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两栋长145 m,跨度5.4 m的双坡式有窗封闭舍内,采用三层笼养方式分别饲养700只235日龄的艾维茵肉种鸡,将其中采用轴流式风机加湿帘纵向通风系统的一栋鸡舍作为试验组,而将另一栋采用窗户自然通风的鸡舍作为对照组,于夏季进行为期15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舍内温度在1 d内明显不同,且舍外温度越高,试验组的舍内降温效果越好,相应地,试验组也减轻了肉种鸡的夏季热应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血清学平板凝集法检测白羽肉种鸡鸡毒支原体抗体水平,通过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分析泰万菌素对白羽肉种鸡鸡毒支原体病的防控效果。试验设置两栋规模和日龄相同的白羽肉种鸡舍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泰万菌素给药前1d及停药后1d随机抽取50只鸡,对照组同批次于另一鸡舍随机抽取50只鸡,由翅中静脉采全血后分离血清;采用血清平板凝集法检测样品中血清鸡毒支原体抗体水平,计算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试验组给药前鸡毒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4%,给药后为34%;对照组给药前鸡毒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给药后为38%。白羽肉种鸡给药泰万菌素后,能明显降低血清中鸡毒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反映出泰万菌素对肉种鸡鸡毒支原体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夏季热应激的影响,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本试验以10栋鸡舍饲养的海兰褐壳父母代蛋用种鸡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栋鸡舍中的蛋用种鸡作为试验组,在饮水中按1∶3000的比例添加“雅士勇”,另外5栋鸡舍中的蛋用种鸡作为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雅士勇”。结果表明:⑴饮水中添加“雅士勇”对种蛋的活胚率和死胎率没有显著影响(P> 0.05),但是活胚率有升高的趋势;⑵饮水中添加“雅士勇”极显著提高了种蛋的受精率(P <0.01)。  相似文献   

4.
夏季高温期间,种鸡生产性能下降,除了采取加强鸡舍通风降温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外,适当地添加一些抗应激添加剂必不可少。本试验在鸡饮用水中添加0.1%碳酸氢钠,以期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1材料与方法1.1选取30周龄AA父母代肉种鸡分二幢鸡舍饲养,一幢为试验组...  相似文献   

5.
1加强种鸡管理1.1防暑降温夏季可将种鸡舍屋顶、四周墙壁涂成白色,或在屋顶加盖秸秆,洒上凉水,阻止大量热量被吸入舍内;在种鸡舍的朝阳面搭凉棚、种植爬蔓植物遮荫,阻挡阳光直射入舍;在种鸡舍纵向通风的进风口处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水冷却后进入鸡舍,有效地降低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肉用种鸡脂肪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治疗肉用种鸡脂肪肝龚宏智(陕西眉县家畜繁育改良站722303)一、眉县肉禽公司种鸡场第一栋鸡舍,舍内高棚饲养宝星向用种鸡1150只,于1988年8月19日,死亡鸡数突然猛增达8只,经解剖:其中3只肝破裂,腹腔有凝血块;4只肝肿大,边缘增厚,质脆弱...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下旬,我县孙庄镇谢庄村某种鸡场所饲养的7周龄肉种鸡出现零星死亡。该场本批鸡共进8000套,分2栋鸡舍平养,舍间相距22米,东西走向饲养面积为750m2的两栋鸡舍各养4000套,鸡舍设计为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某鸡场饲养的9500套肉种鸡,采用两高一低饲养方式,分别平均饲养在两栋鸡舍内,使用自配料。28周龄时一栋鸡舍产蛋率达到78.5%,产蛋上升正常;而另一栋鸡  相似文献   

9.
由鹑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鸡溃疡性肠炎国内发生的报道甚少,1995年我们在一群种鸡群中发现此病,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是新建的父母代肉种鸡场,鸡舍为全封闭.人工光照,纵向通风,高速自动料线,舍内采用一高一低散养,综合饲养设备较为先进。1995年5月引进艾维茵父母代种鸡5044套,分别饲养在两栋条件完全相同的鸡舍。在整个育雏及育成阶段,种鸡生长发育良好,周淘汰和死亡率在0.1%左右,并按照该种鸡生产特性和要求于24同龄见蛋。176日龄清晨时,突然发现死鸡12只,至26周龄末,共死亡49只。死亡多发生于夜晚,速度快,一般看…  相似文献   

