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FsLinkageMap2.0和JoinMap4.0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F1遗传整合图谱,在重组率为0.245时,二者构建的遗传框架图都包含20个主要的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但2个遗传框架图的图距大小差异显著,利用JoinMap4.0构建的遗传图谱的标记排列顺序更加符合杨树一致性图谱上的标记排列顺序.估计杨树基因组总长度为2 695.56 cM,图谱的基因组覆盖度为93.34%.将利用MapMaker3.0和FsLinkageMap2.0构建的母本响叶杨的2个遗传图谱进行对比,共检测到32个对应连锁群和113个相同标记,利用FsLinkageMap2.0构建的响叶杨的遗传图谱上共显性标记的排列顺序与标记在杨树全基因组中的相对位置更符合.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SSR)指的是以核苷酸为单位,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分布于真核生物的整个基因组中。SSR标记是基于DNA长度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构建遗传图谱、基因定位、亲缘关系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竹类植物中的SSR引物开发方法及应用,旨在为SSR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Genomic-SSR与EST-SSR标记在桉树种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SSR标记对6种桉树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标记在6种桉树中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EST-SSR标记在揭示不同基因型间遗传关系方面更具优势.对两种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EST-SSR标记比Genomic-SSR标记能更准确地鉴别基因型.两种不同来源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为更有效利用SSR标记在桉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等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及其在杨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是以DNA分子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即在生物的基因组内或各染色体上提供基因的准确位置,为研究基因的结构、序列、功能及其遗传和变异规律提供基础资料。该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特征,及其在杨树种质资源和遗传研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杨树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中国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 .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 ,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 ,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树种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中国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杉基因组微卫星分析及标记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其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及一些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组序列中微卫星重复序列变异最快,在群体间和不同个体间通常表现出很高的序列多态性,且呈共显性遗传.由于重复单元重复次数的高度可变性及其侧翼序列的相对保守性,微卫星作为一种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物种的指纹鉴定、亲子谱系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诸多研究领域(李淑娴等,2010).  相似文献   

7.
日本落叶松EST-SSR标记开发及二代优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研究选自第1代育种试验林、拟纳入二代育种群体的264株日本落叶松二代优树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1620条落叶松EST序列进行EST-SSR标记的开发,共发现58条序列中含有67个SSR位点,占全部EST序列的3.58%。获得7个多态性EST-SSR标记,其中5个在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中均可扩增出预期目标片段,且具有多态性,表明这些标记在落叶松属内的通用性良好。利用6个EST-SSR标记和4个gSSR标记对日本落叶松二代优树群体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6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为3.1个。群体观察和期望杂合度均值分别为0.5902和0.5702;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691和1.0966;全部单株间遗传相似系数0.1725~0.9667。说明该二代优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构建二代育种群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杜仲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及SSR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解读杜仲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在基因组测序(数据未公布)的基础上,通过MISA软件搜索杜仲基因组(26 947/854 758 160 bp)中的完整型(1~7核苷酸重复)及复合型SSR序列,共查找出25 694个Scaffolds含有488592个SSR位点,占总Scaffolds的95.3%.从SSR位点分布密度上讲,平均每1 749 bp出现1个微卫星,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单元的SSR含量最多,约占总数的54.34%,其次为二核苷酸(20.47%),而复合模式、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和七核苷酸重复分别占20.29%、23.89%、0.77%、0.13%、0.10%和0.01%,并发现SSR中均以含A、T的重复类型占主导地位.根据SSR位点设计并合成引物290对,162对SSR引物扩增出清晰的目的条带,其中16对引物多态性高、稳定性好,在8份杜仲资源中共检测到8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位点检测到5.25个等位基因.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杜仲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杜仲雌雄株早期鉴定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桤木属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发适用于桤木属树种的SSR标记,揭示其在转录组序列中的分布类型及特征,为桤木属树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利工具。[方法]利用Micro SAtellite(MISA)软件对所有转录组序列进行SSRs搜索,并对SSR位点的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设计100对SSR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方法对3种不同倍性桤木属植物(12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确定引物多态性及通用性。[结果]85 769条Unigenes序列中发现8 678个SSR位点,分布在8 298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9.67%,转录组序列中平均每14.04 kb长度就有一个SSR位点分布。其中,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最多,占65.87%。根据转录组Unigenes序列,利用Primer 3软件共设计出4 531对符合要求的引物,挑选出的100对SSR引物中,获得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SSR引物。[结论]本研究可扩增出多态性位点的引物重复单元以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基于桤木属转录组序列的SSR标记开发是可行的,开发的引物为桤木属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基于SSR和SRAP标记的簸箕柳×绵毛柳遗传框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簸箕柳×绵毛柳的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1份柳树遗传连锁框架图,该图谱包含117个标记(56个SSR,54个SRAP,5个SCAR和2个性别标记),图谱总图距为1 631.4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4.1 cM.估算柳树基因组的大小为2 261.39 cM,总的图谱覆盖率为72.14%.2个性别标记Sex-F和Sex-M被定位于该图谱第1和第17连锁群上,在第1连锁群上存在与雌性性别共分离的标记位点SCAR_AE08-780-5.通过基因组图谱初步比较研究发现,柳树框架图与毛果杨全基因组之间共有46个同源标记、15个同源连锁群,80.95%的同源标记具有共线性,这说明杨柳科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1.
库布齐沙漠东北缘人工林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季节研究了沙柳和杨树固沙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固沙植被的恢复,土壤水分状况具有恶化的趋势。流动沙丘(对照)0~60 cm土层含水量好于沙柳林地,而在60 cm土层以下深度,土壤含水量有趋同的变化。杨树固沙疏林(郁闭度0.2)0~100 cm土层含水量高于对照(固定沙地),而郁闭度0.4及其以上的杨树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营造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以银中杨、小美旱杨、黑林-1杨和樟子松等树种为对照,选择彰武小钻杨在不同沙丘部位进行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平缓沙地彰武小钻杨生长量比较高,树高和胸径分别为银中杨的91.8%和104.2%,为黑林-1杨的105.9%和120.6%,为小美旱杨的112.5%和195.2%;在沙丘下部彰武小钻杨比樟子松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在沙丘上部比樟子松生长降低,并发生干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直接测序法开发小叶杨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一套新的核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对3个抗逆转录因子共21个成员在36个小叶杨基因型个体中的序列比较分析后共检测到31个SSR多态性位点,SSR出现的频率为1/1916bp。在小叶杨自然群体中,SSR多态性位点的碱基重复呈现出2~5碱基形式,基元重复次数变异范围为3~20次,其中以二碱基重复的位点较多,占总数的51.6%。在此基础上,依据SSR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31对SSR位点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设计的引物检测所开发的SSR位点在杨属内22个基因型个体中PCR扩增的有效性及SSR位点的保守性。PCR扩增结果显示,93.5%的SSR位点能够在杨属内至少4个派内有效扩增,每对引物组合可检测到SSR多样性位点数3~12个,平均6个。基于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开发的SSR标记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小叶杨抗逆性状育种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利用松属5个树种的EST序列,分别树种查找SSR位点,采用Primer3.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设计的5个树种的EST-SSR引物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均为三核苷酸重复,其次是六核苷酸重复,两者之和都达到了64%以上;四核苷酸重复所占比例均为最低。从设计的引物中分别不同树种各选取20对进行引物合成和通用性检测以及马尾松群体检测,结果表明:松属5个树种的EST序列开发的马尾松SSR引物,其在马尾松中的扩增成功率为60%-80%;最高的是辐射松,最低的是海岸松,平均为72%。通用性最好的为辐射松,属内的通用性为94%;属间和科间通用性也分别达到75%和44%。不同树种序列来源的EST-SSR引物,其扩增成功率在10%-30%;最高的是北美短叶松,其次是辐射松,最低的是扭叶松和火炬松;平均为17%。  相似文献   

