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讯     
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林场、古路板林场试行林工商综合经营。大青山林场和古路板林场是山区林场,经营总面积210万亩,有天然乔木林24.4万亩,天然灌木林23.8万亩,人工林7.1万亩。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两个林场于1979年以来,初步试行了林工商综合经营。以林场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的绿化速度,我区于1981年12月26日在赤峰县国营老府林场和呼和浩特市郊区国营五道沟林场、古路板林场搞了雪地泥丸种子人工模拟飞播试验146.4亩。接着于12月29日在古路板林场雪地进行了泥丸种子飞播,试验640亩。为我区今后大面积飞播造林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区春季常因无雨致使旱地油松育苗保存率低,甚至完全失败,特别是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旱地油松育苗就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适应林业大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油松育苗推迟到雨季进行,其效果很好。我区多在7-8月进入雨季,此期雨水多,墒情好,地温也不太高,较适宜油松育  相似文献   

4.
油松是渭北高原比较优良的造林树种之一,但在这一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下水位也低,油松育苗不易成功,造林成活率很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因此,我们从1974年开始,摸索、调查各种育苗方式方法——旱地育苗、容器育苗及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的经验,现加以整理,供作参考。一、旱地育苗多年来,我们在渭北高原淳化县、合阳县,陕北的安塞县以及蒲城县张家山等许多  相似文献   

5.
呼市郊区古路板林场1983年采集油松球果33万斤,出松籽1.5万斤。这些松籽大受欢迎,除在我区调剂余缺外,还支援了外省区。1984年林场的油松果再告丰收,经过半个月的紧张采集,又突破了30万斤大关,而且质量优于前年,出松籽更多了。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一株树如果能结50到100个松果,每个松果平均出籽30粒,每株树  相似文献   

6.
造林良种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造林良种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油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每年造林6.6万hm2多。但是由于育苗、造林用种良莠不分,加之造林、管护不当,致使造林成活率低,成林不成材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推广使用良种,提高青苗、造林质量,我们承接了“油松良种育苗、造林”推广课题。现将油松良种苗期结果初报如下。1育苗地概况育苗地设在我省油松的主要造林地区,实行就地育苗就地造林。育苗地自然概况见表1。2材料与方法2.1材料良种是陇县八渡林场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混合种子,对…  相似文献   

7.
油松是北方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利用塑料容器培育油松苗木,不仅育苗速度快,而且造林时间长、成活率高。从床面设置、基质选配、种子催芽等方面介绍了东会林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8.
油松属于常绿乔木树种,垂直分布在海拔1 200m~1 700m的高山地区,是黑茶山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介绍了城庄沟林场油松育苗经验,即抓好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及苗期管理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黄龙山林业局从1953年开始油松直播造林,二十年来,经过多次反复,初步掌握了油松直播造林的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如57年瓦子街林场在东山直播的300亩油松,北寺山林场在大岭沟直播的430亩油松,官庄林场57—58年在贺家沟、石板沟一带,圪台林场在新民街、清水沟等地直播的油松都很成功,目前长势良好,已经郁闭成林,有  相似文献   

