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镉在土壤中吸持等温线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重金属镉在黄绵土、黑垆土、娄土、黄褐土、黄棕壤、黄壤和渭河砂土上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镉吸持能力为石灰性土壤〉砂土〉酸性土壤,黄棕壤显著大于黄壤。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镉在土壤中吸持的最佳模型为Henry模型。黄壤Cd^2+吸持过程为放热反应,黄棕壤的热效应不明显,其余土壤为吸热反应;pH对Cd^2+吸持有显著影响,是这3类土壤吸持Cd^2+能力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粘粒对镉吸持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温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几种土壤对Cu^2+的吸持(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持量、净吸持量、解吸量都随铜标准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浓度的Cu^2+标准液中,酸性的硅铝质黄壤、棕壤的净吸持量约是强酸性的第四纪红色黏土、黄壤的250%,碱性的菜国土、石灰土的净吸持量约是第四纪红色黏土、黄壤的300%-650%;结合使用等温吸持曲线与解吸率,能够很好地描述土壤对Cu^2+的吸持(附)特性;土壤对Cu^2+的吸持可用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及Temkin模型加以描述;最大吸持量与pH值、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非晶质铁含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4种土壤(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中树莓的株高及根、茎、叶的生长量,计算其生物量,分析树莓最佳种植土壤。结果表明:在树莓生长和生物量方面,水稻土和黄棕壤无显著差异,紫色土和黄壤无显著差异,但水稻土、黄棕壤同紫色土、黄壤存在显著差异。黄棕壤、水稻土是较适合种植树莓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4.
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淋溶土纲,铁铝土纲,初育土纲3个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石灰土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8个亚类,并对保护区土壤生态的脆弱性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国代表性土壤中的黑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灰钙土、潮土和水稻土等12个土类的57个土壤样品为建模对象,以0.1 mol/L HC1提取的Cu、Cd含量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含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统计模型,并选取南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周边的蔬菜-土壤样品为模型验证对象,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权重离子冲量的形式可同时表征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lgwI植物=0.995 lgwI土+0.153 lgP速效+0.084lgSOM-0.058pH-0.365(r=0.875,F=42.570,n=57,P<0.001),即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态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独立于模型的土壤-蔬菜样品中Cu、Cd含量的实测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64,n=75,P<0.001),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镉活度模型与控制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红壤和赤红壤进行不同酸碱条件下镉平衡吸附-解吸测定分析,确定了这4类土壤镉元素吸附-解吸的特征曲线,验证了个体土壤中镉元素容量,强度与土壤酸碱度的基本关系;应用阳离子交换原理,综合土壤镉吸附,土壤pH值和沉淀作用对土壤镉活度的效应,提出了土壤镉元素吸附控制相理论,并建立了土壤镉元素容量-强度相关性复合模型,在模型中将土壤镉的活度区域分为容量控制相,吸  相似文献   

7.
共存阳离子对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我国 4种典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棕壤和暗棕壤在伴随阳离子分别为 Na+、 Ca2+、 Zn2+时对 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溶质或复合离子体系下,土壤对 Cu2+的吸附等温线都可用 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 Cu2+的吸附结合能( K)在 Na+体系下为砖红壤 > 赤红壤 > 黄棕壤 > 暗棕壤,说明 4种土壤对 Cu2+吸附的亲和力依次减弱,但 Ca2+共存时使土壤对 Cu2+的吸附结合能明显增大,说明 Ca2+可使土壤对 Cu2+专性吸附增强; Na+共存时不影响土壤对 Cu2+的吸附,而 Ca2+、 Zn2+共存时可使土壤对 Cu2+的最大吸附量( Xm)平均分别降低 14.5%和 33.6%,且降低的程度为暗棕壤和黄棕壤 > 赤红壤 > 砖红壤, Cu2+、 Zn2+、 Ca2+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8.
土壤pH值对烟草根茎部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咸丰烟区8个烟草站所辖的38个植烟村80份土壤样品pH值和烟草根茎部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咸丰烟区土壤整体呈酸性,pH值<5.6的样本比例高达62.5%;土壤pH值与烟株是否发生根茎部病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酸性土壤样本所占比例较高,未发病烟田为48.78%,发病烟田达69.23%;强酸性(pH值<4.4)、中性和碱性土壤(pH值>6.5)有利于抑制根茎部病害的发生;山地土抗根茎病能力最强,样本无病率达100%,各类型土壤抗病性大小依次为:山地土>黄沙质棕壤>黄壤>沙质棕壤>水稻土,除山地土外其他各类型土壤样本根黑腐病的发病率均较高,均超过85%,其中黄沙质棕壤和水稻土发病率达到100%;青枯病在黄沙质棕壤发病最严重,发病率达到100%,沙质棕壤发病率80%,黄壤发病率不到60%,山地土发病轻微.  相似文献   

