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鄂莲5号’莲藕为试材,对其越冬期间根状茎在水藏、沙藏及室温贮藏方式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水量、呼吸强度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藕的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则一直上升,且贮藏后期室温贮藏下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沙藏和水藏;沙藏和水藏中呼吸强度在短期下降后逐渐上升,而室温下的呼吸强度则在快速上升后于贮藏后期迅速下降;3种处理对莲藕含水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沙藏和水藏与室温贮藏相比,可较好延缓莲藕的褐变腐烂.  相似文献   

2.
以洋葱(Allium cepa)为主要原料制备天然保鲜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pH、浸泡时间和洋葱汁液与蒸馏水的配比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切片褐变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天然保鲜剂可以有效抑制马铃薯切片在贮藏期间的褐变,延缓其呼吸强度和还原糖含量的上升以及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下降,提高贮藏期马铃薯切片的品质.天然保鲜剂按洋葱汁液与蒸馏水体积比1∶5配制,pH 4.7、浸泡时间4h,延缓马铃薯切片褐变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石榴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石榴果皮的褐变度(BD)、总酚、单宁、丙二醛、含水量、花色素苷、电导率、pH值、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趋势,分析石榴果皮的褐变机制.结果表明:石榴在贮藏期间,果皮pH值、总酚、单宁、水分和花色素苷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的升高是相反的;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与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的升高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白菜花为试验原料,通过对其失重率、呼吸强度、VC、褐变度、还原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研究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菜花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褐变度均呈上升趋势,呼吸强度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白菜花为试验原料,通过对其失重率、呼吸强度、VC、褐变度、还原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研究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菜花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褐变度均呈上升趋势,呼吸强度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本课题组自制的天然保鲜剂在蒲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0 mL/L天然保鲜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蒲菜储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褐变指数的上升,保持较低的纤维素含量和较高的VC含量,抑制多酚含量的上升,且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从而延缓蒲菜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7.
减压贮藏对辽西鲜枣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西的朝阳大平顶枣、义县金丝小枣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枣果的衰老影响因素及减压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枣果贮藏过程中,微红果逐渐转红,硬度下降,可滴定酸、Vc含量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朝阳大平顶的Vc氧化酶活性由初始值0.31μg.g-1.min-1逐渐降低后又缓慢升高,最终又下降至0.2μg.g-1.min-1;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Vc氧化酶变化基本相同;金丝小枣与大平顶枣变化趋势相似。2种酶的变化趋势与Vc的损失和果肉的褐变现象相关性较小,表明它们不是影响Vc损失和果肉褐变从而引起枣果衰老的主要因素。减压处理能进一步延缓枣果硬度、可滴定酸、Vc及还原糖的变化速率,同时可抑制Vc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缓了枣果中Vc损失与果肉褐变速度,延缓果实衰老过程,将金丝小枣贮藏期延长到90d,好果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刺苦草(Vallisneriasp inulosa)根状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水温8~10℃条件下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为延长其保鲜及其生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水分、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还原糖含量、褐变度逐渐上升;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PO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白菜品种腌制酸菜在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差异,以3个白菜品种(韩国大黄心、新北京3号和天津青麻叶)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腌制成酸菜,分析比较了贮藏期间褐变度、色泽、Vc含量、多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氨基态氮含量和5-HMF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韩国大黄心腌制的酸菜在贮藏期间最易发生Vc氧化和美拉德反应,其色泽和褐变度下降得最快;新北京3号腌制的酸菜中VC含量和多酚含量在贮藏期间损失率最低,其色泽和褐变度下降最缓慢;天津青麻叶腌制的酸菜受自身颜色的影响,其褐变度和色泽变化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且与多酚的氧化聚合有关。因此,腌制酸菜最适宜的白菜品种为新北京3号,其更有利于保护酸菜的颜色,实现长期贮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对赛买提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果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果实的呼吸强度变化剧烈时,加速糖、酸等物质水解,引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高峰变化,相反果实的呼吸强度较低时,果实内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也较小;果实褐变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相关,但机械损伤会加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因此降低果实表面的损伤度可有效降低果实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莲藕化学保鲜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莲藕贮藏的常温化学保鲜方法,利用2.00%的氯化钠水溶液(NaCl)和不同保鲜剂组合对莲藕进行处理,然后采用抽真空包装对莲藕进行保鲜包装,观察莲藕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褐变度以及营养成分的变化来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2.00%的氯化钠水溶液(NaCl)对莲藕进行处理后,用0.50%柠檬酸+0.15%抗坏血酸+0.40%硫酸镁+0.50%氯化钙混合溶液对莲藕进行处理,并且LDPE包装袋抽真空包装莲藕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鲜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西主要栽培木薯品种华南205鲜薯在常温、亚硫酸钠处理和沙藏3种处理方式下贮藏指标呼吸强度、失重率、淀粉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藏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鲜薯的呼吸作用,抑制其失重,减缓了淀粉的减少及还原糖的增加。呼吸强度与失重率相关系数为0.6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粉率与还原糖含量相关系数为-0.909,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鲜薯贮藏中还原糖的增加是由于淀粉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规格和不同包装方式的聚丙烯 (PE)薄膜袋包装、采前喷施保鲜剂等保鲜技术处理金针菇 ,分析比较不同保鲜技术对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效果、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质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PE薄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 ,失重和褐变程度低 ,呼吸速率和 C2 H4 释放作用明显被抑制 ,蛋白质、有机酸、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能较好保持 ,损失少 .包装袋内 O2 体积分数愈低 ,CO2 体积分数愈高 ,保鲜效果愈好 ,贮藏期愈长 .采收前分别用 0 .35μg· m L-1焦亚硫酸钠和 5g· L-1Ca Cl2 处理菇 ,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菇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 3种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程度 .贮藏温度对保鲜期的影响是贮藏温度愈低 ,保鲜期愈长 ,1- 2℃下可保鲜 2 0 d以上 .  相似文献   

