,沼气中的CH4含量达71.2%,比对照提高40.2%。  相似文献   

10.
茶渣沼气发酵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茶渣为沼气发酵原料,严格控制厌氧消化温度35℃±l℃的条件下,采用批式发酵工艺,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试验.结果表明,茶渣是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其干物质产气率为0.47L·g-1.  相似文献   

11.
沼气料液合适的发酵温度是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与传统的常温发酵相比,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产生沼气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但却对温度的稳定性要求极为严格。为此,基于沼气在发酵过程中对温度高稳定性的要求,结合新疆地区光照时间长、干旱少雨、适于开发利用太阳能等独特的地域特征,设计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自动加热恒温系统,以确保反应装置能够高效地生成沼气。  相似文献   

12.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分布及其变化是沼气工程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文章以高密度方捆秸秆和猪粪为原料进行常温发酵,采用渗滤液回流和太阳能温室的手段增强传热传质效率,研究分析了中试规模下常温发酵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产气效率。结果表明:发酵周期内,库内物料均温呈现迅速上升后缓慢降低的趋势,日均温变化≤0.2℃,沼液温度在发酵周期内呈上升趋势;而各层的平均温度高低呈现第3层第1层第2层,其稳定性呈现第3层第2层第1层;日产气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至峰值后下降并保持稳定,日产气量到达峰值的时间比物料均温到达最高值的时间略有延迟,此次试验的有效容积产气率为0.33 m3·m-3d-1,发酵稳定后甲烷浓度保持在50.42%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因素对羊粪干法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含水率及接种比例对羊粪干法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以羊粪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干法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原料含水率对产气效果影响显著。相对湿法发酵,中温发酵(35±1)℃效果更加优于常温发酵(25±1)℃;发酵物料含水率越高,沼气发酵速度越快,单位TS累计产气量越高;接种比例在8:2(TS比36:1)时对单位TS累计产气量影响显著,在7:3~5:5(TS比21:1~9:1)时影响不显著;从单因素试验结果看,发酵温度在(35±1)℃、原料含水率在80%及接种比例在7:3~5:5(TS比21:1~9:1)时,羊粪干法沼气发酵效果最好。该试验结果为以羊粪为原料的干法沼气工程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气量与温度有较大关系,确保发酵罐内的适宜温度是保证原料中的微生物能够形成稳定的优势种群的必要因素,且有利于提高产气量,文章通过利用ANSYS软件对发酵罐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可得到罐底、罐顶及整体罐体的温度沿罐壁截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得到罐体和罐顶是整个发酵罐热量损失的主要部分,而罐底由于有保温措施,热量损失相对较少;同时罐体的进料是影响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农村生活废弃物为发酵原料,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工艺,探讨了不同条件对沼气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废弃物是一种极易降解的有机原料,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极易造成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与大多数农村常用发酵原料相比,农村生活废弃物发酵高峰期比较滞后,从第20 d开始,产气高峰持续35 d.其沼气发酵最佳料液浓度为TS 6.35%左右,平均TS产沼气潜力为630 mL·g-1, VS产沼气潜力为660 mL·g-1,是一种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6.
胡启春 《中国沼气》1997,15(3):38-40
浅析沼气发酵与食用菌栽培胡启春(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在沼气发酵系统中,加入食用菌栽培这个环节,无论是作为原料预处理的手段,还是作为发酵残余物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沼气发酵和食用菌生长这两种生物活动的过程,在有机...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寒区沼气工程运行时室外温度较低,需要采用加热保温措施,因此选择适当的加热系统直接关系到寒区冬季沼气工程中温发酵能耗的大小和能否正能输出的问题。为此,基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一处沼气工程参数,在沼气工程35℃中温发酵热负荷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和对比地源热泵和燃煤锅炉对沼气工程进行加温的各月份能耗,得出了地源热泵加温方式比燃煤锅炉加温方式节约15%左右能源消耗的结论,为寒区沼气工程采用地源热泵加热系统进行采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对比干发酵和湿发酵过程中产气性能的差别,对比试验研究了3 m~3恒温(37±1)℃发酵罐内单一牛粪干/湿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产气率及甲烷体积分数和pH及氨氮的变化,并最后应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甲烷生产的动力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以TS(总固体浓度)为20%的干发酵系统累计产气量为51.375 m~3,最大日产气量可达2.198 m~3,分别比TS为8%的湿发酵多11.076 m~3和0.301 m~3;干发酵的池容产气率为0.558 m~3/(m~3·d),比湿发酵实验组提高了15.95%;干/湿发酵系统的日均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51.3%和48.6%。在试验过程中,干/湿发酵恒温沼气罐内的pH值及氨氮含量均介于正常范围之内,没有发生抑制现象使得试验可以顺利进行。通过修正的Gompertz方程对干/湿厌氧发酵的产甲烷过程进行拟合,拟合的结果R~2在均大于0.99,表明实际产甲烷潜力值和拟合的产甲烷潜力值很接近,显示出了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废弃物干发酵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加温沼气池内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池内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本文在采用地源热泵加温厌氧消化池的前提下,通过在具体工程沼气池内布置三层温度探头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中温发酵沼气池实际运行中,温度场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采取保温措施后发酵池外壁散热损失较小,在没有加温和进料的情况下,降温幅度在每小时0.054℃左右;进料是导致发酵池内温度下降的另一原因,在进料的十几分钟里,降温幅度可达0.5℃;在地源热泵加温过程中,池内平均升温每小时为0.27℃左右,但池内温度场分布并不均匀,呈现中下层均匀稳定,上层不均匀不稳定,中下层温度高而上层温度低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还表明,加温盘管的位置和搅拌对池内温度场的分布也有着很大影响。该试验结果可以为研究和建立池内流场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系统设计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在现阶段农村散养户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巩固和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设成果,研究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猪粪替代原料发酵产气的可行性,文章采用4个处理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废菌料、稻草等农业废弃原料可全部或部分替代猪粪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废菌料启动快、沼气纯度高但产气总量少;稻草全部作为替代原料启动较慢、沼气纯度与产沼气总量与猪粪相当;50%稻草+50%的猪粪(按干物质重量),产气量最高,沼气纯度与猪粪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