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染色体分带技术,在植物细胞学、细胞遗传学、植物分类学、染色体工程以及农作物遗传育种的研究上,正在被更多的研究工作者所应用。植物染色体分带染色,首先是1969后Casperson等利用Q—带技术于蚕豆。此后,1971年Sumner等利用了ASG法染色体分带技术,同年Datrillux等创用了染色体胰酶(蛋白质分解酶)分带技术,1971——1972年白石行正等用6—8M尿素代替胰酶,创用了尿素法染色体分带技术,1972年Sumner等又创用了BSG法染色体分带技术被广泛使用,1974年Fiskesj创用了HSG法染色体分带技术,所有以上方法处理植物均显示C—带。1974年舟木以蚕豆、黑  相似文献   

2.
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首先提出了动物染色体萤光分带技术,即Q带。1969年他又成功地把Q带技术用于植物—蚕豆,从而染色体的带型分析补充了组型分析的不足,为细胞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开拓了新景。1970年Pardue和Gall发现染色体的着丝点附近分布着最初构成的异染色质与Giemsa染剂能发生特异的分带染色即G带。1972年Vosa等把G带技术用于研究植物染色体。1972年Sumner创用BSG法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先用碱—Ba(OH)_2,再用盐—柠檬酸钠和氯化钠即SSC溶液处理细胞,  相似文献   

3.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分带技术,对合作猪二倍体细胞中期染色体G—分带进行了研究,并描述了270条带纹时的G—带特征。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显带是近十年来在细胞遗传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用特殊的染色程序,使染色体呈现各种类型的带纹,来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等特性,进行细胞遗传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首先提出了动物染色体荧光分带技术。1970年Pardue&Gall发现染色体的着丝点附近分布着最初构成的异染色质与吉姆萨染剂能发生特异的分带染色。1972年Sumner创造了BSG法(先用碱后用盐处理细胞,再用吉姆  相似文献   

5.
本文绘制了21型白猪染色体模式图,置信限图和染色体G分带模式图,并对每一条染色体作了带型描述。21型白猪X染色体G带结构清晰,具有特征,易于区别辩认。Y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各有一条深条,表现出与其它家猪的区别与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量外围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Ag—NoRs染色、C—分带技术,对合作猪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核仁组成区以及结构异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NF=64;银染阳性核仁组成区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0.22、0.47和0.31,平均有3.02条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被正染,Ag—NoRs联会的频率为1.29%;合作猪染色体的C—带类型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BSGC—分带法,对杜洛克猪、苏白猪、甘肃白猪和甘肃黑猪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品种猪存在特大、大、中、小和无五种类型的C—带。其中杜洛克猪的第13、14、15、17和18对染色体;苏白猪的第14、16、17和18对染色体,甘肃白猪和甘肃黑猪的第14:15和18对染色体均呈现C—带多态性。甘肃白猪的第14对染色体特大型C—带出现的频率高达33.34%。经过比较分析,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可用于家猪的育种和保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提供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典型核型和色谱扫描图形,对家猪高分辨染色体相对长度与臂比指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绘制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577条带模式图,并按SKDP(1988)和ISCN(1981)对其带(亚带)进行了命名编号.采用色谱扫描法,增加了模式图绘制的客观性与方便性,所绘制的577条带模式图,是目前显带最丰富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青山羊的核型、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Nots),结果表明:青山羊二倍体染色体2n=60,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显示G—带阳性带纹124条,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显示阳性C—带。Nor_5是分布于N01号、2号、4号、5号、22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甘蔗×斑茅远缘杂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染色体Giemsa—C带分带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频谱分析方法对野生种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与甘蔗的远缘杂交后代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崖城73/07(2n=68)、崖城75/283(2n=68)染色体数组成为n+n型,染色体带型和同工酶谱均表现为父、母本综合型,崖城57/25(2n=110)、崖城73/512(2n=110)则分别与其母本相似。据此认为,4个待定材料中,仅前二者是真实的斑茅远缘杂交后代。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了斑茅对甘蔗育种尚无实质性贡献的原因,认为该野生种之育种性能与其染色体带型有关。最后,讨论了同工酶分析及染色体分带作为杂种鉴别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对杜洛克、巴克夏、关中黑和八眉猪的Q-、G-和C-分带的多态性作了祥细的比较分析。发现Q-,G-分带在品种、个体及同源染色体间有多态性。随着染色体的伸长和带纹的进一步精细,多态性表现的愈多愈明显;C-分带的多态性在品种、个体、细胞及同源染色体间广泛存在,同源染色体间C-带多态性具品种特征和个体特征。此外,发现家猪染色体中存在“额外”G-带和“额外”浅染区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a)体细胞染色体数2n=38,这已为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所公认。但对染色体的分组,却仍存在着分岐,其实质是,在核型分析中,往往不能准确地鉴别某些相似的染色体而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兽养志和Hansen-Melander认为X染色体不易与第7、8、9号染色体区分;甚至在用显带技术后,国内有的研究报道中,仍有将X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相混淆的现象。本研究采G-分带染色技术,对湖北白猪体细胞染色体作了分组,表明X染色体与7,8,9号染色体的带型可以准确地区分;在不同样本中,X染色体的长度变异比常染色体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院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室于1980年12月初,在综合人类、植物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研究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多次试验,初步获得大围子猪体细胞染色体分带带纹。这对我省进行地方良种畜禽资源及其亲缘关  相似文献   

