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提供可行性技术指导,稳健推进虾稻连作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鄱阳湖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稻田二化螟生活习性及越冬寄主、发生及防治现状、秋末冬前田间灌水养虾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生活的影响等情况,开展系统调查.[结果]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二化螟已呈现重发爆发态势,安...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治虫防病策略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盐城市稻、麦主产区一般每年稻、麦两熟连作,粳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九成以上,小麦种植面积占麦子的八成以上。自1998年在东台查见水稻条纹叶枯病以来,该病在本市发生逐年加重,不仅在水稻上近2年连续特大流行,而且在小麦上也呈发展之势。2005年全市已有1/3的小麦田普遍发生条纹叶枯病。它已成为本市粮食生产的巨大威胁。1水稻条纹叶枯病加重发生的主导原因适宜的农田生态环境,特别是循环不断的寄主植物链,是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1)稻、麦种植面积扩大和田园禾本科杂草丛生,形成了面广…  相似文献   

3.
稻瘿蚊是水稻生产厂一种毁灭性害虫。我区自1993年首先在广昌县头陵镇发生,以后此虫每年以12~16knl的速度扩散,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至l业7年该县中、晚稻稻楼蚊暴发,全县13个乡镇发生危害.面积达300川。11’。并波及到南丰公估V中和、治村三岁零星发生。1998年稻港效力我区广吕、南丰二县各乡镇及宜黄、乐安二县6科叱方大发生。发生总面积为7325.仆。。。’u是近十余年单种病工发生范围最广、受害面积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一年。目前,稻梁蚊扩散北限已达27”2()’N、为有效控制稻促蚊在我区发生,我们对稻级蚊在本地区发生原因、治理…  相似文献   

4.
稻虾连作养殖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小龙虾养殖经济效益。加强生态防控包括延迟播种、增加种植密度、提早收获并适当降低水稻产量;生态防控方针主要是加强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措施从源头控制水稻病虫害的越冬,减少虫害越冬基数,降低水稻病害的危害,达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虾稻连作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模式,由于此模式经济效益突显,种养规模迅速扩大,无害化生产尤显重要。本文研究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下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噁草酮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稻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  沈浩宇  强胜 《植物保护学报》2016,43(6):1033-1040
为确立噁草酮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稻的施用技术,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比较了噁草酮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对栽培稻的安全性及对杂草稻的防效,并在大田中比较了不同直播方式下其对杂草稻的防效及栽培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条件下,噁草酮对栽培稻的药害最低,但对杂草稻的防效也较差;饱和水分条件下对杂草稻防效较好,150 g(a.i.)/hm~2时其出苗率和鲜重的抑制率达89.61%和61.87%,超过450 g(a.i.)/hm~2时完全抑制出苗;但药后播种对栽培稻安全性较高,600 g(a.i.)/hm~2下对其出苗率和鲜重的抑制率仅分别为38.06%和39.96%,播后施药的药害较重,最低剂量150 g(a.i.)/hm~2时抑制率已分别达88.77%和45.52%;淹水条件下,虽对杂草稻有100%的防效,但也完全抑制栽培稻出苗。大田施用噁草酮300、450、600 g(a.i.)/hm~2,旱直播和水直播方式下杂草稻株防效分别为26.88%、43.54%、44.45%和84.88%、85.74%、90.92%;鲜重防效分别为11.58%、20.16%、27.33%和30.86%、53.68%、80.15%。旱直播和水直播方式下施用量分别超过450、300 g/hm~2时栽培稻产量显著增加。综合分析,推荐水直播整地后泥水状态施用300 g(a.i.)/hm~2噁草酮,水层落干后播种,保持土壤湿润且土表不出现水渍,栽培稻顺利出苗后及时上水且不淹没苗心为宜。  相似文献   

7.
玉林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双季稻连作稻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0.7万hm2。水稻生长期间,均具备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条件,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多、面积大、为害重,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是个严重障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称细条病)、稻飞虱、稻瘿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其它病虫还有白叶枯病、稻瘤矮病、稻矮缩病、稻曲病、粘虫、稻蝽象、稻蓟马、台湾稻螟、稻象甲、负泥虫等。近年来全地区水稻病虫发生面积每年达58万~96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每年平均达30.2万t,实际损失平…  相似文献   

