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通过抗原合成、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为研制利巴韦林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琥珀酸酐法制备利巴韦林的完全抗原R-HS-BSA,免疫BALB/c小鼠,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建立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系统,检测小鼠血清,并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利巴韦林Mab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利巴韦林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敏感性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合成利巴韦林的免疫原R-HS-BSA和包被原R-HS-OVA,二者蛋白浓度为10.9 mg/mL和10.6 mg/mL,结合比为11∶1和9∶1;血清效价为1∶32 000;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浓度为7.462 mg/L;得到单克隆抗体的ICs0为39.8ng/mL.[结论]初步建立利巴韦林的完全抗原及包被原的制备方法,得到利巴韦林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可溶性粉中利巴韦林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利巴韦林可溶性粉中利巴韦林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sphericalC1 8(3.9×1 5 0mmcolumn ,5 μm) ,流动相为重蒸馏水 ,检测波长为 2 0 7nm ,流速 1 .0ml·min-1 ,柱温为 2 2℃ ,保留时间约为2 .6min。结果为 :利巴韦林在 1 2 .5~ 1 0 0 μg·ml-1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99.2 6 % ,RSD =1 .1 %。  相似文献   

3.
仔猪口服利巴韦林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利巴韦林对猪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12头(15.2±1.5)kg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每千克体重利巴韦林10、30、90mg口服试验组。连续10d给药,详细观察各组的临床表现,动态检测血细胞、血清、尿液、骨髓造血功能及肝功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最后放血致死剖检,并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仔猪按10mg·kg-1体重口服利巴韦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但无明显的中毒病变;中、高剂量(30、90mg·kg-1体重)的利巴韦林口服对猪的毒副作用明显,甚至导致急性死亡,利巴韦林对各组织器官表现泛嗜毒性,血液、骨髓、消化道、胰腺、心、肝、肾、脑均表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其中溶血性贫血是猪中毒发病的主要机制,胃肠道卡他性坏死性炎症及胰腺病变是猪急性厌食、食欲废绝、便秘的主要原因所在。【结论】猪口服利巴韦林尤其是中、高剂量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严禁利巴韦林用于猪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SPE-RP-HPLC法测定桂圆中嘧菌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圆中残留嘧菌酯的方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 150mm×4.6mm,检测波长为225nm,流动相为V(乙腈)∶V(水)=75∶25,流速为0.6mL/min,进样量为20μL.嘧菌酯在0.03~12.4μg/mL(r=0.999 4)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μg/mL,嘧菌酯的回收率为98.72%~100.20%,相对标准偏差2.26%~3.8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桂圆中嘧菌酯含量监测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法测定清蒸大黄中的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I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76∶24)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207~0.4140μg (R~2=0.9999)、0.1721~3.4420μg (R~2=0.9996)、0.0203~0.4060μg (R~2=0.999 9)、0.1480~2.9600μg(R~2=0.999 8)、0.1640~3.2800μg(R~2=0.999 3)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可作为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辛基酚和壬基酚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250 mm×4.6 mm,检测波长为225 n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75∶25),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20μL。辛基酚和壬基酚分别在0.13~97.92μg/mL(R2=0.996 1)、0.02~50.00μg/mL(R2=0.999 4)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辛基酚和壬基酚的回收率为87.4%~93.7%,相对标准偏差为1.3%~3.9%。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辛基酚和壬基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净化后,使用XDB-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以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0μL,在221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3~1.00 mg/L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89μg/L和0.184μg/L。在添加水平为0.2~1.0μg/L水样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2%~100.14%和82.67%~105.5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0%~4.69%和2.36%~4.2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常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胡奎  赵阳  张旭  李俊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37-773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植物中拌种灵残留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以烟草为供试植物,利用甲醇浸提、固相萃取法净化进行了样品前处理,并在醇∶水=55∶4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紫外检测波长270 nm的条件下采用HPLC法(ODS-C18柱)测定了样品中拌种灵的残留量。[结果]在该条件下,拌种灵的保留时间为7.20 min,峰面积关于标准溶液浓度(0.1~100.0μg/ml)的回归方程为y=71.31x+76.26,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在90.30%~97.93%,变异系数在1.26%~6.63%。[结论]该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均能完全满足残留分析要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梁引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88+10954
[目的]建立测定地奥司明中吡啶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和DB-WAX色谱柱(30.00 m×0.25mm,0.25μm),在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载气氮气总流量55.50 ml/min、进样量1μl的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地奥司明中的吡啶残留。[结果]吡啶在1.965~23.586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98.4X+51.853,相关系数为0.999,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5μg/ml,定量限为0.25μg/ml,回收率在95.08%~100.05%。[结论]该方法精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地奥司明中吡啶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为样本,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0.2%甲酸的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6种成分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丹参素0.15~1.16μg、原儿茶醛0.067~0.54μg、丹酚酸B:0.34~2.76μg、隐丹参酮0.04~0.32μg、丹参酮Ⅰ0.009~0.074μg、丹参酮ⅡA 0.010~0.082μg,该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9 7);加标回收率在98.90%~99.41%;RSD均小于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野生丹参和栽培丹参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建立牛奶中克林霉素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水相提取,离心分离,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0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O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0.02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55∶4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 in。