10.
张泽樘  詹勋  吴银宝  罗庆斌 《中国家禽》2012,34(3):18-20,24
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的肉种鸡舍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分别对该鸡舍的气温、气湿、风速等温热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用以评价该鸡舍采用的湿帘通风系统对鸡舍内温热环境因子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夏季采用湿帘通风系统的鸡舍平均舍温比舍外气温低3~4℃,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夏季采用湿帘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舍温,主要表现为前端降温效果明显,后部降温效果有所下降;中间比两侧的降温效果好。表明夏季采用湿帘通风系统对种鸡舍内的温热环境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880羽21日龄岭南三黄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对照组在传统的固定鸡舍内饲养,试验组在迁移式鸡舍组内饲养。旨在研究迁移式鸡舍对肉鸡生长性能及空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迁移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8.05 g和27.84 g(P>0.05),饲料增重比分别为3.10和3.13(P>0.05)。在舍内空气环境指标方面,迁移式、传统鸡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22、9.96℃;隔日测定氨气浓度分别平均为2.98、2.70μg/mL,均未超过规定的安全浓度(5~20μg/mL)。因此迁移式鸡舍能够替代传统的固定鸡合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观察了利用秸秆覆盖对鸡舍氨气排放以及舍内环境恶臭影响效果.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为实验室模拟,试验二为鸡舍现场测试.试验一分为11个组,鸡粪为对照组,另外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秸秆材料覆盖鸡粪表面作为处理组,定期测定鸡粪氨气质量浓度,连续6d.结果表明,采用秸秆材料覆盖后各组氨气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尤其在覆盖初期.从全程来看,经过覆盖后氨气质量浓度始终保持在26mg/m3以下的组为麦秸末组,其次为玉米秸秆末组等.试验二选择在两栋建筑类型一致的肉鸡舍进行,网上平养,每舍3900只9日龄肉鸡.试验鸡舍网下地面采用不清粪、每两天覆盖一薄层玉米秸秆方式,而对照组鸡舍采用每两天清一次粪、不覆盖方式,试验开始两舍环境温度保持在33~35℃,之后连续对比测定环境指标9 d.结果表明,单独秸秆覆盖第1~4天试验鸡舍NH3和CO2质量浓度总体趋势低于对照组鸡舍(P>0.05);第5天开始利用秸秆覆盖并且辅助喷洒微生态茵液,试验组鸡舍NH3和CO2质量浓度与对照组鸡舍相比差异仍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国家规定的26mg/m3标准.说明现场采用秸秆覆盖鸡粪方式来减少鸡舍氨气排放和环境影响效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选取50日龄左右健康短毛家猫20只,分为2组,每组10只,一组饲喂商品猫粮,另一组饲喂鸡肝,研究饲喂鸡肝对幼猫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鸡肝可对幼猫的骨代谢产生明显影响,如显著降低血清钙(Ca)、骨钙素(BGP)和25OHD3含量;同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和降钙素(CT)含量显著升高。鸡肝组幼猫在饲喂到50d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显著升高,但在饲喂到85d时显著降低。在饲喂到90d时,鸡肝组幼猫股骨长度极显著低于猫粮组(P<0.01)。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生物气溶胶评价鸡舍除尘间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除尘间对鸡场环境的改善状况,试验以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标记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建立微生物气溶胶传播模型。利用自然沉降法在场区内均匀设置112个采样位点,每个采样位点均进行3次重复收集,以探究除尘间对环境的改善状况。结果显示:试验舍或对照舍散发出的标记菌,均可在场区70%左右布点位置收集到,其中60.94%的布点位置可收集到的标记菌菌落数,试验舍高于对照舍。除尘间内可收集到的平均标记菌菌落数高出对照舍相应位置303.82%(P<0.05)。综合结果,除尘间对舍内排出微生物气溶胶有蓄积作用,便于集中处理,建议在除尘间内加装独立喷淋降尘系统,更有效地减少微生物气溶胶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鸡舍综合环境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确定其权重值,使鸡舍综合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易县某鸡舍的13项环境指标与舍内肉鸡生长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并使用灰色关联度改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结果 表明:对该鸡舍综合环境影响较大的前5个影响因子为舍外风速、湿度、温度、舍外温度、NH...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研究用阿胶复合中药制剂对817系雏鸡免疫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7日龄的雏鸡8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立健康鸡对照组。实验组每日添加中药复合制剂10ml。两组分别于14天、21天、28天进行屠宰前空腹体重、免疫器官的比重以及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指数的检测,测定了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该试验研究的中药复合制剂可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有效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实验组红细胞花环率显著提高,该复合制剂对脾脏有促进作用,对胸腺、法氏囊先抑制后促进。血液中常规指标如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等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10日龄芦花鸡、黄鸡和麻鸡胸肌中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FABP基因在3种优质肉鸡胸肌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其中麻鸡胸肌中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比芦花鸡和黄鸡小174.8%,170.07%(P〈0.05),而芦花鸡与黄鸡差异不显著(P〉0.05)。这为进一步研究3种肉鸡的肌肉品质和脂肪性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型氟苯尼考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为模型,研究了不同剂型氟苯尼考的疗效。15日龄AA鸡随机分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均肌肉注射大肠杆菌(O78)肉汤培养物诱发大肠杆菌病。氟苯尼考预混剂(100 mg/kg拌料)、可溶性粉(100 mg/L饮水)和注射剂(20mg/kg肌注)分别于攻毒前24 h、攻毒同时及攻毒后4 h给药。主要以各组动物存活数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表明,氟苯尼考预混剂、可溶性粉和注射剂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率分别为70%、90%和9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73.3%,试验各组之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提示氟苯尼考饮水剂和注射剂可有效控制重症大肠杆菌病,预混剂可作为预防用药或用于治疗早期轻度感染。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只1日龄健康的蛋鸡,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T组)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提取物20mg/kg,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于10、15、22、29、37日龄取材,制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显微成像系统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结果显示,随着日龄(15~37日龄)的增长,T组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肌层厚度和V/C值都有低于C组蛋鸡的趋势。结果说明,20mg/kg的大豆异黄酮提取物的添加量对蛋鸡的小肠肠道黏膜结构有负面影响,不利于蛋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消毒剂对规模化鸡场的消毒效果,采用有限稀释法和茵悬混合液定量杀菌试验分别测定50 g/L苯扎溴铵(A)、20 mL/L戊二醛溶液(B)、100 g/L聚维酮碘(C)、100 g/L癸甲溴铵(D)和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E)5种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茵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灭对数值;采用带鸡消毒试验对5种消毒剂进行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