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报道了兰科植物二新属种,它们是伞花兰属LiuguishaniaZ.J.Liuet.J.N.Zhang千手观音,LtaiwanensisZ.J.Liu.et.J.N.Zhang和锥花兰属WutongshaniaZ.J.Liu.etJ.N.Zhang神洲奇,W.guangdongensisZ.J.LiuetJ.N.Zhang。  相似文献   

2.
湖南树木二新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道了湖南树木二新种-胡颓子科湖南胡颓子Elaeagnus hunanensis C.J.Qi et Q.Z.Lin sp.nov.和木犀科隐脉李榄Linociera obscurinervis c.J.Qi et Q.Z.Lin,sp.nov。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人心果病原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来对我省人心果真菌病害的系统调查表明:人心果生长期以枝叶病害为主,蛤实病害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生长期病害中影响生产最大的是炭疽病,引起枝叶枯死。本文报道了人心果的病原真菌8种,其中2个新种,它们是Didymella sapotae C.F.Zhang et P.K.Chi.sp,nov.,Lophodermium sapoti C.F.Zhang et P.K.Chi,sp,nov,其它病菌包括  相似文献   

4.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1997~1999年在广州地区进行蔓绿绒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系统调查鉴定的3个真菌新种,分别为蔓绿绒拟茎点霉(Phomopsis philodedri Z.D.Jiang,X.H.Zheng et P.K.Chi n.sp))、蔓绿绒球壳孢(Sphaeropsis philodendri X.H.Zheng et P.K.Chi n.sp.)和蔓绿绒交链孢(Alternaria philoden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有资料和标本,新疆忍冬属(Lonicera)共有20种(包括引入栽培种),其中有3个新纪录种;(1)奥尔忍冬L.olgaeRgl.etSchmalh.;(2)杈枝忍冬(赛小叶忍冬)L.simulatrix Pojark.;(3)伊犁忍冬L.iliensis Pojark.和1个新变种:细叶忍冬L.stenanthavar.angustifolia C.Y.YangetJ.H.Fan及1新种:圆叶忍冬L.subrotundataC.Y.YangetJ.H.Fansp.n.等,都是《中国植物志》72卷没有记载过的,现在此发表。  相似文献   

7.
通过标本和引种于’99昆明世博会竹园的活体植物材料的观察,报道了新小竹属(Neomicrocalamus Keng f.)的新小竹「N.prainii(Gamble)Keng f.」在贵州和广西的新分布,单枝竹属(Moncladus L.C.Chia et al)的箭竿竹(Monocladus saxatilis Chia et al var.solidus(C.D.Chu et C.s.Chao)Chia)和芸香竹(M.amplexicaulis Chia et al)分别在贵州和云南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8.
GenusDIPLAZONViereck,1914.DiplazonViereck,H.L.,1914,Bul.u.s.Natl.Mus.,83:46.Genotype:IchneumonlaetatoriusFabricius,J.C.,178...  相似文献   

9.
魔芋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从广西省田阳县魔芋资源中发现的一新种,定名为Amorphophallus tianyangense P.Y.Liu et S.L.Zhnag.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表了山东省植物4个新变种,即光叶黄榆UlmusmacrocarpaHancevarglabrataD.K.Zang、山东梨PyrushopeiensisYuvar.shandongensisD.K.ZangetP.C.Huang、泰山腹水草Veronicastrumsibiricum(L.)Penn.var.taishanensisD.K.Zang和沿海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var.mauritianaD.K.ZangetP.C.Huang。  相似文献   

