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孢呋辛钠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常用四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呋辛钠的含量及其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水、5%葡萄糖、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氯化钠在室沮下(25~30℃)配伍稳定,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提示此药物在弱酸条件下较为稳定,其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课题选择氨茶碱注射剂和葡萄糖注射剂进行配伍,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及配合量,分别在25℃(常温)、37℃时观察配伍180天(半年)内药液的外观性状、p H值、紫外光谱的改变、氨茶碱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情况。配伍后的第一天以及之后每30天观察和测定以上项目1次,连续180天(共测定7次)。根据观察和测定结果判断氨茶碱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半年内药液的稳定性情况。结果:氨茶碱注射剂和5%葡萄糖输液剂按照常用量配伍后,在常温下24小时内的p H值、色泽、含量变化不大;配伍后第30天测定,p H值明显下降,颜色变深,氨茶碱及葡萄糖的含量均明显降低;之后的第60天、90天、120天、180天测定,p H值变化小于1(与第30天比较),外观性状无明显差异,含量均有下降。结论:氨茶碱注射剂和5%葡萄糖输液剂按照常用量配伍后,常温下放置24小时内稳定性好,30天后稳定性显著降低,含量下降,不再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稀酸法-酶法处理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最优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硫酸常压预处理小麦秸秆对纤维素酶酶水解小麦秸秆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法-酶法结合处理小麦秸秆的最优条件为在80℃、4%(体积分数)的稀硫酸、固液比为1:25的条件下水解4 h,再在50℃、pH值5.2、酶量25FPA·g-1干物质、0.1 mg MgSO4下水解12h,葡萄糖得率为34.5%,比未经酸处理直接酶解葡萄糖的得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4.
拉氧头孢在输液中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拉氧头孢(Latamoxef,LTM)和6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方法:观察在20℃,37℃时5h内,本伍液的外观,PH值和LTM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TM的含量。结果: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没有发生变化,5h内LTM的含量在90%以上。结论:在20℃和37℃,LTM与6种注射液配伍在5内是稳定可用。  相似文献   

5.
草珊瑚注射液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草珊瑚注射液中含量最多、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草珊瑚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在存放3年中平均每年降低0.86%;在加热灭菌后降低0.82%,变化甚微,是非常稳定的。强光直射30 h可使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平均下降9.91%,影响较大。注射液的pH值在4~6时总黄酮含量最高。在温度、时间、pH值对注射液稳定性影响中,以pH值变化影响较大。灭菌后注射液pH值平均降低0.67,3年存放中平均每年降低0.16%。在8种常用注射液的附加剂中以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对总黄酮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使总黄酮含量降低21.98%~12.07%。在与26种中草药注射液的配伍中,与博落回、苦参、黄柏、虎仗、朱砂莲、地苦胆、十大功劳有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6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6种抗生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室温观察6 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及吸收度变化。结论:除头孢拉啶和氨苄西林外,其余4种抗生素均可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长白猪及大约克猪屠宰后10 h、4℃冷藏6 d、-20℃冷冻5 d的肌肉pH值、TBA值、糖原及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宰后10 h,宰后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值、乳酸的影响极显著,对糖原、TBA值的影响不显著;宰后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H值的影响极显著,对糖原、乳酸、TBA值的影响不显著。猪种间比较,大约克猪3、5、10 h的肌肉pH值分别比长白猪高5.21%(P0.01)、5.64%(P0.05)、5.59%(P0.05);长白猪10 h的乳酸含量比大约克猪高56.04%(P0.05);大约克猪10 h的TBA含量比长白猪高89.19%(P0.01);品种间糖原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在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值、糖原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乳酸及TBA含量的影响显著;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H值、糖原及TB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的影响极显著,对乳酸含量的影响显著。于4℃冷藏条件下储藏6 d,大约克猪24 h的肌肉pH值比长白猪高6.56%(P0.05);长白猪24、48、72、96、120、144 h的糖原含量分别比大约克猪高84.90%(P0.05)、78.40%(P0.01)、101.87%(P0.05)、83.80%(P0.05)、83.59%(P0.05)、67.25%(P0.01);长白猪72 h的滴水损失、144 h的TBA含量分别比大约克猪高55.70%(P0.05)、141.33%(P0.01);品种间乳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在-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TBA含量的影响显著,对肌肉pH值、解冻失水率、糖原及乳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储存时间对大约克猪肌肉pH值、解冻失水率、糖原及TB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乳酸含量的影响显著。于-20℃冷冻条件下储藏5 d,大约克猪24 h的肌肉pH值比长白猪高5.43%(P0.05);长白猪24、48、72、96、120 h的糖原含量分别比大约克猪高85.08%(P0.05)、108.66%(P0.01)、72.69%(P0.05)、90.31%(P0.01)、70.38%(P0.05);长白猪24、72 h的解冻失水率分别比大约克猪高160.14%(P0.05)、74.32%(P0.05);相同时间点测得的乳酸及TBA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低温保活运输过程中对鲟鱼肌肉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了鲟鱼在0℃运输12h和24 h苏醒后肌肉的总蛋白质含量、总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水分和pH值变化.结果表明:鲟鱼在0℃条件下保活运输12h和24 h恢复常态后,其肌肉中总蛋白质、总脂肪、水分等指标变化很小,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下降趋势.0℃条件下的低温保活运输对鲟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9.
从培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培养基等6个方面对4株石油降解细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每100 mL培养液中接种0.5 mL种液时,Y-4菌株在30~35℃、pH值7.0~7.5、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18 h时产菌量最多,6~24 h为对数生长期;Y-5菌株在35℃、pH值7.3~7.5、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24 h时产菌量最多,10~24 h为对数生长期;Y-7菌株在35~37℃、pH值7.0~7.2、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30 h时产菌量最多,12~30 h为对数生长期;每100 mL培养液中接种1 mL种子液时,Y-12菌株在35℃、pH值7.9~8.1、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36 h时产菌量最多,18~30 h为对数生长期;同时采用4个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表明4个菌株在4种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但在营养条件比较丰富的1#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2#、3#、4#培养基中生长较差,4个菌株中Y-7的产菌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鲤鱼酶解液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及其酶解效果,应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对鲤鱼酶解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4 g/kg,酶解温度5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3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59.2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16 g/kg,酶解温度45℃,pH值8.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44.6 mg/L;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 g/kg,酶解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102.6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由185.91 mg/L增加到779.91 mg/L,增加了76.16%。通过对3种蛋白酶在最佳条件下酶解鲤鱼的比较可知,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