8.
正北林区兴和乡保田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位于绥化市北林区兴和乡,由北林区兴和乡保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种植品种为绥粳18、龙稻18、苗香2等优质品种,总种植面积1 493.3 hm~2,其中鸭稻共作、蟹稻共作、鱼稻共作种植面积达到13.3 hm~2,有机技术标准种植面积200 hm~2,其余部分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基地严格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基地化、销售品牌化、监管严格化、诚信自觉化的"五化"进程,建有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 333 hm~2,每年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在1 000 hm~2以上。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 hm~2,造成120 hm~2水稻绝收。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笔者分析2014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1.为害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枝梗处。在稻株穗颈上,初期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当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生情况稻水象甲是农业植物重要的检疫性害虫,2011年首次在竹山县溢水镇燕子山村发现,发生面积约1.3hm~2,至2018年发生范围扩展到全县6个乡镇15个村,发生面积达1 000hm~2。2015年前只在溢水、麻家渡发生,为害较轻,2016年起呈跳跃式扩展,先后在得胜、双台等乡镇普查发现,特别是双台乡距原发地相距50k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1基本信息养殖户赵老板,住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张井村,霍邱县忠福家庭农场负责人。承包面积153 410 m~2,47块田,一般每块田3 340 m~2左右,采用稻虾共作模式从事稻渔综合养殖。赵老板是名水产养殖和稻田种植能手,有多年从事稻田种植的经验。该田块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势平坦,从事稻田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2015—2017年连续三年试点26 680 m~2稻虾共作,效益很好。2017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盆栽法测定了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不同剂量对不同叶龄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秧龄移栽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 1 500~4 500 g/hm~2对萌芽期至3叶期的杂草稻有很高的活性,且在4 500 g/hm~2剂量下对15~25 d秧龄的移栽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但该药药效显现速度较慢,一般在施药后3~4周达到最佳防效。杂草稻萌芽期对该药剂最敏感,随着杂草稻叶龄的增加使用剂量需相应提高。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防除杂草稻的最佳时期应在其萌芽期至2叶期,推荐使用剂量杂草稻萌芽期为1 500~2 250 g/hm~2、杂草稻立针期至2叶期为2 250~3 000 g/hm~2。  相似文献   

13.
正这里是中国黄连第一镇林下"种连"示范村,黄连留存面积333 hm~2;这里是大山脚下,峰峦叠嶂、绵延不断,平均海拔近1 300 m,是典型的高山地区,距离利川市建南集镇30公里,是该镇最偏远的山村之一。然而就在这大山深处,有一位村民,30年如一日,坚守在建南镇丰竹坝村最高  相似文献   

14.
钟祥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耕作制度为麦稻和油稻连作,全部为一季中稻。2006年、2007年稻飞虱连续大暴发,给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4.17万hm^2,总产50.5万t,因各种原因导致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差,穿顶面积达240hm^2,损失稻谷5.63万t,损失率达10.03%。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4.19万hm^2,因水灾绝收面积1333hm^2,实收面积比2006年减少1067hm^2,总产55.1万t,比2006年增4.6万t,因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振钟 《植物保护》1964,2(3):104-105
安徽省大部份稻田栽种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连作稻也占有一定的面积。一般年份以三化螟为害迟栽中稻造成白穗;以及为害连作晚稻造成枯心苗,损失较重。如果中稻没有迟栽的,螟害损失就会大大减柽。但目前因为有以下三种困难,有一部份中稻不得不推迟栽秧。(1)小麦田,特别是迟熟的  相似文献   

16.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属鞘翅目象甲科,原产北美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有害生物,1988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首次发现,现已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324个县、市、区相继发生,发生面积63.34万hm~2次。2012年在习水县寨坝镇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到2015年全县共有7个乡镇24个村发现该虫,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四川水稻生产现状(一)2000—2016年生产变化趋势1.水稻种植面积2000年四川省水稻种植面积213万hm~2,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仅为195万hm~2,17年来总量下降了17万hm~2,年均减少1万hm~2。  相似文献   

18.
晚稻机割对二化螟越冬虫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化螟在永康市已连续4 a大发生。近年来,随着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机割面积迅速扩大。机割稻的稻桩高,是传统手割的 5~8倍,有利于二化螟的越冬。为明确机割田对翌年二化螟发生量的影响,作者对近年机割田与手割田的稻桩中二化螟越冬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调查方法   1999~2001年的每年3月中旬,在古丽镇南苑畈对双季连作晚稻的机割和手割两种收割方式的田块 (均为冬闲田 )进行抽样调查,每种收割方式每年调查 5块田。每块田随机多点取样,挖取稻桩100丛以上进行剥查。对有虫稻桩量出稻桩…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探索以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和统防统治为核心的技术路线,2018年~2019年,在枝江市七星台镇鲜家港村,采取大区对比法,试验示范面积13.3hm~2,病虫自防面积0.2 hm~2,空白对照面积0.1hm~2。结果表明,示范区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农户自防田和对照田,农户自防田好于不施药田块;示范区产量达到5 437.5kg/hm~2,比农户自防增加490.5kg/hm~2,比对照增加1 141.5kg/hm~2;示范区用药量减少38.8%。科学统防统治能达到明显的减药控害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20.
稻赤斑黑沫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泉 《植物保护》1985,11(6):44-44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 Fabricius),俗名泡沫虫,是局部稻区间发性害虫,我县历史上无此虫发生的记载,但近3年来,桥头乡早稻受害颇重。 桥头乡是丘陵山地单季与双季混栽区(坡田只插一季早稻),每年插早稻4500亩左右,1983年赤斑黑沫蝉突然大发生,近年每年的发生面积在1100亩左右,严重受害的有300来亩。一般减产5—10%,严重丘块减产20%以上。 1985年7月中旬调查其为害征状及损失程度。此虫寄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