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已取得可喜成效。给甜菜良种繁育工作,创出了新路子,迈进新阶段。为我国甜菜种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露地越冬采种是采种甜莱的必然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发展迅速。北方各省相继在南方设立采种基地,大力发展南繁甜菜种子。南繁种子,系指北方的甜菜原种或超级原种拿到南方,即北纬33°~35°东经109°~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甜菜生产基地在河西走廊,由于该地区冬季气候严寒,甜菜无法露地越冬。但我省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经过调查,发现成县气候条件优越,可开展露地越冬采种试验。为了降低种子成本,提高种子质量,由甘肃省轻纺工业供销公司组织省黄羊镇甜菜育种站和成县良种场签订协议,在1984—1985年种子生产期开展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试验,取得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历史发展概况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从五十年代未开始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发现探索、布点试种、停顿、恢复发展等阶段,取得了可喜成效,为我国甜菜良繁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8年我国中部各省普遍种植甜菜,种子来源于进口。在种植甜菜过程中,群众就自发的探索繁殖种子,发现甜菜存在自然越冬的可能性。1959年山西省大同糖厂发现晋南运城地区的甜菜自然越冬后并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此后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都零星开始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试验,大部分都获得种子,这就为进一步布点试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谈南繁甜菜种子的几项栽培措施车世新,宫永山,韩冰,刘淑珍(黑龙江省甜菜种子公司)实践证明,南繁露地越冬采种加速了甜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促进了甜菜生产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在鲁南腾州地区进行了甜菜露地越冬余种,收到了良好的结果。一、选择甜菜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地区甜菜露地越冬栽培技术措施姜晨钟(山东省东平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解决我国东北、西北甜菜产区甜菜用种,自80年代起在山东金乡、滕州、东平等县建立了甜菜良种繁殖基地,获得了平均亩产200~300kg的优质甜菜种子。实践证明,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较...  相似文献   

6.
目前,甜菜一些主产国家已广泛利用露地越冬方法繁殖甜菜种子。这种方法采种,具有繁殖系数高、种子生产成本低等多种优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下称我所),于1958—1965年对“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肯定了其优越性,确定了其适宜的播种期、有效的防寒措施、种子的产质量及其采种后代原料甜菜的经济性状等。 由于越冬后的种株,受高温与短日照影响,在个别年份某些地区“无效”植株率较高,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并且有时种子产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具体推广应用中,应选择适宜的采种地区,采取优良的栽培措施,以保证种子优质与高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除自用外,每年还给黑龙江、内蒙等代繁8000—9000亩,种子1600—1800吨。一般单产种子200公斤,高者达350—400公斤,实践证明,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其产质量均优于害存春栽。一般越冬采种的种子千粒重为20—23克,比窖存春栽提高1—3克;发芽率95—96%,提高3—4%;种子产量提高17—18%;并能提早成熟8—10天,繁育系数可达1200—1300倍;每亩可节省12个工日;用越冬种子生产原料甜菜,能提高根中含糖0.3—0.5度。  相似文献   

8.
1987年是山东省百年不遇的大寒之年,而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由于栽培技术措施得当,管理及时,虽然于1987年11月27日突然来寒流,气温急剧下降,但仍可安全越冬,其越冬成活率一般达80%以上,高者达95%以上。同时有效植株多、分校多、结实部位低及植株具有丰产长相。现将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的防寒保苗、提高越冬成活率,保证种子优质高产的主要措施作以总结,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所属农场,种植甜菜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高,适宜推广遗传单粒型品种。目前,甜菜采种普遍采用南方露地越冬法,但遗传单粒种在南方露地越冬采种的结果,种子单产只有60~80kg,种球千粒重在8g左右,种子发芽势弱,发芽率仅在40%左右,种子加工成品率在7%左右。为了改善甜菜采种条件,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种子公司经多方面考证,将遗传单粒型品种采种区改在山东省济南地区黄河以北的齐河县,采用母根浅窖贮藏法繁殖遗传单粒型品种,获得了平均亩产150kg,为露  相似文献   

