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猪是恒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始终保持在38.7~39.8℃,并主要通过体内产热和散热来保持恒定。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猪能借助物理性调节,维持体温正常,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为等热区。等热区的上限和下  相似文献   

2.
周明 《饲料广角》1993,(4):16-19
高温下,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减小高温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是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着重考察了高温下畜禽的营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饲养措施。一、高温下畜禽营养特点 1、采食量: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临界温度上限时,畜禽的采食量开始下降。日平均25~27℃,泌乳牛和肥育牛对干物质的摄入量减少。20~22℃时,重型猪(70~120千克)的采食量开始下降;而轻型猪在23~29℃时,其采食量才开始下降(NRC,1981)。家禽在环境温度约24~25℃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Beede等,1986)。美国 NRC(1988)测定,每升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苦环境温度超  相似文献   

3.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猪汗腺不发达,同时皮下脂肪较厚,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导致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据相关资料显示,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d时,猪群会出现明显的不适: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种公猪性欲减退、母猪异常发情或不发情,  相似文献   

4.
高温对猪采食量的影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食量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温度对猪的采食量影响较大。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主要方式,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且影响最为明显。作者阐述了温度对猪采食量的调节机制、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实质是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热应激通过改变鸡生理生化反应从而降低其采食量、日增重、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使蛋形变小、蛋壳变薄变脆。  相似文献   

6.
1奶牛对环境的要求1.1体温奶牛的正常体温(CoreBodyTemperature)为38.6℃,也有称38.2℃的,体温的正常变动范围为37.8℃~40.0℃。体表温度通常比核心温度低10℃~20℃。早晨略低,晚上略高。1.2环境温湿度关于奶牛对温度要求的说法很不一致。首先要了解等热区的概念,即在该温度范围内,奶牛不需要通过消耗能量只通过正常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即可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热区的上下限温度值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范围内,又称为奶牛的舒适区,也有称为奶牛的最适温度的。Nass(1989)发现大部分反刍动物的热舒适区为13℃~18℃,而泌乳奶牛的温度适…  相似文献   

7.
产仔舍供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外界环境因素对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内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因素。猪只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但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限度,猪只能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为适中温度区,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高、低临界温度,适中温度区因猪只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不同,成年猪16℃~22℃,哺乳仔猪26℃~35℃,生长育肥猪(25~100kg)16℃~24℃[1]。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哺乳仔猪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冷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在寒冷季节保持产仔舍适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RH)对日增温环境中肉仔鸡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公鸡180只转入人工气候试验舱,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适应期7 d,温度20℃,RH为60%。肉鸡29日龄时,试验RH分别调整到35%、60%和85%,至试验结束。环控舱内温度每天升高2℃,试验期共9 d。肉鸡37日龄时,环控舱舱内温度升高至38℃,试验期间肉鸡自由采食饮水,试验全程不抓鸡,选择非接触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尽量避免肉鸡产生应激。结果表明:肉鸡体核温度(CT)、耳叶温度(ET)、小腿温度(LT)、呼吸频率(RR)、采食量(FI)和饮水量(DW)均存在拐点温度(IPt)。首先变化的是LT,其产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是24.6~25.1℃,之后是ET和CT,发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分别是25.0~25.1℃和25.5~26.4℃。RR存在2个IPt(IPt1和IPt2),温度范围分别是25.5~27.2℃和32.5~33.3℃。环境温度大于IPt1值时,RR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环境温度大于IPt2值,RR随温度升高而下降。FI、DW发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分别为27.1~29.3℃和29.2~29.5℃,环境温度大于IPt值后,FI和DW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湿组FI的IPt值显著高于低湿组和中湿组(P0.05),高湿组死亡率(MR)的IPt2值显著小于低湿组和中湿组(P0.05),高湿组CT、ET、LT、RR、FI和DW的IPt值小于中湿组和低湿组,RH对ET、LT、RR和DW模型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环境温度对肉仔鸡生理指标影响较大,RH影响较小。FI下降和CT升高的IPt值可被认为是上限临界温度,4~5周龄肉仔公鸡CT上限临界温度为25.5~26.4℃;RR开始升高和FI开始下降的上限临界温度分别为25.5~27.2℃和27.1~29.2℃;死亡的上限临界温度在为32.7~33.5℃。肉仔鸡死亡时CT高出常数值4.6~5.1℃。4~5周龄肉仔公鸡不同生理指标有着不同的上限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9.
环境温度对肉牛肥育效果的影响及肉牛最佳经济利用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环境温度对肉牛肥育效果的影响北方地区的肉牛品种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强,而对炎热气候的适应能力差;相反,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肉牛品种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差。但各个肉牛品种对温度的适应有一定的限度,气温过高、过低对肉牛肥育均不利。1.1肉牛的最低临界温度最低临界温度是指在此环境温度时,肉牛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才能维持其体温恒定。低于此温度点即为寒冷区,牛会产生冷应激行为。肉牛的最低临界温度,初生犊牛9℃,1月龄牛0℃,成年母牛(维持需要)-21℃。1.2环境温度对肉牛采食量的影响一般牛任意采食量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采食…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对猪热应激时脾脏中IFN-γIL-4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是指当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等热区中舒适区上限临界温度时,动物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应答的总和[1]。猪热应激时,通过改变自身的各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实现对高热环境的适应,必然会导致其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的下降[2]。目前国内外对热应激的研究多集中在热休克蛋白(HSPs)上[3],  相似文献   

