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多次繁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每次切转后,在根茬培养瓶内添加6~10mL新配的营养液,增强了根茬的活力,可连续剪切3~5次。下次切转时,同批的根茬试管苗比新转接的试管苗能多切转1~3瓶,利用试管苗根茬和新转接的试管苗同时繁殖脱毒苗,繁殖倍数增加了1倍多,效率提高147.7%,每瓶苗成本降低了7.6%。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05的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方式,在试管苗繁殖培养基(M S+3%白糖+6.5 g.L-1琼脂,pH约5.8)中加入0.05%的中草药萃取液,以常规的试管苗繁殖培养基为对照,进行试管苗生长状况的比较。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次重复,接种1周后开始取样调查,每周调查1次,固体培养调查4次,液体培养调查3次。调查苗高、茎粗、茎节数、根数和根长,对所有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SSR法)。试验结果表明:在试管苗繁殖培养基中添加中草药萃取液,对试管苗的苗高、茎粗和茎节数的增加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对试管苗根部的作用在于增加根长,而不是增加根的数量。在本试验中,固体培养方式下添加中草药萃取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成苗时试管苗的苗高达7.3 cm,茎节数达7.1个,繁殖倍数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3.
LED光源在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LED和日光灯为光源,以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别在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的生长差异,确定LED光源下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否能正常生长。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苗7个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光源下,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7个数量性状t测验结果,除南中552的根条数差异显著外,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通过数量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在LED光源下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费尔杜德树莓试管苗驯化移栽的基质。[方法】以费尔杜德树莓试管苗为试材,将河沙、蛭石、进口草炭和珍珠岩4种基质等比例混合,进行杀菌和不杀菌2种处理,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处理对费尔杜德树莓试管苗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杀菌处理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和生根率,试管苗在进口草炭:河沙:珍珠岩=1:1:1的移栽基质中驯化效果最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4%,生根率为336%,苗子十分整齐,叶色浓绿,根系分布深,根细长而集中。【结论】树莓驯化移栽的最佳基质是进口草炭:河沙:珍珠岩=1:1:1。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营养液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马铃薯试管苗液体培养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光照、营养液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试管苗适应用清水生根,在无机盐离子浓度0.05%~1.25%营养液中生长。在昼夜温度变幅为20~35℃的智能温室中,采用自然光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3d开始生长,5d根生齐,在适合的营养液培养条件下,7d达到根长4.5~5.0cm,根数15~22根,茎长6.0~8.0cm,茎粗1.4~2.2cm,叶片数7片,一株可剪顶,切段扦插2~3株,母苗可在侧芽生长后移栽结薯。该法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省人力,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是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繁殖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已构建载体530Shiva,转化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甘农薯1号、澳布、HLS和夏波蒂的试管苗及块茎盘的研究。结果表明,以Kan50mg·L-1和100mg·L-1作为筛选转基因细胞和植株的剂量。对于发根农杆菌侵染马铃薯试管苗应采用新鲜菌落直接涂抹伤口进行侵染,这种方法诱导生根率高且易于操作,根诱导率、成愈率及分化率远高于浸泡法;发根农杆菌转化试管苗,后期愈伤组织分化产生5个幼苗。发根农杆菌菌液侵染甘农薯1号和夏波蒂两品种的块茎盘,7d后就有很小的毛状根突起产生,2周后即有大量毛状根产生,3周后毛状根产生量有所减少,产生的毛状根3周时其成愈率分别为31.0%和27.0%,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比较困难,分化出3个幼苗,分化率分别为6.45%和3.70%。转化材料进行冠瘿碱检测表明,分化苗均为胭脂碱阳性反应。环腐病菌接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分化植株与对照相比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已构建载体530 Shiva,转化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甘农薯1号、澳布、HLS和夏波蒂的试管苗及块茎盘的研究.结果表明,以Kan 50 mg·L-1和100 mg·L-1作为筛选转基因细胞和植株的剂量.对于发根农杆菌侵染马铃薯试管苗应采用新鲜菌落直接涂抹伤口进行侵染,这种方法诱导生根率高且易于操作,根诱导率、成愈率及分化率远高于浸泡法;发根农杆菌转化试管苗,后期愈伤组织分化产生5个幼苗.发根农杆菌菌液侵染甘农薯1号和夏波蒂两品种的块茎盘,7 d后就有很小的毛状根突起产生,2周后即有大量毛状根产生,3周后毛状根产生量有所减少,产生的毛状根3周时其成愈率分别为31.0%和27.0%,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比较困难,分化出3个幼苗,分化率分别为6.45%和3.70%.转化材料进行冠瘿碱检测表明,分化苗均为胭脂碱阳性反应.环腐病菌接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分化植株与对照相比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试管苗在蛭石(基质)中假植8周后剪尖苗上雾培与试管苗直接上雾培2种不同的栽培方法,对马铃薯脱毒苗的根、茎、叶生长情况及后期产量,定期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试管苗直接上雾培的叶、株高生长势方面和剪尖苗上雾培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试管苗直接上雾培比剪尖苗上雾培提前4~5 d生根,提早7~8 d左右产生匍匐茎,结薯数量较剪尖苗高27.17%,产量相对较高。