结果:克林霉素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0.3%~93.9%,变异系数为1.23%~3.47%,最低检测限为0.5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三氮唑核苷注射液对大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复方三氮唑核苷主射液按高,中,低剂量分别给大白鼠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0d,观察试验鼠的生理状态及活动情况测定增重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复方三氮唑核苷注射液对大白鼠的生理活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仅高剂量组有10%大白鼠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颗粒变性,其它组各器官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复方左旋咪唑浇注剂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羊涂皮给予复方左旋咪唑浇注剂(0 1mL/kg)后,血浆中左旋咪唑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本项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是以μBond-C18(2×250mm)为固定相,甲醇:0 05mol/L碳酸铵(65∶35,v/v)为流动相,225nm为检测波长。左旋咪唑血药浓度经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其血药浓度的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 =3 894(e-0 157t-e-0 340t),达峰时间(Tmax)为4 326h,峰浓度(Cmax)为0 916μg/mL,曲线下面积(AUC)为11 015μg/(mL·h)。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能量(DE:3-0 ~3-8Mcal/kg) ,粗蛋白质水平(CP:15% ~25% ) 与赖能比[(Lys∶DE) :0-6 ~1-2(g.Lys)/( MJ.DE)] 对28 日龄断奶仔猪( 长白×汉梅) 的日增重(ADG) ,饲料转化率(F/G) 、日采食量(ADFI) ,血浆尿素氮(PUN) 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对仔猪生产性能均有影响( P< 0-01 ) ,其中以赖能比的作用最重要。仔猪28 ~60 日龄(5 ~15kg) 与60 ~70 日龄(15~20kg)的ADG、ADFI、F/G 及70 日龄的PUN 均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的改变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28~60 日龄,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增加,ADG 和F/G 改善;60~70 日龄能量水平为3-4 Mcal/kg 左右,ADG 和F/G 达最佳,高于此水平ADG 和ADFI下降,F/G 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影响规律将仔猪营养需要划分为28~60 日龄与60 ~70 日龄两阶段,28 ~60 日龄与60~70 日龄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 赖氨酸) 需要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丁洪  张玉树  李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2-4043
[目的]为新型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配制新型白菜专用肥(N∶P2O5∶K2O=16∶7∶13),设5个肥料处理,比较了新型专用肥、普通肥料和俄罗斯复合肥对大白菜的施用效果。[结果]新型专用肥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等养分比例的肥料,新型专用肥可增产10.0%;与俄罗斯复合肥(N∶P2O5∶K2O=16∶16∶16)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的新型专用肥可增产20.0%。新型专用肥能明显改善大白菜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提高2.7~3.4 g/100 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还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氮、磷、钾比普通肥料分别提高3.4%、2.4%和9.8%,比俄罗斯复合肥分别提高-0.1%、10.0%和9.5%。[结论]研究开发新型专用肥是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数獐牙菜中的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含量的方法。测定方法:在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时,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柱,以甲醇和水(含0.04%H3PO4)在0~20min内由20%至35%线性梯度洗脱。试验结果: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625μ(g r=0.999 9)、0.095~2.9μ(g r=0.999 8)、0.049~2.56μ(g r=0.999 7)、0.006~2.8μ(g r=0.999 9);回收率分别为101%(RSD=4.3%)、98.7%(RSD=3.3%)、99.5%(RSD=3.5%)、102%(RSD=1.0%)。结论:测定方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抗己烯雌酚(DES)的高亲和力特异性抗体,建立检测DES的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为进一步研究DES快速检测试剂盒打下基础。【方法】应用DES人工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集抗DES的特异性抗血清,用KCjunior软件进行4参数非线性回归,建立检测DES的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各药物浓度在同一批次酶标板中做4次重复,共做4个批次对标准曲线进行评价,用己烷雌酚(HEX)、双烯雌酚(DIEN)、雌二醇(E2)、乙炔雌二醇(EE2)和L-酪氨酸(Tyr)来评价抗体的特异性。【结果】5只家兔免疫产生了抗DES的特异性抗血清,其中4号家兔抗血清效价达到了1﹕4 096 000竞争抑制效果最好,工作稀释浓度为1﹕1 024 000时,线性范围在0.01~50 μg•L-1,标准曲线的IC50在0.71~1.0 μg•L-1,R2在0.9952~0.9978。获得各标准浓度下B/B0的批内变异系数在0.52%~22.48%,批间变异系数在2.64%~19.51%。交叉反应试验表明,4号家兔抗血清对与DES结构相似的人工合成二苯乙烯类雌激素药物己烷雌酚(HEX)和双烯雌酚(DIEN)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5%和38.5%,与天然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以及L-酪氨酸(Tyr)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001%。【结论】本文报道的抗体特异性好、亲和力高,可满足目前中国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价检测的需要,为研究组织中DES残留检测的ELISA方法及其开发DES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中药刺五加中的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并建立HPLC-PAD法测定了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18(3.9 mm×300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88∶12),流速为0.8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乌索酸线性范围为0.136~1.224μg,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 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0.052~0.468μg,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 4。样品中乌索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n=5);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0%(n=5)。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刺五加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屠宰山羊卵巢有腔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屠宰奶山羊的新鲜卵巢为材料,利用抽吸法和切割冲卵法相结合,回收可培养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回收率为1 43个/卵巢。将可培养COC置于M199+FBS培养液(10%)+10IU/mLFSH+20μg/mLLH培养微滴中,在5%CO2、95%空气、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中,不同温度下培养24~26h。于38 0℃、38 5℃、39 0℃不同温度下,获得成熟率分别为82 1%,81 6%,83 3%。结果表明只要培养温度在山羊正常体温的变化范围内,则有腔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就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所制备的金丝桃注射液中金丝桃素的含量,测定时采用Chrom-sphere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磷酸盐缓冲液(v/v/v=170∶10∶1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588 nm.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04~0.20μg,金丝桃素的含量是0.21%(相当于每毫升注射液含金丝桃素0.009 3 mg),RSD为1.07%.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金丝桃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