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一旦感染发病,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在养鸡生产过程中,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泛使用新城疫疫苗免疫。但由于免疫程序或免疫方法不合理,或者出现免疫抑制等现象,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或整体偏低,遇新城疫强毒时就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文章就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发生原因及防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甄志刚 《畜禽业》2006,(9):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嵯,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优良品种、饲料营养、环境控制和综合防疫体系是构成鸡群饲养管理的四大体系,除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营养、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外,鸡群健康保障的重要措施就是综合防疫体系。在综合防疫体系中鸡群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操作流程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免疫即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摸索制订出了自己的免疫程序,它是通过血清抗体检测,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此程序进行免疫,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病情。现公布于众(本程序仅供参考,应根据当地疫情适当调整):1免疫程序表表1免疫程序表2育雏注意事项2.1雏鸡远距离运输,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暖千万别闷死、热死或冻死。2.2育雏室温度第一周应保持在37℃,以后每周降低2℃。雏鸡进舍,如温度不够,应先调温后放鸡,放鸡时最好用庆大涮嘴一次。2.3育雏室必须上下有通风孔,昼夜不关,室温…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及疫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要,而免疫接种则是控制疫病流行的重中之重.只有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当的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才可以提高鸡群的免疫水平,控制免疫的流行.然而,在养鸡实践中,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诸如疫苗的质量低劣,疫苗种类选择错误,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不当等等造成鸡群免疫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针对鸡群免疫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鸡比成鸡易感,发病高,病死率可达90%,本病以预防为主,无特效药物治疗。在我们地区饲养的蛋鸡一般在7日龄和21日龄用鸡新城疫IV苗滴眼(鼻)或饮水免疫;在60和120日龄分别肌注1次新城疫Ⅰ苗进行免疫。但是最近几年,疫苗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金才 《畜禽业》2012,(5):20-21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在基层的免疫工作中,常常因为病原的变异、疫苗的质量、营养的环境、畜禽个体差异及其免疫水平、人员操作和免疫抑制因素等导致猪病免疫失败。因此,如何避免猪病免疫失败,充分确保疫苗的有效保护作用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  相似文献   

8.
潘凤琴  韩强 《畜禽业》2007,(5):18-19
从猪瘟疫苗的质量、免疫操作、免疫程序、猪群的饲养管理、健康状况以及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因素对猪瘟免疫的影响,进行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对猪瘟免疫失败的防制对策,以控制猪瘟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友良  林波 《畜禽业》2006,(12):41-42
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常遇到免疫达不到预期效果,即在已免疫的畜禽中还经常有发病的动物存在。此现象在畜牧生产中经常遇到,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生产中常见的例子是猪瘟和新城疫,在已免疫接种的鸡群和猪群中,出现了非典型鸡瘟和非典型猪瘟。实际上引起免疫失败不明显的例子到处存在。免疫失败究其原因与免疫过程的一系列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如病原的变异、疫苗的质量、营养与环境、畜禽个体差异及其免疫水平、人员操作和免疫抑制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在养鸡生产过程中,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泛使用疫苗免疫。但由于某些养殖场(户)的免疫程序或免疫方法不合理,或者出现免疫抑制等现象,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或整体偏低,遇新城疫强毒时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调查,非典型新城疫在鸡群中常呈散发或零星发病,症状多不明显,死亡率为5%~30%,给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养殖者的损失,笔者在近年来兽医诊疗活动过程中,就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邹跃 《畜禽业》2012,(12):17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雏鸡,本病是对养鸡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虽然该病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它会破坏雏鸡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雏鸡免疫力下降,继发其它病原感染,还会使其它疫苗注射时机体无法正常产生免疫应答而引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笔者发现该病虽然已引起养鸡户的普遍重视并且及时注射疫苗加以防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各类养殖户大量涌现,而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就是正确实施恰当的免疫防制技术。而有的养殖户在其自行实施免疫程序的过程中,接种的疫苗并未能有效刺激畜禽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没有起到发挥预防疫病的作用,导致免疫失败,发生疫病,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从猪瘟疫苗的质量、免疫操作、免疫程序、猪群的饲养管理、健康状况以及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因素对猪瘟免疫的影响,进行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对猪瘟免疫失败的防制对策,以控制猪瘟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绍基 《畜禽业》2006,(11):32-35
所谓“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指猪接种相应的疫(菌)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是由于免疫抑制易与某些病原体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不单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疫病的总称。当前发现的主要有蓝耳病、圆环病毒I型、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资料报道显示,这些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由于猪的免疫功能受损害,导致免疫耐受、免疫麻痹.不但使本身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而且对注射其他疫(菌)苗预防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应答也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从而诱发外源病原体的侵入,造成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有的基层兽医和中、小型猪场的有关人员.由于对“免疫抑制”缺乏了解与认识,给同场猪只接种了一种或多种最好的疫(菌)苗.仍有相同的传染病发生、流行,造成同场疫病有增无减.死亡率居高不下,便质疑免疫接种的作用。其实影响疫(菌)苗接种的成败是多方面的,除疫(菌)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外.就当前来说.“猪的免疫病”也是一种最大的“祸根”。本文就引发“猪的免疫抑制病”几种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机理、临床诊断要点及防制技术分别浅述如下.希望能给一些猪场和养猪户以帮助。  相似文献   

15.
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病临床发病较多,常见种类有鸡马立克病、淋巴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以及传染性贫血等;该病发生后,常造成疫苗免疫失败几率升高,极易发生继发感染,且治疗成本高昂,通过临床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实验室常采用血清法和分子生物学法进行检查;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鸡群的管理和及时淘汰病鸡。  相似文献   

16.
免疫是预防鸡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对鸡的各种疾病进行了预防接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免疫后发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因此而引发多起民事纠纷。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疫苗因素、接种因素、母源抗体因素、应激因素、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养鸡户在免疫时应当注意,合理防疫,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5)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意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影响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动物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免疫抑制因素、疫苗因素、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动物疫病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18.
雷俊明 《畜禽业》2012,(8):13-14
<正>免疫注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选择、保存和使用疫苗,是保证疫苗免疫效果和取得免疫成功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动物免疫接种后,抗体达不到标准,保护率低,造成免疫失败,引  相似文献   

19.
鸡群免疫抑制是鸡免疫过程中一种免疫应激的严重反应,它以法氏囊损伤和免疫应答受到干扰为主要特征. 1免疫抑制的主要临诊症状 免疫抑制多发生在最初1~3次疫苗免疫后,有少数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鸡群中出现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20.
方自强 《畜禽业》2003,(8):28-28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用防疫生物制品已广泛地被广大养殖户运用。饮水法免疫具有简便易行、不惊扰鸡群,免疫接种后鸡反应温和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饮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本人综合多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出饮水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1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该苗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因为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大多数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不适用于饮水法免疫,否则必然导致免疫失败。2所用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活弱毒疫苗,饮水前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