10.
从苗圃地的选择、整地做床,种子处理、苗木管理详细介绍了左家林场油松大田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油松育苗与前茬地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抓好油松育苗与前茬地有直接关系,油松重茬地最佳;新茬地通过客土改良,也可起到一定效果;未经土壤改良的新茬地最差。重茬地是培育油松优质壮苗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苗木生产必须相应地大力发展。因此,要拨出一部分农耕地来增加育苗面积。然而油松在农作茬地育苗,特别是在淡栗钙土地区和贫瘠的土地上初次育油松苗,往往不能获得良好地成效。为此,我们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总结群众育苗的经验,对上述类型的新辟苗圃地进行油松育苗,提出以下几点育苗保苗的措施,以使油松育苗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汾西县国营要家岭林场及社队林场,1979年以前,曾多次进行油松育苗,结果由于立枯病为害,保存率很低。为了探讨防治油松、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最佳途径,就选用腐殖酸钠为防治材料。从1980年起经过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用腐殖酸钠防治油松、落叶松立枯病,具有制作方法简单、群众易于掌握、原料多、省投资等优点,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荒山造林树种。解放以来已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人工林,绝大多数为纯林。油松纯林的火险性大、病虫害多、土壤改良性能较差。生产上迫切要求多造些混交林,但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北京市西山林场及原北京林学院妙峰山教学试验林场从五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营造混交林的试验,其中也营造了一定面积的各种油松混交林。在1962—1964年间,我们曾对这些混交林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并作了初步报道。在1973年及1977年我们又再次对这些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速荒山绿化 ,解决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庄浪县石桥林场从 1995年开始利用油松营养杯播种育苗造林。截止 2 0 0 1年 ,累计制杯 12 0 6 .5万个 ,造林 2 30 6hm2 ,保存面积 10 13.4hm2 ,幼林长势良好 ,有的已郁闭。实践证明 ,油松营养杯播种育苗不仅省地省种 ,而且缩短了育苗时间 ,造林成活率高。现将油松营养杯播种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苗床的制作(1)育苗地选择 选择向阳背风、靠近水源、靠近造林地 ,排水良好的地段。(2 )苗床的制作 作床前要先整平地面 ,清除杂草 ,一般用低床育苗。将床挖成深 10cm(要求与杯高相同 )左…  相似文献   

16.
以太原市石千峰林场和关帝山三道川林场50年生油松林的解析木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两地油松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石千峰林场和三道川林场的油松树高均在前25 a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增加迅速,前者油松40 a时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而后者则为35 a左右。石千峰林场油松胸径在前25 a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增加迅速,三道川林场的则为20 a前;两地油松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均为25 a~30 a之间。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高点比胸径相应的推迟,且石千峰林场的推迟时间较三道川林场的多。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地区,春季低温和干旱是育苗成败的两个主要因素。为了实现壮苗丰产,1976年春,我们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南化林场,结合油松育苗进行了使用土面增温剂的试验。南化林场位于正定县北部老磁河故道附近,苗圃土壤为轻壤质浅色草甸土。该地区春季气温低、风沙大,气候干燥。油松于3月26日播种,高床条播,每亩播种量30斤。土面增温剂稀释过程为:先将少量水加入药剂中,调成稀糊状,然后再按既定浓度边加水,边搅拌,经过过滤,配制成土面增温剂的7倍稀释液。4月6日,用喷壶将药液  相似文献   

18.
1980年7月,我们在开展《油松种子园经营技术研究》课题的同时,对全地区的油松种子园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整理如下。一、种子园现状选择优树,建立种子园,是当前国内外实现林木良种化的一条主要途径。为了逐步作到用良种育苗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加速绿化步伐,宝鸡地区从1974年开始建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开展了油松选优和种子园营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八渡,固关、营头和黄牛铺等林场共选出油松优树313株,建立嫁接种子园569亩,实生种子园123.12亩,优树汇集区30亩。曹家河等林场也正在进行建园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旱地育苗问题,培育壮苗、提高单位面积苗木数量和质量,我市应用地膜覆盖搞杨树扦插育苗。面积为90亩(辽中苗圃40亩,马刚林场30亩,北陵公社苗圃20亩)。品种以加拿大杨、健杨、小黑杨,为主。本着生产和试验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旱地大面积地膜杨树扦插育苗试验生产,整个苗期没  相似文献   

20.
油松自然变异观察与形态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的异花授粉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油松在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等方面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形成了一些自然类型,为油松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关于油松自然变异与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国内曾有过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近几年来,我们在陇县八渡林场的16年生油松人工林内,开展了油松自然变异及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一、自然条件和林分状况开展选择的林分位于陇县八波林场北沟工区,属关山支脉的尖山山脉。地理位置北纬34°33′、东经106°21′,海拔高1082~16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