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项研究采用0.5g/m^3、1.0g/m^3、1.5g/m63三种不同剂量磷化铝片剂缓释熏蒸密闭储藏面粉,经过梅雨和高温季节,均达到了不生虫,不发热霉变,不结块,品质和食味明显优于常规保管的面粉。  相似文献   

2.
PH3与CO2混合熏蒸防治椭圆食粉螨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依据CO2能使储藏物害虫增加对PH2的吸收,从而提高熏蒸杀虫效果的原理,通过组合不同浓度的PH3与CO2进行混合熏蒸防治椭圆食粉螨,并筛选出PH3与CO2混合熏蒸的最佳有效组合剂量,即PH3剂量1~2g/m^3,CO2浓度16%~32%。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家祥  庄恒扬 《作物学报》1997,23(6):719-726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溶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率与一次侧根增长率高,主根长,一次侧根量大,根系活力强,吸收氮、磷、钾多,长势“前强后稳”,为最优处理;还发现,棉根干重随土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的N^+、Cu^+离子束辐照绿豆种子,研究缓解Al^3+对根生长及根尖细胞核仁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在2×10^15、5×10^15N^+/cm^2,5×10^15和1×10^16Cu^+/cm^2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对10^-3mol/L Al^3+处理的绿豆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包装原粮磷化铝缓释熏蒸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聚氯乙烯薄膜六面密封的袋装小麦和稻谷进行磷化铝缓释熏蒸试验。采用三种厚度的聚乙烯缓释袋和三种剂量的磷化铝分别时对小麦和稻谷进行熏蒸,结果表明,对袋装小麦采用磷化铝2~3g/m^2的剂量,0.03mm厚聚乙烯袋缓释熏蒸,可使粮食一年基本无虫,对稻谷采用磷化铝5g/m^3的剂量,0.03mm,0.04mm聚乙烯袋缓释熏蒸均可使粮食一年基本无虫。  相似文献   

6.
报食肼(RH-5849)是一种人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幼虫有效,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残效期较长。抑食肼颗粒剂残效期为30d左右,根据虫口密度,一般施药2-3次为宜,第一次床基施药3-5g/m^2,以防治立代2-3龄幼虫为主,第二次床面施药5g/m^2,析生1龄幼虫为主,总防治效果达90-94%。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取人蒿  相似文献   

7.
DDVP气化后,能够在环流熏蒸系统中进行粮食实仓熏蒸杀虫,以空间0.3g/m^3、粮堆0.79g/m^3的用药量,就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在机械通风后,稻谷中的DDVP残留量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5×10^6,1×10^7,1×10^8,1×10^9离子数/cm^2的N^7+离子束贯穿(50Mev/u^.)春小麦干种子及注入(16Mev/u^.)春小麦干种子1mm,研究离子束对春小麦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春小麦品种离子贯穿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在1×10^-8-1×10^9离子数/cm62之间,而离子注入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范围在1×10^7-1×10^8离子数/  相似文献   

9.
用3.3g/m^3的磷化铝测量,塑料薄膜5面密闭缓释熏蒸包装小麦,保持有效杀螨浓度时间长,CT值大,完全消灭小麦中的跗蠊螨B.tarsalis(Berlese),马六甲肉食螨C.malaccensis Oudemans,特氏肉食螨C.trouessarti Oud.,以及人为埋入粮堆供试的热带食酪螨T.tropicus Roberstom,害嗜鳞螨L.destrctor,棉兰皱皮螨S.medane  相似文献   

10.
用磷化铝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中的80t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藏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32℃,熏蒸期间用磷化氢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5kg磷化铝片分成小包进行熏蒸,磷化氢浓度为2.7g/m^3,磷化氢最大为0.5mg/L。熏蒸9天平均CT值为70.7mg.h/L。用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米象和谷蠹进行的生物试验表明,熏蒸后1个月所有成虫均死亡。然而,具有中度抗性的谷蠹幼虫,在熏蒸后仍能发  相似文献   

