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珙县是四川盆地南部山区人工造林重点县,人工林所占比重达91.9%。开展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是使县域内林地地力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功能修复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在珙县的实施情况,分析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区域、龄组对桢楠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从土壤养分探讨区域尺度上桢楠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为桢楠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立地质量精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四川省不同区域、林龄桢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形取样法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进行养分试验研究,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探究桢楠人工林土壤养分因子在不同区域、不同龄组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显示,四川不同地区桢楠人工林土壤在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5项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有机碳差异不显著。所有养分因子在不同龄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养分含量整体上呈递减趋势,具有表聚性。仅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余各养分指标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桢楠人工林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前三位分别为雅安市荥经县、乐山市峨眉山以及雅安市雨城区。因此,要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特征适地进行桢楠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土壤水分含量过度对桢楠幼树生长特性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来源于同一母树种子育苗,同年生且长势基本一致的桢楠幼树为材料,栽种于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园区内(四川盆地西缘的华西雨屏区),观察测定栽植3年后、排水良好和排水不良地块对桢楠幼树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响应,分别于2014年4月、6月、8月和10月测定形态指标;6月、8月和10月测定光合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株高和地径实际生长指标表现为:排水好的桢楠中度水涝的桢楠重度水涝的桢楠。几次测得的光合指标也显示出排水好的桢楠幼树的光合效率高于其他两组。综上表明,桢楠幼树在水分相对良好的地段其生长发育好于水涝相对严重的地段,这对于桢楠造林时正确选择立地和进行科学的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桢楠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桢楠Phoebe zhennan又称为楠木,樟科楠属,常绿阔叶大乔木,其木材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芳香而有光泽,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家具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由于人为过度砍伐及自然原因,致使其成为濒危树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桢楠木材材质优良,具有自然香气,可以形成金丝楠木材,历史上为皇家专用材,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上桢楠以自然繁育为主,裸根苗栽培成活率不高,以至桢楠人工造林不广泛。采用容器苗方式可提高造林成活率,且造林季节长、无缓苗期。容器育苗是很多经济品种、珍贵稀有品种的苗木繁育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受到生产者的青睐;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营养好,制作简单,透气保水,有利于苗木的发育,具有根系易穿透,容器易分无需回收,轻便、易搬运,节省劳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杨树是我省营造防护林、用材林、护堤岸林和城乡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解放以来,我省已营造了较大面积的杨树人工林,对加速我省绿化速度、支援工农业建设、改变自然面貌、保田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缺乏经验,造林前规划设计不当,树种选择不周,以及幼林抚育不及时等原因,致使某些地区的杨树造林不见林,树木生长不良,未老先衰,形  相似文献   

6.
红椎是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我地区各县都有自然分布,过去,红椎造林多采用直播造林法,往往由于鼠害严重而遭致失败,得益甚微。植树造林由于采用常规育苗,苗木主根发达,侧根及须根稀少,造林成活率很低,且生长不良,成为发展红椎人工林的  相似文献   

7.
比较桢楠纯林造林和在桉树林下间种的幼林生长量,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增加,桢楠的树高和地径增长变化达显著水平以上,但纯林造林的增长幅度远大于桉树林下间种,2年生纯林下坡位桢楠平均树高达203.6cm,平均地径达2.6cm。而桉树林下间种的平均树高只有72cm、平均地径0.7cm。综上表现,桢楠纯林造林比在桉树林下间种生长快。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动物群落对桢楠(Phoebe zhennan)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响应,选择58年生的桢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捡法和干湿生漏斗分离法对桢楠人工林林地中心及林地边缘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887只,隶属于3门9纲12目23科。调查结果显示:各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排序为:林地边缘(5.37×10^4)>林地中心(2.69×10^4);类群数排序为:林地边缘(21)>林地中心(17),土壤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林地边缘的密度类群指数(DG)显著高于林地中心,样地间林地边缘与林地中心的丰富度指数(D)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均匀度指数(J)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林地边缘效应导致林缘土壤动物的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特征等方面明显高于林地中心。  相似文献   