9.
以亚热带的棕红壤和黄棕壤为装柱材料,用铁锰混合溶液(0~0.04 mol· L-1)淋溶土柱,研究铁锰在土壤中的淀积特征,并用等温吸附法研究其对Pb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柱淋溶后,各处理中棕红壤淀积的锰含量比黄棕壤的低0.24~1.17 mg·g-1,各处理土壤表面淀积的游离铁和非晶质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锰氧化物.经铁锰溶液淋溶而形成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比未淋溶的土壤高,最大增加量可达33.07 mmol· kg-1,可见铁锰淀积能显著提高土壤对Pb2+、Cd2+的吸附能力.土柱上层(装柱5cm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大于土柱下层(装柱25 cm处)样品,最大差值可达到16.22 mmol·kg-1.两种土壤对pb2+的吸附量是对Cd2+的8~15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淹水环境下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为生物炭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外源Cd添加到黄壤、红壤性水稻土和棕壤中,分别设置对照和添加5%(W/W)生物炭处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淹水条件下生物炭对不同土壤中Cd钝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 淹水初期(1 d),与对照相比生...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南地区几种地带性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pH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改进的Schofield法、盐滴定法等方法研究测定了我国中南地区5种不同地带性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pH条件下,土壤负电荷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正电荷量呈递增趋势,与供试土壤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组成及含量有关;2)砖红壤中负电荷以可变负电荷为主,棕红壤和红壤既有较大数量的可变负电荷,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永久负电荷,黄褐土和黄棕壤负电荷量随pH的变化较小;3)供试土壤的PZC从北到南逐渐升高,砖红壤的PZNC为4.2,其它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不存在PZNC。  相似文献   

13.
张珩  张增强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10):176-183
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7种土壤(陕西杨凌 土 娄 土表层、陕西杨凌 土 娄 土粘化层、重庆忠县黄壤表层、湖北十堰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水稻土及辽宁抚顺棕壤表层)存在下,对Fe0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并考察土壤性质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Fe0还原硝酸盐的影响不同,以汉中水稻土和抚顺棕壤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除汉中水稻土外,其他土壤灭菌处理对Fe0还原硝酸盐影响不大;不同初始pH对土壤存在下Fe0还原地下水中硝酸盐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初始pH为3.0和4.0条件下,不同土壤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明显,此时pH为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反应进行5 h就基本结束,随着初始pH的不断升高,在pH为5.0和6.0的条件下,不同土壤间促进作用的差异性渐渐显现出来。陕西汉中水稻土和辽宁抚顺棕壤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促进作用;土壤中的反硝化微生物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对硝酸盐的还原有促进作用;不同初始pH对于土壤 Fe0体系具有影响,初始pH越小,还原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相似文献   

15.
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斌  赵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39-8142
[目的]了解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为紫色水稻土中镉的归趋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试验,用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考察吸附能力和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3种土壤对镉吸附量均随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能力以石灰性土最高,酸性与中性土相近,且吸附等温线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3种土壤镉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石灰性土的解吸率最低,而酸性和中性土的解吸率均高于50%。吸附能力与土壤性质有明显关系,其中pH为重要因素,非晶质铁锰氧化物和黏粒等对土壤镉吸附解吸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3种土壤中,石灰性土壤对镉的固持和缓冲能力最强,而外源镉进入酸性和中性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较高。土壤性质对镉的吸附和固定有重要影响,其中pH为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二郎山森林土壤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郎山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是东、西部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其东、西坡土壤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东坡以黄壤为基带,向上依次是黄棕壤、棕壤、酸性棕壤或暗棕壤;西坡以黄褐土为基带,向上依次是棕壤、暗棕壤等。两坡土壤殊途同归,最后在山脊汇为漂灰土。文中简述了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特征和特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60个随机抽样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铅含量高低不一,铅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潮土>黄棕壤,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铅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8.
黄棕壤中活性有机碳对Cu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酸酸化法来去除4种不同利用方式黄棕壤的活性有机碳(AOC),得到相对稳定的有机碳土壤,用于研究去除活性有机碳前后对Cu2+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去除有机碳前后,对Cu2+吸附量与平衡液浓度的关系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其拟合都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去除AOC后,黄棕壤各层次对Cu2+的最大吸附量明显降低,是原土Cu2+最大吸附量的10%~30%.盐酸酸化法对4种不同利用方式的黄棕壤有机碳的去除率为30%~75%,对Cu2+吸附的减少率为54%~86%.去除活性有机碳前后,有机碳含量与对Cu2+的吸附量都呈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有机碳的去除率与对Cu2+吸附的减少率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森林土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由于分布范围广,成土因素各异,因而又是一个庞大的土壤系列,其中包括发育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土类。在中国,主要有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以及褐土等。本文主要进行森林土壤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研究天宝山垂直带土壤的PZC和PZNC值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棕壤、暗黄棕壤、山地棕壤的PZC分别为2.2—3.2,3.8—4.0,3.70—4.0;它们的PZNC分别为<2.1,2.2—2.4,2.5—2.8。土壤PZC、PZNC值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2)供试土壤PZC与土壤无定形铝、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无显著相关。3)有机质可通过阻碍铝(铁)氧化物的老化,增大其活性表面来提高土壤PZC;但有机质含量过高时,土壤PZC降低。4)就供试山地垂直系列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特异性与Uehara和Gillman的理论模式相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