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旱育保姆剂拌稻种在水田进行水播旱管育秧技术,进行水稻旱育保姆剂拌种编织布隔层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旱育保姆剂拌种编织布隔层水田育秧抛秧技术,秧苗矮壮、分蘖增多;秧根自带肥球,利于当天立苗,返青快,有利基本苗形成,提高产量;隔层所用编织布可充分利用自家的化肥袋,减少购买育秧塑盘的费用,每667m^2节约成本20元,是一种比塑盘育秧抛栽技术更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迟熟中粳塑盘旱育机抛秧高产技术经试验研究表明,迟熟中粳塑盘旱育机抛秧,秧龄在40 d 左右,以每孔播1~2 粒为好。南粳9018 在秧龄25 d 的油菜茬上进行塑盘旱育机抛秧,一般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下,以667 m2 抛2.4 万~2.7 万穴为好;在秧龄40 d 的小麦茬上抛秧,以667 m2 抛2.7 万~3 万穴为宜。  相似文献   

3.
晚稻旱育保姆无盘抛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晚稻旱育保姆无盘抛秧与塑盘旱育抛栽、旱床育秧、常规湿润育秧手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无盘抛秧具有立苗质量好,分蘖能力强,活棵返青早,有效穗和成穗率高的特点,其产量为7650kg/hm2,纯收入为7375.5元/hm2,均比其他3种育秧方式高,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江西农业学报》2022,(6):39-40
通过晚稻旱育保姆无盘抛秧与塑盘旱育抛栽、旱床育秧、常规湿润育秧手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无盘抛秧具有立苗质量好,分蘖能力强,活棵返青早,有效穗和成穗率高的特点,其产量为7650kg/hm2,纯收入为7375.5元/hm2,均比其他3种育秧方式高,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表明: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比塑盘旱育抛秧增产,其中无盘旱育抛秧密度以1.9万蔸/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塑盘旱育大苗抛栽水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试验示范表明: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技术不仅具有塑盘抛秧省工,省力,方便的优点,而且能量大限度的发挥旱秧高产优势,其节本增产增收综合效果显著,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普通旱育大苗手栽,普通旱育大苗抛秧,常规两段水秧水苗手栽等栽培形式相比,具有大田旱发快发,叶蘖消长合理,根系活力强,源库关系协调等优点,但在育秧上也有成秧率不高,单株带蘖少的特点,夺取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7.
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塑盘旱育抛栽高产栽培,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穗数,其次是穗总粒数、结实率,抛植密度不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中要以每667m^2有效穗为中心来合理安排抛植密度,对分蘖进行早促早控,建立适宜的高产群体,中后期注意保花肥和促花肥的施用,以增加穗总粒数、提高结实率才有利于高产。线性回归产量模拟分析得出,抛植密度2.58—2.8127/667m^2条件下,浙辐203塑盘旱育抛栽单产575kg/667m^2三性状95%置信测区间为:有效穗28、69±0.7627/667m^2,穗总粒数114.78±2.43粒,结实率79.76%±2.00%。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迟熟中粳塑盘旱育机抛秧高产技术经试验研究表明,迟熟中粳塑盘旱育机抛秧,秧龄在40 d左右,以每孔播1~2粒为好。南粳9018在秧龄25 d的油菜茬上进行塑盘旱育机抛秧,一般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下,以667 m~2抛2.4万~2.7万穴为好;在秧龄40 d的小麦茬上抛秧,以667 m~2抛2.7万~3万穴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表明: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早稻抛秧密度为2.0万丛/667m2时,其经济性状指标与产量最高;晚稻在低肥管理下抛秧密度以2.42万丛/667m2,高肥管理下抛栽密度以1.98万丛/667m2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1995-1996年以常规手栽后季稻为对照,研究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的生育及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栽后生长快,无缓苗期,分蘖发生多,叶面积指数生长初期小于对照,抽穗后则超过对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整个生育期间始终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自1995年引入塑盘早育抛秧技术以来,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累计推广146316.4hm^2,比塑盘水育增效9017.3万元.该技术在现有的粳稻生产技术条件下,充分揉合了塑盘水育与肥床旱育的综合优势,具有秧龄弹性大;成苗率高,出苗整齐;抗植伤、发根力强、立苗快、分蘖起步早;减轻劳动强度;高产高效的特点。其技术基本完善配套。  相似文献   