11.
正加拿大普雷里养猪中心(Prairie Swine Centre)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猪舍中的温度较低时母猪也能通过群体行为保持舒适。限位栏饲养条件下,若温度降低到LCT(当前公布的较低临界温度,15℃)以下,母猪将需要额外的饲料供应以维持机体需要与增重。而群养母猪可通过群体行为去适应低于LCT值的环境,而不需要额外的饲料供应,这样可显著降低加热和通风的能耗成本。那么,母猪群养条件下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抗热应激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的最适环境温度为5~2 2℃(Sharma等,1 9 88)。当奶牛处于超过上限临界温度(2 5℃)时,呼吸加快,出汗增多,饮水增加,采食量下降,伴随着Na 、K 、HCO- 3丢失增多(Berman等,1 9 85) ,产奶量下降(Collier等,1 982 ;Sharma等,1 9 88) ,血清总蛋白含量下降(McNabb等,1 974)。为  相似文献   

13.
奶牛起源于欧洲牛种,具有耐寒喂热的特性,尤其荷斯坦牛耐热性更差。对荷斯坦牛来说,理想的环境温度为5~25℃。在该温度范围内,且温湿指数(THI)低于72,奶牛可达预期的最佳生产性能。如果环境极端温度超过舒适区域的界限(临界温度的上限或下限),则需通过调整基础代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疾病因素、气温变化以及吞食异物等,需要加强管理,提供全价饲料,合适的环境温度,定期消毒,打扫卫生,找到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猪采食量是限制其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猪采食量已逐渐成为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1猪采食量异常的原因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且强弱程度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均会影响猪群的健康成长。除了疾病因素外,气温变化以及吞食异物等均会  相似文献   

15.
生长猪对环境气温的反应猪是温血动物 ,它们能适应其所处的气候环境而维持自身的体温。幼猪 (<3 0千克 )的最适气温为 2 2~2 4℃ ,其后大部分生长育肥阶段中的最适气温为 2 0~2 2℃ (Noblet等 ,2 0 0 0 )。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 ,生长猪会在气温低于最适温度时增加采食量 ,而在气温高于最适温度时降低其采食量。低温下的高采食量能使猪保持体重增长 ,而在高温下则猪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 (见表 6和表 7)。饲料报酬在低温下会降低 ,而在高温下并不明显下降。 表 6 环境温度对体重 1 3~ 3 0千克自由采食猪采食量、生长、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度对猪采食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环境温度对猪采食量的影响。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且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猪生产正在从农户散养的传统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化,而不良的生产环境已成为制约目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猪育肥生产过程中,轻视环境因素影响的现象很突出。1环境对猪生长的影响1.1温度影响1.1.1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可用下式计算:T=-0.06W+26。如体重20kg仔猪的适宜温度为T=-0.06×20+26=24.8℃。1.1.2低温的影响猪在低温下会增加体温热量消耗,增加采食量。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2g,饲料多消耗20~30g。如一头…  相似文献   

18.
冷应激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环境显著改变猪的体组织的组成、代谢和生产性能,使之有别于适温区和热应激。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季节漫长,猪舍一般都缺乏加温设备或保温不足,致使猪群或长或短地处于冷应激状态。养猪生产者应该了解冷应激对猪群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应对低温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害。为此,本文对研究相对少见的低温对猪群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综述。临界温度是指适温区的下限。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猪处于冷应激状态。因为部分摄食被用于产热来调节体温,所以,低温条件下养猪生产不能优化。此外,在冷应激情况下,猪群可能还要面对更多的健康问题。下表给出…  相似文献   

19.
<正>1温度和湿度不同体重的猪要求最适宜的温度不一样,体重11~45千克为21℃,体重45~90千克,舍温18℃最适宜,而体重135~160千克的猪,舍温16℃最适宜。当温度过高时,可采用搭凉棚、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等措施,提高猪的日增重。当温度过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提高温度。下限临界温度(℃)和上限临界温度(℃)分别为新生仔猪为36.0,37.7;哺乳仔猪30.0,36;断奶仔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环境对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生长育肥期采食量、采食时间等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FIRE测定站的998 195条采食记录为基础,使用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圈舍温度和湿度。采用R 3.5.1软件统计猪群昼夜采食节律,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温湿度水平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差异,并尝试建立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实际采食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猪的采食行为呈昼夜节律变化,受日温度变化影响;当环境温度在20~24℃,温湿指数(THI)在66~71时,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均较低;当环境温度超过25℃,THI超过74时,FCR最高可提高13.98%,RFI最高可提高182.92%。综上可知,在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当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THI在65~70时,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的采食量较高,FCR和RFI较低,饲料效率较高。THI可作为监测生长公猪热应激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