9.
“近自然林业”在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树种,但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桉树人工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近自然林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成为林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及经营技术要点等进行阐述,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整套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措施,包括造林地的选择及规划、适当的人工混交林措施、科学的植被管理等,以期为"近自然林业"理论在热带亚热带速生树种经营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皇家林学会2004年1月报道:二战后,英国大力造林,把一些稀有、敏感的景观改变成了人工林。英国自然(English Natural)机构现正竭力说服林主,尽快将人工林恢复成土地原始状态,即荒野状态。  相似文献   

11.
四川桢楠生长特性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川桢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了桢楠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桢楠生长,90年树高平均可达33.80 m,胸径(去皮)平均可达43.10 cm,材积(去皮)平均生长量达2.236 m3。Logistic曲线对桢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35.117/(1+9.466×e-0.059x),y=54.937/(1+15.921×e-0.045x),y=4.029/(1+67.750×e-0.048x)。桢楠平均生长量高峰的出现以树高,胸径,材积为序,符合一般林木的生长规律;桢楠在前50年左右材积生长缓慢,之后进入快速生长期,90年左右时生长速度仍未见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12.
以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为研究基础,通过MaxEnt模型,应用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Jackknife检验、主成分分析,模拟研究影响楠木Phoebe zhennan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分析楠木在当前的地理分布格局,并预测未来楠木在中国的潜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适宜分布区准确度极高,楠木在ROC曲线下的AUC值达0.995;当前(2019)适生区预测表明,四川东南部、重庆和贵州是其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其次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也有零散分布;随着未来(2050年)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江苏将有较大范围适合楠木分布,但是总的适生区面积比当前减少,例如贵州西南部的适生区面积将变小,福建、江西中度适生分布面积将变大,其余地区的适生区和当前持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楠木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降雨量,可为楠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项生长指标的楠木胸径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耿雄 《林业科技》2011,36(2):41-44
收集了楠木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分别参照常规的线性、乘幂、指数、对数及双曲线等单因素变量模型,构建了基于多项生长指标的胸径估测方程.结果表明,基于树高、枝下高、冠幅等多项生长指标的胸径估测较单因素变量估测模型效果更优;楠木胸径估测的首选模型为:D=205.6074e-74.0621/H+0.0027e12...  相似文献   

14.
细叶桢楠生长与材性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细叶桢楠进行调查,并选取优良的细叶桢楠单株进行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1)细叶桢楠寿命较长。(2)细叶桢楠基本密度在0.4832~0.6209g/cm^3之间,纤维宽度在26.80—33.85μm之间,纤维长度在1.0130~1.1803mm之间。(3)细叶桢楠基本密度与树龄、胸径和材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生产上可以通过培育大径材提高基本密度的数值。  相似文献   

15.
以闽楠和楠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1-萘乙酸处理对其1 a生移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楠木的成活率在100 mg/L时最高,为64%;新叶抽发率在200 mg/L时最高,为24%;闽楠的新梢增长量平均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0 mg/L的时候最大,楠木的新梢增长量平均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400 mg/L的时候最大;闽楠的嫩叶平均数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0 mg/L的时候最大,楠木的嫩叶平均数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400 mg/L的时候最大。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相似文献   

17.
以河沙、草木灰、锯末配成的三种栽培基质为试验材料,以黑壳楠、楠木、闽楠为供试品种,采用露天播种育苗的方式,研究不同基质对三种樟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壳楠在河沙中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幼苗生长情况最好;楠木和闽楠在河沙+草木灰的基质中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9.
以怀化市鹤城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1块20 m×20 m标准地,进行树种组成结构分析,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开展直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地内乔木层阔叶树以檫木、枫香、木荷为主,针叶树以杉木、马尾松、柏木为主。林木总蓄积量比重值位于前5位的树种是:杉木、枫香、马尾松、楠木、檫木,分别占总蓄积量的18.52%、18.36%、18.13%、12.88%、12.70%。(2)林分直径结构分析表明,树木直径分布曲线均呈不规则单山峰状曲线,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反映直径分布,并进行x2检验,效果比较理想。(3)各标准地林分的混交度均值都大于0.7,各优势树种的平均混交度比较高,按从大到小排序为马尾松杉木木荷檫木苦槠白栎枫香楠木柏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桢楠(Phoebe zhennan)轻基质网袋育苗试验,掌握了桢楠苗木生长发育节律。结果表明:7-9月为苗木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圃地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5.6 cm×8 cm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为26.7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