11.
鲁德1号冬小麦耐盐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坝4131为母本,运麦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鲁德1号冬小麦,在耕层盐分3-7g/kg的盐碱地上平均每667m^2产178.2kg。在各省试验结果表明,鲁德1号比对照品种德选1号增产17.05%-62.18%。抗逆性强主要表现在产量构成因素合理,叶片功能期长,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能力强,降低了植株体内Na^+/K^+比值。可在盐渍土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臭氧离子防霉杀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电离空气产生的臭氧离子进行了高水分粮的防霉试验和几种主要储粮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当储藏环境空气中臭氧离子的浓度达到0.80-1.07g/m^3时,对平均水分含量分别为18.6%,18.7和18.7%的成品粮大米,原粮玉米的小麦均有显著防效果,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期,对几种常见的储粮害虫玉米象,杂拟谷盗,仓潜,长角谷盗,米虱的成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但对赤拟谷盗和锯谷盗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群体生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较垄三栽培生育斯延3 ̄7d,株高平均增加3 ̄5cm,倒伏加重,开花以后单株干重,叶面积及单株荚粒数下降,但群体干重(18.01 ̄189.60g/m^2),叶面积指数(0.038 ̄1.270)及荚(23.7 ̄149.6个/m^2)粒(除合丰25号66.7株/m^2处理处,增加51.8 ̄163.6个/m^2)数增加,增加51.8 ̄163.6个/m^2)数增加,进而提高大豆  相似文献   

14.
覆膜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家 《耕作与栽培》1999,(6):49-50,52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对米拉马铃薯进行N,K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借助于CASIO fx-3600P型计算器,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为N8.22kg/667m^2.K2O12.08kg/667m^2,最佳产量为2002.30kg/667m^2,肥料配比N:K2O为1:1.47,肥料增产量530.10kg/667m^2,纯收益424.08元/667m^2,投产比1:3.98。指出在施有P  相似文献   

15.
立筒库储粮面层磷化铝熏蒸杀虫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立筒库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和分布情况,以及进行粮面A1P熏蒸的密闭技术,PH3的渗透,残留情况和杀虫效果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原始无虫粮在筒库内存放60天后,开始面层感染害虫,并逐渐向深层发展。但害虫休中在粮面3m以内,120天后面层虫口密度可达100头/kg以上;粮层中10m处害虫亦能生存和繁殖,以粮层8m计,8g/m^3的A1P剂量熏蒸,能彻底杀死6m以内常见的储粮害虫;熏蒸密闭时要要  相似文献   

16.
水稻覆草保墒旱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探索了覆草保墒旱作的可行笥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认为用覆盖450g/m^2以上的稻、麦草取代覆膜旱作是可行的。覆草保墒旱作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改良、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蓄保墒能力是前提;在选择抗(耐)旱性强的品种(组合)、培育素质好的旱育秧的基础上,增加栽插密度到15穴/m^2以上,每穴2粒种子苗,施N18.75g/m^2,N:P:K约3:1:2,N肥底蘖肥后移、后期追肥比例增加到30%以上,可获较理想产量。  相似文献   

17.
农达与西玛津复配防除红花酢浆草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农达、西玛津等5种除草剂除草苎麻地上成片的红花酢浆草,结果表明:适于防除红花酢浆草的除草剂有西玛津、草甘膦及农达+西玛涂混合剂3种,其防除效果达88.69-97.78%,但西玛津单用或与草甘膦混用,残效期较长为6-9个月。采用西玛津+农达减量混合使用,残效期较短为2-3个月,是防除红花酢浆草开花前茎叶旺盛生长期,最经济有效的用量为1:3的西农合剂300-400g/667m^2,本药剂组组合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陕354高产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锟  裴阿卫 《作物学报》1998,24(6):930-934
本文通过分析密度试验和高产示范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陕354小麦新品种具有9000kg/hm^2以上的产量潜力;获得9000kg/hm^2以上产量结构为:亩穗数40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g;产量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穗粒数次之,要夺得高产900万/hm^m^2,最高总茎数1200-1350万/hm^2,有效穗数525-600万/hm^2,应着重把冬前群体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增加冬  相似文献   

19.
棚栽鲜食玉米适宜密度与施氮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小区试验指出,大棚栽培苏玉糯1号玉米、必须合理配置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要获得的756-805kg/667m^2,与4588-4742元/667m^2的产量与产值,密度与氮肥最适组合为4000-4500株,25kg/667m^2。  相似文献   

20.
川中丘区“麦/玉/苕”模式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川中丘区“麦/玉/苕”模式玉米的播种期,栽植密度和氮化肥用量对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郑单14在育苗移栽,地膜栽培条件下产量6.75t/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的:播种期3月5-15日,栽植密度6.4-7.0株/m^2,氮化肥用量220-27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