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粉虱是我国南北各地棚室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可使蔬菜减产15%~30%,严重发生时可使蔬菜绝收。绝大多数蔬菜均可受害,尤以黄瓜、豆类、番茄、茄子受害较重,还可为害多种花卉、果树、中药材等。白粉虱以成虫、幼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黑色、出现黑斑、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2.
白粉虱是我国南北各地棚室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可使蔬菜减产15%~30%,严重发生时可使蔬菜绝收。绝大多数蔬菜均可受害,尤以黄瓜、豆类、番茄、茄子受害较重.还可危害多种花卉、果树、中药材等。白粉虱以成虫、幼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退绿、变黄黑色、出现黑斑、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能分泌大量蜜露,易诱发煤污病,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使其失去商品价值。白粉虱还能传播部分病毒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强 《农村百事通》2010,(10):39-39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发生危害严重,被害株率一般棉田为30%~40%,严重的达80%,受害田一般减产10%~20%.最高可达50%.现将其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室白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为白粉虱提供了有利的越冬条件,加之白粉虱抗药性的增强,使白粉虱为害逐年加重,尤以番茄、黄瓜、茄子、豆类等蔬菜受害最重,一般产量会损失30%~50%,严重者绝收。白粉虱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而以各种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艳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38-138
美洲斑潜蝇自1995年在包河区发现以后,现已扩展到全区危害。一般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从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等方面阐述该虫的识别方法,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黄板诱杀及黄板诱杀与烟剂配合使用防治南美斑潜蝇的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和茄子大棚悬挂黄板600~750张/hm2对南美斑潜蝇的防效:番茄的虫株率防效、虫口防效和叶面积防效分别达82.06%、89.67%和91.17%以上;茄子的防效分别为79.61%、83.82%和87.62%以上。悬挂黄板675张/hm2并配合应用10%烟熏死烟剂7500g/hm2对番茄、茄子大棚南美斑潜蝇的虫口防效分别为97.04%、95.76%。  相似文献   

7.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近几年传入我区的检疫害虫.1998年零散发生,1999年在拉萨市郊保护地对瓜类、豆类、芹菜等造成为害.分布于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蔬菜种植区,该虫已成为我区保护地蔬菜生产,提高蔬菜品质的一大主要障碍.目前已有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四季豆、西葫芦、芹菜等严重受害或毁种的实例发生,对蔬菜生产、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对该虫进行控制,已成为目前蔬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和掌握美洲斑潜蝇在我区的发生及为害情况,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对减少损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2003年,经多点调查和定点、定期观察,已掌握美洲斑潜蝇在我区的发生及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9.
北票市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sativne Blanchard,是辽宁省植物检疫对象.自1995年传人北票市。很快在全市32个乡镇传播蔓延。造成危害。受害作物主要是菜豆、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等十几种蔬菜和棉花、大豆、向日葵等多种作物,使之减产,甚至绝收。如有的保护地黄瓜,百分之百受害,长到7叶时,已全株枯死:还有的保护地豆角因美洲斑潜蝇为害,减产70%;有的棉花叶片也布满了斑潜蝇的虫道.造成减产。美洲斑潜蝇已对北票市蔬菜生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棚室(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灰霉病已成为棚室蔬菜的重要病害.该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莴苣、草莓等多种蔬菜,如防治不及时,可减产10~30%,严重的则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