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对水稻作物安全。制剂用量50ml/667m2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到96.25%和96.88%,与40ml/667m2用量比较基本无差异,与对照药剂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制剂用量50ml/667m2的水稻产量最高,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用量50ml/667m2。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选用16%井·酮·三环唑WP、20%三唑酮EC和20%井冈霉素DP对中稻稻曲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 d和齐穗期施用16%井·酮·三环唑wp,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200 g/667 m2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与20%三唑酮EC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相当;16%井·酮·三环唑WP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显著优于20%井冈霉素DP制剂用量50 g/667m2的防效,当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和100 g/667m2时,与20%井冈霉素DP之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生产上用于防治中稻稻曲病的选用药剂。研究结果为山区中稻稻曲病的药剂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40%氟醚·烯酰悬浮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开展了室内活性及有效性的研究。结果表明:40%氟醚·烯酰悬浮剂在氟醚菌酰胺∶烯酰吗啉(3:5)时对烟草黑胫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值为0.426 7μg/mL。盆栽试验表明,40%氟醚·烯酰悬浮剂用量50mL/667m~2和35mL/667m~2对2种烟草的黑胫病防效均 75%。田间防效试验表明,40%氟醚·烯酰悬浮剂用量50mL/667m~2和35mL/667m~2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1.42%和83.02%,高于对照药剂。因此,40%氟醚·烯酰悬浮剂可作为药剂,用于烟草黑胫病的大田防控。  相似文献   

4.
选用4种生物药剂,开展施药防治山西朔州藜麦田间甜菜龟叶甲幼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115 mL/667m~2处理防效最高,药后1、3、7 d对甜菜龟叶甲幼虫的防效分别为66.3%、91.4%、99.5%,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处理的同期防效。6%鱼藤酮微乳剂50 mL/667m~2、0.5%苦参碱水剂95 mL/667m~2、1.5%除虫菊素水乳剂120 mL/667m~2和160 mL/667m~2处理的防效较高,药后3 d防效均在78%以上,药后7 d均在90%以上。0.3%印楝素乳油两个用量处理的速效性较差,药后7 d防效升至79.3%~82.4%,具有一定持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烟苗的安全性,开展了田间封闭喷施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制剂用量225、262、300 g/667m~2的处理区均未出现药害;其300 g/667m~2处理在药后30 d对烟田总草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接近70%,与对照药剂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可用作对照药剂的轮换药剂,参考剂量为262~300 g/667m~2。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中常用的稻瘟病防治药剂为对照,开展稻田施药试验,调查新型复配杀菌剂三环·嘧菌酯防控稻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5%三环·嘧菌酯悬浮剂3个用量处理对水稻穗瘟均具较高防效。其制剂用量40 mL/667m2处理在第2次药后24 d的病指防效为74%,与对照药剂40%氰菌胺悬浮剂处理的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另两种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和6%春雷霉素水剂处理;其50、6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更高,第2次药后24 d均达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7.
王希  舒宽义  焦亮  黄俊英  钟玲 《湖北植保》2020,(4):25-26,30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及造林树种之一,经济价值极高。油茶尺蠖是危害油茶的主要虫害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登记的农药用于油茶尺蠖的防治。为筛选出能安全、有效防治油茶尺蠖的杀虫剂,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油茶尺蠖、茶毛虫》中的一般方法,设计并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10%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油茶尺蠖均有较好防效,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良好。10%联苯菊酯EC制剂用量8.8、10mL/667m~2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制剂用量30mL/667m~2药后3d的防效均达到85%或以上,药后30d的防效均达到87.1%或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二化螟在湖南省水稻上为害严重,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上升,需筛选高效替代药剂。通过田间施药试验,比较不同类型药剂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16 d,混剂或复配剂防效较高的有5%环虫酰肼悬浮剂50 mL/667m~2+20%三唑磷乳油150 mL/667m~2,残虫防效达92.00%,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 mL/667m~2防效达90.67%,35%水胺硫磷乳油100 mL/667m~2+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 mL/667m~2防效达89.33%;单剂防效较高的有5%环虫酰肼悬浮剂100 mL/667m~2,防效达89.33%,5%丁虫腈乳油200 mL/667m~2防效为88.00%,40%毒死蜱乳油100 mL/667m~2防效为85.33%。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制剂用量50m L/667m2对水稻纹枯病病株防效达85.35%,病指防效达86.89%,增产率为16.44%。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安全药剂,于2014年8月在田间进行了防治纹枯病10种药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类和噻呋酰胺类复配剂防效突出。24%密菌酯·己唑醇悬浮剂20 mL/667m~2、24%噻呋·咪鲜胺悬浮剂30 mL/667m~2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株防效超过或接近85%,病指防效均达90%以上,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几种新烟碱杀虫剂进行防治晚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d,10%烯啶虫胺水剂15.0mL/667m~2、21%噻虫嗪悬浮剂17.0mL/667m~2和25%呋虫胺悬浮剂32.0mL/667m~2防效分别为90.46%、87.37%、86.03%,均比对照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24.0mL/667m~2的防效85.64%,防效提高0.39~4.82个百分点;药后13d分别为82.68%、80.71%、76.08%,其药效期与25%吡蚜酮悬浮剂差异不显著;均可作为当前防治晚稻褐飞虱药剂或交替使用的药剂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推荐用量下限的常用化学药剂6%阿维·氯苯酰SC(40 m L/667 m~2)及减量30%、40%、50%+激健助剂,和高效化学药剂20%四唑虫酰胺SC推荐用量(15 m L/667 m~2)及减量1/3(10 m L/667 m~2)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比较虫口防效和白叶率防效。