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及室内盆栽培养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3种玉米幼苗的若干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此3种玉米的抗酸性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3种玉米幼苗的生长均受抑制,且强度越强,抑制作用越明显,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随模拟酸雨酸性的增强而下降,3种供试品种中吉单522抗酸性最强,其次是尹单2,黑301最弱.  相似文献   

2.
王文彦 《吉林农业科学》2020,45(1):21-24,78
以中性溶液(pH=7.0)为对照,研究了pH值为1.0、2.0、3.0、4.0、5.0和6.0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pH值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pH值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弱酸(pH=5.0和pH=6.0)条件下玉米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和生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玉米幼苗苗长、苗干重、苗干物质分配和根长、根干重、根干物质分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出一定的耐酸性;在pH值低于5.0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严重受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pH值为1.0时,玉米种子失去活性而完全没有萌发;玉米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呈增加趋势,根系活力(TTC)随pH值的降低呈降低趋势,说明模拟酸雨降低了玉米种子的根系活力。不同pH值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影响较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护酶(SOD、POD、CAT)和非保护酶(PPO、PAL)活性随酸性的增强呈降低趋势。综合分析认为,玉米种子萌发对pH值模拟酸雨胁迫下的临界值和极限值为3.0~4.0。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酸雨与重金属镉复合胁迫对作物(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进行了不同强度酸雨单一处理(酸雨pH分别为5、4、3、2)和不同强度酸雨(酸雨pH分别为5、4、3、2)与5 mg·kg-1 Cd2+的复合处理两个试验系列。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根长、株质量、根质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其各自空白对照(pH=6.5)相比,随酸雨强度的增大,单一及复合胁迫均导致玉米种子萌发率降低;而幼苗株高、根长和植株鲜质量则呈先促后抑的趋势。单一和复合胁迫酸雨强度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3和4。两种胁迫SOD、POD活性均先升后降,单一和复合胁迫酸雨强度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3和4;CAT、GST活性单一胁迫下表现为持续上升,复合胁迫下则先升后降,pH值等于3为其敏感点。两种胁迫的叶绿素含量均先升后降,单一和复合胁迫敏感点分别为pH值等于4和5。酸雨单一胁迫及其与重金属镉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均随酸雨强度的升高表现为双阶段性:低强度促进、高强度抑制。与同强度酸雨单一处理相比,Cd2+的存在,加大了酸雨单独存在时对玉米幼苗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根部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试材,研究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根际土壤若干肥力因素、氮素生理类群细菌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强,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则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模拟酸雨能抑制氮素生理类群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随着酸度的增加,蔗糖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而脲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5.
酸雨是导致林地土壤酸化、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模拟酸雨淋洗桉树与红锥凋落叶,分析其养分释放及pH值变化情况,探讨2个树种对酸雨的缓冲作用.设置pH值为3.0、4.0、5.0等3个模拟酸雨等级,以pH值为6.0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处理下,桉树与红锥凋落叶养分释放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凋落叶养分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淋洗液养分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降低;红锥凋落叶养分含量低于桉,淋洗液养分含量都高于桉,相对滞留率和下降率表现为桉树>红锥;红锥凋落叶淋洗液pH值增加值大于桉.因此,红锥凋落叶养分释放受酸雨抑制作用较小,在酸雨pH值为4.0、5.0时,红锥凋落叶对酸雨的缓冲作用比桉树强,当pH值为3.0时,2个树种凋落叶对酸雨均没有明显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理与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若干生理指标及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强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了抑制,玉米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却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模拟酸雨引起玉米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降低,酸雨处理结束后,植物叶片质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峰值多出现在72h左右,各处理间仅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幼苗对酸雨胁迫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pH值的酸雨胁迫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幼苗部分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酸雨pH值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逐渐下降,与酸雨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81及0.979;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则逐渐增加,与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92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寒地不同玉米(Zea maysL.)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性.[方法]以14份寒地玉米品种为试材,在萌芽期及幼苗期对耐低温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低温下(5 ~ 15℃),随着温度降低参试品种的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各玉米品种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其中,泽玉16、绥玉19的变化最明显;各玉米品种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其中,久龙2、南北4、泽玉16、绥玉19的变化最明显;南北4、哲单37、海玉5的相对生长速率最高.[结论]南北4、海玉5、哲单37为苗期耐低温型玉米品种;垦玉7、绥玉19、唐玉15、绥玉1、德美亚1、久龙2、蠡玉18为苗期中间型玉米品种;甘玉1、克单8、泽玉16、吉单522为苗期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水培法分别探究了酸雨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以及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pH值3.0)的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理机能受影响,导致幼苗保护酶系统中SOD、CAT活性减弱,POD活性增强;叶片分别喷施30 mg/L铈、20 mg/L镧减轻了酸雨胁迫对幼苗产生的不良影响,CAT、SOD活性提高.这表明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铈所起的防护效果优于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崔兴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77-7678
[目的]研究酸雨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不同植物抗酸性程度,为评价酸雨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H值2.0、2.5、3.0、3.5、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研究小麦、玉米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pH值2.0时,小麦发芽率为0,玉米发芽率为47.62%。在pH值2.5~5.0范围内,二者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但与各自对照比较,在pH值3.0~4.0范围内,小麦的发芽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3.00%、6.98%、2.85%,降低程度大于玉米的9.91%、4.00%、1.97%;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均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在pH值3.0~5.0范围内,小麦芽、根最大抑制指数分别是34.84%,87.36%,抑制程度大于玉米的抑制指数28.15%、80.26%。[结论]酸雨胁迫条件下,玉米各项指标的变幅均低于小麦,表明玉米种子的萌发抗酸雨胁迫的能力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酸雨污染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为了解转变对我国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试验对象,研究模拟硫酸型酸雨(SAR)、硝酸型酸雨(NAR)及混合型酸雨(MAR)对山核桃的生理特征影响。试验测定了山核桃在不同酸雨类型下,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反应参数在pH值为5.6,4.0,2.5时的数据。结果表明:SAR处理下,山核桃的株高、基径在pH 5.6时高于另两个梯度,NAR处理下,生长量的大小为pH 5.6处理MAR>SAR,有显著差异,但三种酸雨类型各梯度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三种酸雨对山核桃的光合作用都产生抑制,净光合速率在pH 2.5处理下小于pH 56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都表现为MAR相似文献   