12.
早稻塑盘旱育小苗抛栽的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采用塑盘旱育小苗抛栽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作用,比地膜湿润手栽秧每亩增产15%左右,与普通旱育手栽秧增产效果相近。本田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理优势,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容易控制,每亩有效穗数多,秧苗抛栽后生长发育潜在能力大,大田分蘖快,分蘖叶位低。只要抓好培育壮秧,掌握好抛栽密度、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坚持浅水发苗,多次露田等技术,增产潜力还可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3.
水稻实行窗纱垫底+旱育保姆剂的无盘抛秧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带土量多,易起苗,易抛易立苗,根系发根力强,缓苗期短,返青快,利于抛足基本苗,群体结构合理,增产增效,虽成本比塑盘高10~15元/667m2,但产量比塑盘增产29~46kg/667m2。可以在水稻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塑盘湿润育秧抛栽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穗数,其次是穗总粒数、结实率,抛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小。生产中要以有效穗为中心来合理安排抛植密度,对分蘖进行早促早控,建立适宜的高产群体.中后期注意保花肥和促花肥的施用,以增加穗总粒数、提高结实率才有利于高产。高产田块性状变异分析表明,早籼浙辐203塑盘湿润育秧抛栽单产450kg/667m2以上4性状95%置信测区间为:抛植密度(2.62~2.96)7)万/667m2,有效穗(25.71~27.04)万/667m2,每穗总粒数95.99—102.73粒,结实率79.15%~84.88%。性状指标为均值的情况下,预估单产475.4kg/667m2。  相似文献   

15.
据夏邑县农业部门调查:夏邑县麦播面积8.64万hm2,一、二、三类麦田比例为40:49:11,其中,一类苗麦田345万hm2,占40%,每667m2基本苗21.7万头,每667m2群体67.1万头、单株分蘖3.0个、单株大分蘖2.0个、单株次生根5.0条、主茎叶龄6.0片;二类苗麦田0.96万hm2,占49%,每667m2基本苗23.6万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身龄,叶龄相同的旱育铲插和盘育秧栽秧苗的叶龄,发育进程和分蘖成穗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旱育铲插与塑盘抛栽两种栽植方式其主茎叶片的生长速度,前期略有差异,后期大致相同。在6月25日前铲插秧比抛秧多0.2-0.5叶龄,6月25日后,生长一致。铲插秧分蘖成穗集中有1/0-9/0节位上,抛秧集中在2/0-11/0节位上。  相似文献   

17.
早稻塑盘旱育抛栽的生育特性和增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塑盘旱育出苗成秧好、发根力强。抛栽后表现为大田期发根力优势贯穿始终,植株地上部生长迅速、旺盛;分蘖发生早、增生快,下降缓慢、成穗率较高;出叶速度快,生育后期绿绿色片多,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高,最终以分蘖穗优势(即分蘖穗占总穗数的比例高,分蘖穗穗型大,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高)取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业科学》2007,(1):148-148
扬辐粳8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沿江地区播期通常安排在5月中旬,北部安排在5月上中旬。移栽前用好杀虫剂,降低大田虫口密度。2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高肥田块栽足2万穴/667m2,低肥田块栽足2.5万穴/667m2。当茎蘖数达20万/667m2时,要及时搁田,高峰苗控制在33万/667m2左右。3科学用肥,合理灌溉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基肥、分蘖肥及穗肥的比例以3∶2.5∶4.5为宜,本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稻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具有培育水稻抛秧壮苗的明显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塑盘旱育秧苗的成秧率,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恶苗病、立枯病、稻蓟马等病虫危害率,减少塑盘旱育秧苗串根,提高发根率,促进抛秧立苗,提高分蘖速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朱强国  袁毅  范友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51-52,226
进行了早籼塑盘湿润育秧抛栽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再次是结实率,抛植密度对产量起负向直接效应。生产中应控制抛植密度,早控分蘖,施好促花肥、保花肥及壮粒肥,提高结实率。对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三性状进行线性回归模拟分析表明,塑盘湿润育秧抛栽高产栽培,单产500kg/667m^2三性状95%置信测区间为:667m^2有效穗24.69-26.19万/667m^2,穗总粒数98.74-103.17粒,结实率87.00%-8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