14.
菜豆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菜豆采后在贮藏期间失水严重,硬度迅速下降;呼吸速率缓慢上升,跃变高峰出现在第8d;果肉细胞膜透性在采后初期变化缓慢,后期急剧上升;果实叶绿素、蛋白质、维生素C和有机酸的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而果实总糖的含量先升后降,室温贮藏8d后菜豆的商业品质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化软包装莲藕片护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松  伍玉菡  陈敏  宋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34-136,144
[目的]研究软包装莲藕片的护色工艺,为莲藕片软包装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莲藕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护色工艺进行优化。选择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亚锡二钠、焦亚硫酸钠、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为护色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每种护色剂对贮藏期内莲藕片褐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藕片的护色液配方。[结果]软包装莲藕片在贮藏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4种护色剂均能有效抑制莲藕片的褐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软包装莲藕片的复合护色剂配方,具体配方为柠檬酸亚锡二钠300 mg/L,EDTA二钠150 mg/L,植酸200 mg/L,焦亚硫酸钠100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抑制莲藕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丽秀  熊光权  周明  杜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1-12013
[目的]探索绿芦笋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冷藏保鲜试验中,将预冷4h后的绿芦笋切去基部,保留嫩茎长度23~25cm,将其粗、细搭配捆扎,用保鲜袋包装,置于1~3℃泡沫箱贮藏。此后定期抽样,测定冷藏绿芦笋的失水率、呼吸强度、Vc、还原糖、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在1~3℃的冷藏条件下,绿芦笋的水分含量在0~30d内无明显变化;呼吸强度及Vc均呈下降趋势,冷藏10d后的呼吸强度为0.250mg/(g.h),30d后降为0.026mg/(g.h);粗纤维含量缓慢增加;还原糖含量前期下降、中期回升、然后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30d后,粗纤维增加7.30%,Vc下降75.70%,还原糖降低24.70%,失水率为1.49%。[结论]低温有利于保存绿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纳米包装材料延长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含纳米Ag、纳米TiO2和凹凸棒土的纳米包装聚乙烯(PE)包装薄膜,研究双孢蘑菇在4℃下贮藏10d期间,纳米包装材料对其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白度、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纳米包装材料和普通聚乙烯材料对双孢蘑菇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聚乙烯包装材料相比,添加纳米粒子的包装材料能够较好地抑制双孢蘑菇发生失水萎蔫和褐变现象,使其保持贮藏前洁白色的感官品质.贮藏10d后,纳米包装材料处理组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46%、22.5%、3.50 μmol·kg-1、161.89 U·g-1·min-1,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的1.86%、30.2%、4.66μm01·kg-1和233.84 U.g-1·min-1,(P<0.05),而总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的保留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含量.[结论]纳米包装材料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双孢蘑菇感官品质的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 d、97 d、118 d、139 d、160 d和190 d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不施钾处理高出20%以上,适量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高出2.3倍以上。施氮过量时,莲藕膨大形成的时间推迟,且适量氮处理的莲藕最终产量比2倍适量氮处理高出1.2倍以上。适量的钾、氮营养可以提高莲藕膨大前、中期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膨大中、后期淀粉含量,表明适量的钾、氮营养能明显改善莲藕品质。  相似文献   

19.
莲藕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莲藕膨大过程中,测定其干物质、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研究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莲藕膨大过程中均逐渐上升,至膨大后期有一个急增过程;还原糖含量先有所上升,膨大中期迅速下降,至膨大后期维持较稳定水平;可溶性总糖含量从膨大始期至膨大中期平缓上升,至膨大后期则迅速增加。莲藕根状茎的储藏物质主要为淀粉。  相似文献   

20.
周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36-7437,7601
[目的]研究菊苣根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得出菊苣根最佳的贮藏条件,为芽球菊苣的周年供应提供条件。[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法取样,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参照Bradford的测定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作标准曲线测定可溶性蛋白;统计法计数腐烂率。[结果]在0和-2℃的贮藏条件下,菊苣根中的非还原糖和还原糖含量不尽相同,但总糖的含量(干重)几乎是一样的;两个温度下,菊苣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贮藏阶段差异较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0℃下的菊苣根的腐烂指数越来越大于-2℃下的菊苣根。[结论]-2℃的贮藏条件适于菊苣根更长期的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