15.
SSR标记具共显性和多态性等特点,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子标记,微卫星在林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本文综合国内外SSR标记在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相似文献   

17.
对水曲柳等10个树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耗水量以及萎蔫系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具体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日均净光合速率旱柳银中杨紫丁香白榆白桦水曲柳暴马丁香黄菠萝紫椴胡桃楸;日均蒸腾速率旱柳白榆银中杨黄菠萝紫丁香水曲柳白桦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单株年耗水量银中杨旱柳白桦紫丁香白榆水曲柳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黄菠萝。萎蔫系数胡桃楸黄菠萝旱柳白桦紫椴银中杨水曲柳暴马丁香白榆紫丁香。  相似文献   

18.
以川西高原退化草地人工种植1~3年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长、土壤养分及叶片养分回收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沙棘幼苗株高、冠幅、叶长及叶宽逐渐升高,侧枝数目和根长先升后降。与同区域康定柳相比,种植3年的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解性氮含量相对较低。中国沙棘叶氮、磷含量(Ng、Pg)分别为23.24 mg·g^-1和1.84 mg·g^-1,低于北方典型沙生植物叶片养分水平(27.42 mg·g^-1和3.68 mg·g^-1),叶磷回收效率(PRE)高达69.35%,受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的影响;康定柳叶磷回收效率为负值,叶氮回收效率(NRE)达59.88%,受土壤有效氮的限制更多,中国沙棘根系固氮作用能够补偿退化草地上土壤氮供应不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SSR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22份湿地松和28份加勒比松种质资源(其中包括15份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样品、9份古巴加勒比松样品、4份巴哈马加勒比松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SSR分析中,14对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比率为89%,平均每对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4.3条;SRAP分析中,12对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比率为72%,平均每对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2.8条;SSR和SRAP标记综合分析表明,参试材料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75-0.633,种质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Li-Cor-6400光合仪对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日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日光合进程均表现为双峰曲线,藏川杨与北京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最大峰值均在14:00出现,分别为16.62μmol/(m^2·s)和15.52μmol/(m^2·s);两种杨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2:00,藏川杨峰值为8.47 mmol/(m^2·s),北京杨峰值是8.74 mmol/(m^2·s);单株藏川杨的年释氧生态价值高于北京杨,分别为348元和2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