14.
以奥地利黑麦(S eca le cerea le L.)为试验材料,通过G iem sa C-分带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结果表明,奥地利黑麦体细胞染色体为14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7个二价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通过C-分带将奥地利黑麦1R~7R的7条染色体区分开来,其C-带带型公式为2n=14=2C+I+T+2C+T+4I+T+2C+I+T++2T+2ST。奥地利黑麦除2R和4R长臂近端部约1/4处有带且7R无中间带外,其余带型与黑麦标准C-分带带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了成都麻羊(Capra hircus)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并进行G—带,C—带显带分析。结果是,正常麻羊染色体数目2n=60,29对常染色体皆为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公羊性染色体为XY,母羊为XX,其中Y染色体是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唯一具中间着丝点的染色体,X染色体是第三长的染色体。显带分析表明,每两条同源染色体具有相同的特定G—带带型,可与其它对染色体相区别,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G—带为浅染,性染色体则为深染。常染色的C—带位于端着丝点区域,X染色体则没有明显的C—带区。本文还对山羊,绵羊染色体组型进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虽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在方法上远远落后于对人类和动物的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人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的成功,可显示出450-1,700条带纹,并在诊断遗传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而植物染色体据Thomas等(1982)统计,只有90种植物的染色体在C-带或N-带及R-带上获得成功,还往往带纹少或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分带技术(Techniques of chromosome banding)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自Caspersson(1968)首次发现中国大鼠和蚕豆的染色体经荧光染料芥子奎吖因染色后,在染色体不同部位显示出强(明带)弱(暗带)不同的荧光带(Quinacrine band,简称Q-带)以来,动物染色体分带研究发展很快。Par-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C分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东北梅花鹿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多态性.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得到了高分辨G带核型,单倍体染色体显带数目增加至456条.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C─分带方法,测定了二花脸、大约克纯种猪No.13和No.16染色体C─带的长度、面积和异染色质的量,以图揭示家猪染色体C─带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二花脸、大约克纯种猪在No.16染色体上C─带的长度、面积和异染色质的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此可以作为区分两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合作猪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Ag-NORs染色、C-分带技术,对合作猪染色体的核型、核仁组成区以及结构异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染色体阳性银染核仁组成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00,0.22,0.47和0.31,平均有3.02条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被正染,Ag-NORs联会的频率为1.29%;合作猪染色体C-带类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