结果表明,20%四唑虫酰胺SC推荐用量及减量1/3防效5%水平差异性均显著优于6%阿维·氯苯酰SC各个组合。6%阿维·氯苯酰SC减量30%、40%、50%+激健助剂对稻纵的防效与6%阿维·氯苯酰SC推荐用量下限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地区可以通过20%四唑虫酰胺SC和6%阿维·氯苯酰SC交替使用减缓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可以通过添加助剂起到农药减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氰氟·精噁唑防治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氰氟·精噁唑乳油防治水稻直播田主要杂草千金子、稗草、旱稗﹑碎米莎草等。制剂用量40~100 m L/667m2,1次性喷施。药后20 d对千金子的株防效95.5%~100%,药后40 d对千金子的防效仍保持在94.4%~100%。药后40 d该药对总草综合株防效达85.62%~95.56%,,50、60、100 m L/667m2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两种对照药剂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30 m L/667m2处理和100 g/L氰氟草酯乳油50 m L/667m2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在荆州区秋玉米上开展了生物农药印楝素、苏云金杆菌及复配制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EC60 m 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100 g/667 m~2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防效,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间隔7 d连续两次施药,两次施药后7 d的防效在70.6%-73.4%之间。复配制剂5%苏云·茚虫威SC40 m L/667 m~2和0.3%印楝素37.5 m L/667 m~2+5%高氯·甲维盐30 m L/667 m~2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较好,两次施药后7 d的防效达83.8%-89.6%,与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差异。生产实践中建议加大苏云金杆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用量或与高效低毒化学农药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灭幼脲防治铁棍山药上的甜菜夜蛾的效果,以大田常规用药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设置25%灭幼脲悬浮剂3个用量20、25、30 mL/667m~2处理,开展田间施药防治甜菜夜蛾试验。比较各处理防治效果,发现25%灭幼脲悬浮剂25 mL/667m~2在用药后7 d、14 d和21 d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较高,持效性优于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10 mL/667m~2处理。25%灭幼脲悬浮剂25 mL/667m~2处理区产量较高,与25%灭幼脲悬浮剂30 mL/667m~2、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10 mL/667m~2处理区产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25%灭幼脲悬浮剂20 mL/667m~2处理和清水对照。观察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在铁棍山药生长期使用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6.
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病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据试验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1次,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的穴防效、对稻曲病的粒防效、对稻瘟病的枝粳防效,分别为46.71%、72.66%、89.62%。可见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效,均好于井冈霉素5%水剂200mL/667m2的效果;对稻瘟病的防效,与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选取噻唑膦、阿维菌素、阿维·丁硫等非熏蒸型药剂,结合番茄定植前撒施与生长期灌根施药,防治温室内秋季番茄根结线虫病。结果表明,在定植前撒施10%噻唑膦颗粒剂2 kg/667m~2的处理较撒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6 kg/667m~2处理的防效好;而番茄生长期2次冲施灌根处理中,以5%噻唑膦乳油2 000 mL/667m~2的控病、增产综合效果最好。整体施药方案为番茄定植前撒施1次10%噻唑膦颗粒剂2 kg/667m~2,生长期施用2次5%噻唑膦乳油2 000mL/667m~2灌根,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指防效达73.04%,增产43.67%,增加效益5 857.51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 Kuntze)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在黄顶菊2~6叶、株高约20cm和株高50cm以上3个不同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叶用20%百草枯(100mL/667m2)防效较好;株高约20cm用20%百草枯(200mL/667m2)和62%2,4-D异辛酯乳油(120mL/667m2))防治效果较好;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但尚未开花结实前用62%的2,4-D异辛酯乳油(180mL/667m2)、75%二甲四氯铵盐水剂(400mL/667m2)、38%阿特拉津胶悬剂(400mL/667m2)防效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是制约我国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影响因子。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本试验选用了包括大黄素甲醚在内的三种不同药剂对稻瘟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制剂用量150mL/667m~2处理与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33.3g/667m~2处理的防效相当,可作为替代药剂与化学农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能有效防治湖南桂东罗汉果炭疽病的药剂,2018年开展田间施药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3种药剂对该病的防效。发现在第3次药后7 d,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7.5 g/667m~2和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7.5 g/667m~2对该病的病指校正防效均可达70%以上,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37.5 g/667m~2的防效为63.29%,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