11.
对兰属Cymbidium邱北冬蕙兰C. qiubeiense与寒兰C.kanran、兔耳兰C. lancifolium、豆瓣兰C.serratum的新天然杂交种:紫纹冬蕙兰C.×purpuratum、兔耳冬蕙兰C.×latifolium及独花冬蕙兰C.×uniflorum作了描述和绘图.在天然产地发现了邱北冬蕙兰与寒兰、兔耳兰和豆瓣兰生长在一起.新杂种紫纹冬蕙兰叶片形态、叶片数量、萼片与寒兰相似,花苞片、花瓣、唇瓣与邱北冬蕙兰相似;兔耳冬蕙兰叶片和花序柄与兔耳兰相似,花与邱北冬蕙兰相似;独花冬蕙兰叶片形态、花序柄与邱北冬蕙兰相似,花形态、叶柄无关节,与豆瓣兰相似.提供了它们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虎雪兰与朱砂兰、蕙兰正反交育种及种子无菌萌发与增殖.[方法]以虎雪兰、朱砂兰、蕙兰‘绿春兰’为亲本,采用正反交杂交法进行育种试验得到果实,对成熟的种子进行无菌萌发试验,并对种子萌发获得的小苗进行增殖研究.[结果]朱砂兰为母本获得杂交种子无菌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 +0.5 mg/L BA +0.2 mg/L NAA +3%花宝1号+0.05%碳粉;最佳增殖及生长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 +0.5 mg/L NAA +0.5 mg/L KT +3%花宝4号+0.05%碳粉.蕙兰‘绿春兰’为母本获得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 1.0 mg/L 6-BA +0.5 mg/L NAA+ 3%花宝1号+0.05%碳粉;最佳增殖及生长培养基为1/2MS+ 1.5 mg/L 6-BA +0.5 mg/LNAA +0.5 mg/L KT+3%花宝4号+0.05%碳粉.[结论]该方法为虎雪兰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花卉商品学理论及AHP层次分析法工具对2个层次下的7个与大花蕙兰商品价值密切相关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做了数据处理,进而将所调查的19个大花蕙兰品种分成4个商品价值等级,以期对品种纷杂的大花蕙兰的销售与生产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浙江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 种, 即落叶兰(Cymbidium defoliatum Y .S .Wu et S .C .Chen)。所采植株移栽保存在浙江林业学校花圃。对落叶兰的科学价值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对17个大花蕙兰品种观赏性及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选出适合四川地区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结果显示,黄金薄荷、浪漫、红颜关联度值较高,均大于0.6,综合性状较好;红玫瑰、红霞、黄奥斯、爱我、苏珊娜、钢琴家、金小姐和艳后关联度值大于0.5,小于0.6,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绿洲、爱神、阳春4号、梦境、马州利卡、粉曼娜关联度值小于0.5,综合性状表现不好。其中黄金薄荷和浪漫关联度值基本达到0.7,表明这2个品种适合四川地区栽培。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说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可以用于大花蕙兰资源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根据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及近年来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文献史料,对墨兰、徽州墨兰产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徽州不产墨兰,徽州墨兰为徽州地区培育或筛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以莲瓣兰为母本,大花蕙兰“黄金薄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无菌萌发.成功建立了该杂交组合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陈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23-14524,14527
[目的]为了研究春兰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方法]对自然状态(正常组,CO2浓度(370±50)μl/L)和高CO2浓度(试验组,CO2浓度(700±50)μl/L)春兰叶片的叶绿素及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含量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试验组春兰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绿素a/b降低;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的含量增加,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6条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带和1条游离色素带,表明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种类未发生变化。从电泳结果可以看出,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聚合态如LHCⅡ3的量增多,单体态LHCⅡ1和LHCⅡ2的量减少。[结论]叶绿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含量的变化是春兰对高CO2浓度的一种适应效应,有利于提高其在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效率,并且支持高效的光合碳素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献娟  潘丽  邵元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50-7952
[目的]研究南通地区国兰的生长发育动态,为国兰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兰和蕙兰主栽品种为试材,定期观测叶芽、花芽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春兰春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蕙兰春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兰秋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中旬;蕙兰秋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下旬。春兰、蕙兰的花葶均在10月底出土,但春兰的花葶在1月底进入缓慢生长期,而蕙兰的花葶则在2月底才进入缓慢生长期。[结论]南通地区春兰和蕙兰的主要施肥期宜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以氮肥为主;秋季9月中下旬,宜多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野生黄蝉兰的无菌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云南野生黄蝉兰为试材,以自交果实为外植体,通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以及附加物质香蕉泥和活性碳进行培养,构建野生黄蝉兰的非共生萌发和快繁技术体系。[结果]野生黄蝉兰在2.0~2.5mg/LBA与0.5~1.0mg/LNAA的激素组合处理下,40d后种子萌发率可达93%;1/2MS+2.5mg/LBA+0.1mg/LNAA+浓度8%香蕉泥培养的野生黄蝉兰丛芽增殖率为320%;1/2MS+0.3mg/LNAA+0.3%活性炭诱导生根率达100%,且植株长势正常。[结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构建了野生黄蝉兰的非共生萌发和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