12.
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栋  潘远智  邓仕槐  尚鹤  王芳  陈睿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191-3198
 【目的】探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茶梅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4种不同pH(2.0、3.0、4.0、5.6)的模拟酸雨对茶梅(Camellia sasanqua)叶片膜损伤、MD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Chl)含量以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不同pH酸雨胁迫下,茶梅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SOD、CAT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H 4.0的酸雨处理SOD及CAT活性最大;pH 3.0处理的POD活性最大;Chl含量随酸雨pH的降低而降低,但降到pH 2.0时突然增加,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水平;Pn、Gs及Tr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Ls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茶梅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pH 3.0大致可以认为是酸雨对茶梅造成隐形伤害的阀值,因此,可以作为酸雨灾害严重地区园林绿化及植被构建的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和Zn对四季豆根与叶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和Zn复合污染对四季豆根、叶活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的复合使四季豆根、叶MDA含量大于这二者中任何一种的单一污染。相同酸雨下,MDA的含量随着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MDA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四季豆被酸雨和Zn污染的状况。当酸雨强度和Zn浓度增加时,四季豆根、叶S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但酸雨和Zn的胁迫,使四季豆叶中POD的活性呈增加的趋势,根系POD的活性则先增加后下降,说明同一种作物不同的部分对酸雨和Zn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酸雨与Zn(30、400 mg/kg)、Cd(1、15 mg/kg)单独或复合胁迫对绞股蓝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酸度和重金属(Zn或Cd)浓度的增加,绞股蓝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重金属(Zn或Cd)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高酸度的酸雨与高浓度的Zn-Cd复合胁迫对绞股蓝各抗性生理指标的效应大于这3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不管酸雨酸度强弱,低浓度的Zn-Cd复合胁迫对绞股蓝各抗性生理指标的效应小于Zn、Cd单因素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缪勇  邵正飞 《农学学报》2014,4(12):33-37
为有效地实施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 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螟性强弱亦不相同。在玉米心叶期,‘中农大311’、‘中科11’、‘登海3 号’、‘东单80’、‘蠡玉16’、‘郑单23’、‘济单8号’、‘滑玉13’等8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在玉米穗期,‘浚单20’、‘齐单1号’、‘中科4号’、‘农大108’、‘鲁单6018’等5 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心叶期和穗期的综合抗螟性较强的10 个玉米品种排序为‘中农大311’、‘中科4号’、‘济单8号’、‘郑单23’、‘郑单958’、‘齐单1号’、‘中迪985’、‘农大108’、‘蠡玉16’、‘登海3号’。  相似文献   

16.
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强度模拟酸雨对6年生东魁杨梅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胁迫加剧,叶片可见伤害症状严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显著降低,光系统I(IPSII)的潜在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细胞质膜透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从而抑制杨梅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