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丹桂、黄观音和金观音3个茶树品种,分别加工成白茶、红茶和乌龙茶3种茶类,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以及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采取综合模糊评价法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茶类间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茶类间的清除率顺序为:白茶乌龙茶红茶,茶树品种间自由基清除率的排列顺序为:黄观音金观音丹桂;抗氧化综合评价值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成正相关,并且与茶多酚和EGCG差异显著,体现了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茶氨酸两种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单独和协同清除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自由基的效果,并通过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两种化合物对氧化损伤细胞的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和茶氨酸对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有协同增效作用,对DPPH自由基无协同作用;在细胞水平,EGCG和茶氨酸可协同降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即两者共同作用可协同降低细胞所受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茶叶抗氧化剂是茶叶中所含抗氧化性质的有效成分,称为儿茶素类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有左旋一表儿茶素(L-EC)、左旋一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左旋一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L-ECG)、左旋一表没食子儿条素投食子酸脂(L-EGCG),其等摩尔浓度的抗氧化能力依次是L-EGCG>L-EGC>LECG>L-EC,说明儿茶素抗氧化能力是随其分子结构中的酚式羟基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增强。L—EGCG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苹果酸、TOC的协同作用最为明显。从原料来源看,茶叶抗氧化剂氧化强度顺序如下:黑茶>绿茶>白茶·青菜>红茶(即“后发酵…  相似文献   

4.
徐向群 《中国茶叶》1992,14(6):18-19
茶叶抗氧化剂是从茶叶中提取制备的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油脂及含油食品的抗氧化保鲜。其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物质,其中又以酯型儿茶素EGCG为主。但是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EGCG其氧化电位较低,本身易被氧化失去抗氧化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茶抗氧化剂中EGCG的稳定性和耐热性研究。本文用薄层色谱分离茶抗氧化剂中的EGCG,排除儿茶素氧化物干扰,用双波长扫描法研究EGCG随温度和时间的含量变化。测得EGCG在不同温度下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和稳定期以及反应活化能E,该方  相似文献   