10.
鲁南甜菜种子联合公司于1988年5月25~28日,在滕州市召开了甜菜露地越冬采种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山东一轻制糖工业研究室、滕州市酿酒总厂甜菜果种站及金乡县甜莱采种站,并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莱研究所、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黑龙江省甜菜种子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东辛农场是北方甜菜种子南繁的重要基地。抗寒保苗是本场如何进一步发展采种甜菜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通过三年露地越冬采种甜菜冻害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甜菜要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冬前必须达到一定的苗龄、根径及适宜的叶色指标。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进而初步确定了较适的播期、施肥技术、深栽培土可作为采种甜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种株生育性状、群体动态指标提出了获得300kg产量所采取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甜菜移栽露地采种与直播露地越冬相比,用种少(每亩0.1公斤)、产籽多(我场两年种3,000余亩,平均单产175公斤,高产田350公斤以上)、繁殖系数高、种球大、色泽好、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好,深受北方用种单位的欢迎。采种甜菜要获得高产、冬前营养生长期,要求母根直径在3厘米以上(在安全越冬的前提下,产籽量与越冬母根的大小呈正相关)。而冬前母根的大小在相同播期及栽培管  相似文献   

14.
不同收获期对露地越冬采种甜菜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滕州市露地越冬采种甜菜适宜收获期为6月28日~7月5日,在此期间甜菜种子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比早收和晚收的增产44.4%~64.7%,发芽率提高12.6%~31.3%,经济效益提高44.3%~74.0%。  相似文献   

15.
随着露地越冬采种甜菜在良繁比例中的扩大和良繁中心带向南推移,我国甜菜南繁种子已形成晋南、冀南、山东、苏北、皖北、豫北、陕西关中等生产基地,1985年南繁已达6,000余吨,占全国种子产量的50%以上,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甜菜采种带正趋向最适地带,江苏、安徽一线约占南繁种的70%以上。根据这一进程,种子早熟,事关正在蓬勃兴起的甜菜南繁基地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我国甜菜制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子早熟,已成为南北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焉耆盆地的生态条件下,甜菜于8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碎麦草等覆盖,在冬前幼苗叶片数8—12片.根头直径1.0—1.5厘米,根重3—8克.冬前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甜菜母根越冬率可达95%以上.提出了在该生态条件下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的关键技术.该项研究使我国的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带向北纬推移4—10度、海拔增高465米.  相似文献   

17.
露地越冬采种甜菜氮磷肥配合施用试验简报徐洪明,杜怀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农服中心经作站)为了探索氮、磷肥的不同施用量对南繁采种甜菜的影响,寻求最佳氮磷肥配比,用以指导大田生产,1995年对东辛农场露地越冬采种甜菜进行了氮、磷肥不同配比施用试验,结...  相似文献   

18.
甜菜的产量和质量与甜菜品种的种性和甜菜种子的繁育制度密切相关。目前,我省的甜菜良种繁育仍沿用三级繁育制。即:超级原种、原种和生产用种。也就是从超级原种繁殖原种母根开始,到繁殖出生产用种止,经过两个生活周期,需要四年的时间,由于在这样的繁殖过程中,容易引起品种的混杂和退化,降低甜菜种子的品质。尤其是在无选择的情况下,多繁殖一个世代,就会加速其退化。近几年,我们在江苏省的北部,进行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生产。该地区气候温和、灌溉条件好、耕作细致、种子质量好,用地少,成本低,而且后代原料甜菜有增糖的趋  相似文献   

19.
鲁南在北纬34~35°,是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的最佳越冬带。甜菜秋栽越冬采种,其产质量均优于传统窖藏春栽法。成熟期8~10天,给后茬作物早播种、延长生育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创造有利条件。甜菜秋栽越冬采种,一般单产在200kg,高者达350~400kg。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甜菜母根挖顶芽创造丰产枝型的研究,国外曾有很多报道。我国黑龙江、内蒙也曾做过同类试验。据有关资料报道“窖藏甜菜在冬季入窖前挖去顶芽再配合施肥,比只增施肥料的种株,一般增产百分之五至十左右”。可是窖藏甜菜采用此项技术往往因受当地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际上在生产上没有加以应用。为利用我地自然条件优势,进一步发挥制种甜菜的生产潜力,近二年笔者大胆地在露地越冬制种中进行了挖顶芽创造丰产技型的试验、示范工作,收到比窖藏制种更为显著的增产效果。种子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种子后代原料甜菜产量可增加5%。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