5.
儿茶素的富集及单体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德松  沈生荣 《茶叶》2003,29(3):136-138
茶叶儿茶素是茶叶中重要的一类天然活性物质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广泛的药理功效。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pigallocatechi gal-late,EGCG)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在预防突变、抗肿瘤、防止癌细胞增殖及其转移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然而 ,目前在 EGCG生产方面 ,难以实现高纯度产品的工厂化生产 ,且技术很不稳定 ,以致 EGCG单体售价十分昂贵。本文就儿茶素的富集与 EGCG单体分离的一些新技术进行综述 ,为儿茶素以及EGCG的生产与研究提供技术指导。1 盐析汪健等[1] 报道将粗制的茶多酚溶于未饱和的食盐水中 ,除去沉渣 ,然…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生荣 《茶叶》1993,19(2):27-29
本文通过茶多酚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下的加速试验,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总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EGCG 含量,化学发光法测定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加速处理条件下茶多酚总量没有显著性改变,对 O_2~(?)的清除能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一)—EGCG 的含量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高温处理均有明显下降,而较低的温度影响不大,茶多酚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湿热和强光照射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被氧化能力,氧化产物应该是无毒的。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与其他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茶多酚是一种高效的复合抗氧化剂,其强抗氧化性与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茶多酚与其他抗氧化剂也存在协同作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卡素及谷胱甘肽等。协同作用增强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茶多酚的协同作用是通过偶联氧化实现的。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运动和健身的普及,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茶多酚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对运动训练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茶多酚对运动训练能力有积极影响。它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增加肌肉力量,并促进运动后的恢复。茶多酚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氧化应激通路、调控能量代谢以及影响肌肉损伤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邓雪 《福建茶叶》2016,(12):21-22
茶多酚是茶叶的重要物质之一,经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有抗氧化、强心、增强免疫力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远动员的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就茶多酚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对肺癌等恶性肿瘤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叶及其提取物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诱发的肺癌及相关肿瘤预防治疗作用研究,对比分析茶多酚的抗癌作用机理,提出通过将不同茶类的茶多酚提取物用于吸烟与被动吸烟诱发的肺部损伤及肺癌治疗对比,与防癌、抗癌开发热点的茶多酚单体——EGCG比较,获取防癌、抗癌活性相对较强的茶多酚混合体,并为广大烟民饮用合适的茶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TS)为基材,甘油作为增塑剂,以茶多酚(TP)为功能性添加剂制备无污染、可降解且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活性包装材料TP-CTS/PVA复合膜,分析TP浓度对复合膜机械性能、抗氧化能力、抑菌能力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复合膜与包装相关性能的影响,以期提高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将其应用于圣女果的保鲜,测定其在贮存期间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进一步将不同TP浓度的复合膜涂抹于新鲜圣女果表面,分析圣女果在贮存期间的感官品质、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等指标的变化,系统研究复合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以TP为功能性添加剂共混CTS和PVA制备的复合膜兼具抗氧化和抑菌效果;随着TP浓度增加,复合膜的颜色逐渐变深,TP浓度为1.5%时,复合膜的水溶性最低(19.85±0.64)%,此时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呈最大值(13.19±0.77)MPa;当TP浓度增大,其对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能力也不断增强,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TP浓度为2.0%时,复合膜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38.53±0.91)%;采用复合膜涂覆对圣女果能减少水分蒸腾、延缓果蔬机体衰老从而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涂膜能有效延缓圣女果的腐烂和失水变质的现象,表明TP-CTS/PVA复合膜能改善果蔬的保鲜货架期和商品价值;在相同贮存时间内,当用TP浓度为1.50%复合膜涂抹圣女果时,圣女果的感官评价得分、失重率、腐烂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指标较其他TP浓度试验组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当TP浓度为1.5%~2.0%时制备的TP-CTS/PVA复合膜其抑菌性、耐水性、抗氧化性、以及保鲜性能等各项指标较为均衡,将其实际应用于生产中可根据需求调整TP浓度。本研究目的为探索开发抗菌抗氧化功能型复合膜和功能型包装材料替代塑料包装材料的可能性,为同时解决食品保鲜与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research, some herbal teas and infusions traditiona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Turkey,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ir antidiabetic effects on in vitro glucose diffusion and phenolic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en aqueous herbal tea extracts were examined using an in vitro metho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glucose movement acros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otal phenol content of herbal teas was analyzed by Folin–Ciocalteu’s procedur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herbal teas were evaluated by the effect of extracts on DPPH radical and 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defined as the amount of the sample to decrease the initial DPPH· concentration by 50% as efficient concentration, EC50. Antiradical activity [AE] was calculated as 1/EC50. Values were evaluat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support the view that none of the herbal teas showed antidiabetic effect on glucose diffusion using in vitro model glucose absorption. Teas were arranged in the order of green tea > peppermint > thyme > black tea > relax tea > absinthium > shrubby blackberry > sage > roselle > olive leaves according to their total phenol contents. Among ten herbal teas, green tea had the highest hydrogen-donating capacity against to DPPH radical. Ranking of the herbal teas with respect to their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ere green tea > peppermint > black tea > thyme > relax tea > absinthium > roselle > olive leaves > sage > shrubby blackberr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dding flavoring substances such as lemon, bergamot, clove and cinnamon,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preparation of black tea in Turkey resulted to hav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black and peppermint teas. The highest hydrogen peroxide inhibition value (65.50%) was obtained for green tea at a 250 μl/ml concentration. The H2O2 scavenging activity of herbal tea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green tea > peppermint > relax tea > black tea > thyme > olive leaves > sage > absinthium > shrubby blackberry > roselle. In particular, their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may be useful for meal planning in type 2 diabetes. They could contribute to sustain plasma antioxidant level because antioxidants present in plants and herb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vascular diseases seen in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R2>0.99)。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线计算微分吸附热,吸附热符合氢键键能范围,通过测定该复合物对DPPH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见复合物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多孔淀粉复合后的茶多酚自氧化速度显著减慢。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五指山水满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本研究对五指山水满茶及其他6种茶(普洱茶、白毛茶、白沙绿茶、西湖龙井、兰贵人和碧螺春)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茶多酚、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种茶的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且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关系,整体热稳定性比较好。在7种茶中,水满茶清除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均与样品浓度表现出量效关系,但水满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弱;还原能力是白毛茶最强,其次是白沙绿茶和水满茶。7种茶的总黄酮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在3.06%~5.4%和14.6%~18.1%之间,其中,水满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但总黄酮含量却最高。因此,五指山水满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经厌氧处理7 h后的同一批茶鲜叶原料,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制备成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毛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变化、以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包括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  相似文献   

17.
茶叶黄酮类物质的双水相系统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盐的双水相系统纯化茶叶黄酮,探究萃取机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茶叶为原料,茶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研究PEG的种类和用量、盐的种类和用量、温度、pH对茶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Na2SO4的质量分数、PEG600、MgCl2添加量)3水平的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RSM)分析。通过分析还原力和DPPH体系,评估不同浓度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最佳条件:pH为5,萃取温度30℃,5mL 15% Na2SO4,6g PEG600,MgCl2的添加量为2.9%,萃取率为96.31%。本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茶叶黄酮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茶叶黄酮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的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类出色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功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在茶多酚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功能的最新发现。同时,简单分析了我国利用茶多酚开发保健食品的现状,并从进一步发挥茶多酚保健功能的角度对茶多酚保健食品开发进行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59,自引:13,他引:46  
胡秀芳 《茶叶科学》1999,19(2):93-103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份, 有着独特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机理表现在6个方面: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直接作用于自由基, 络合金属离子, 再生体内高效抗氧化剂,与其他成份协同增效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文中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