试验的成功减少了原雾培生产中一个生产环节(假植),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雾培(无基质)栽培技术,可推进雾培工厂化生产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香石竹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石竹茎尖为试验材料,着重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试管苗的生根量及根长的影响;生根苗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成活率、生长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试管苗在培养基MS+NAA1.0mg/l中平均根量最多有33.31根,平均根长最长的是在MS+IBA1.0mg/L培养基中达0.47cm;生根苗的生长状况在泥炭:珍珠岩(1:1)中效果最好。另外做了降低成本方面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甘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试管苗生根方法,比传统的培养基异养生根法有显著优势。为了揭示甘蔗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为完善其生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甘蔗栽培品种桂糖44号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喷施ABT2号生根粉溶液后移栽于沙土混合基质中,在普通日光温室进行自养生根。在生根过程中连续采样调查试管苗生根率和生长状态,检测叶片中总叶绿素、碳水化合物(蔗糖、可溶性糖)、三大内源激素(IAA、ABA、CTK)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改变,试管苗受到环境胁迫,致使叶片先微黄后转绿,7 d后老叶变黄衰老,新叶开始长出,并与日俱增;第一批不定根在处理后第5天突破表皮,至第9天100%的试管苗完成不定根的再生。叶绿素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而后下降,9 d后跳跃上升;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先是呈波动上升后急剧下降再跳跃上升;ABA含量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IAA和CTK含量则相反,先下降后上升。从试管苗生长状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分析,本研究发现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0~7 d,为试管苗适应期;第二阶段在7~9 d,为试管苗异养自养切换期;第三阶段在9~15 d,为试管苗自养能力恢复期,试管苗成功过渡到自养阶段是试管苗获得高存活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质优、价廉之固化剂以降低马铃薯试管苗生产成本,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B9以培养健壮试管苗。本文以琼脂为对照对加入卡拉胶适宜尝试和加入B9的适宜尝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无机成分+VB 10.4 mg·L-1+3%食用白糖为基本培养基,加入3.3 g·L-1卡拉胶的固体培养基适用于Favorita试管苗出苗前的壮苗培养,加入3.5 g·L-1卡拉胶的固体培养基适用于Favorita试管苗离体快繁;MS无机成分+VB 10.4 mg·L-1+3%食用白糖+4.6 g·L-1琼脂加入5.0~8.0 mg·L-1B9显著抑制根的伸长,但不影响根的发生,同时能使试管苗地上部健壮生长尤其是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见展叶片数。  相似文献   

12.
人参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本文从人参愈伤组织诱导、细胞悬浮培养、毛状根培养及不定根培养四个方面综述了人参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快速获得人参优质苗、提高人参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提供参考,促进人参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兰花同其他商品一样,人们对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只靠传统的繁殖方法,己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兰花繁殖大量采用了组织培养,组织培养苗的种植在技术上,培养基质上要求更为严格。下面就笔者几年来对兰花组培苗的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试管苗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的试管苗很“娇气”,在移植前,最好先放在日照50-60%的阴棚下适应l-2周。试管苗出瓶前24-48小时把瓶盖全部打开或打开一半,使幼苗叶片增强一些抗性,但打开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引起培养基发霉。试管苗从试管移出后放入清水中,将粘附在根上的培养基轻轻洗掉,以免琼脂发…  相似文献   

14.
人参根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参疫病菌进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参根接种试验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瑞毒霉500倍液和1000倍液参苗消毒,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4%和70.1%,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效果达64.0%。参苗消毒效果好,方法简单易行,对参根安全无害,是防治人参根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白糖浓度与马铃薯试管苗长势及试管薯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健壮的试管苗及高质量的试管薯,采用两个品种(早大白和克新13号),通过设定不同的白糖浓度,调查试管苗长势、试管薯均粒重、每瓶粒数,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白糖浓度与马铃薯试管苗长势及试管薯均粒重之间显著正相关。若要生产健壮的试管苗和较大的试管薯,可以通过提高白糖浓度来实现,本研究中较适合的白糖浓度为5%~6%。试管苗长势与试管薯均粒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培育健壮试管苗是生产较大试管薯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利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无病毒种薯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时使用人工较多,移植成活率低.我们采用试管苗茎段土壤扦插与纸筒护根育苗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试管苗由异养到自养过渡环节中的困难,初步总结出一套成本较低、方便移植、成活率高的实用技术.1 材料和方法利用本公司培养繁殖的克新1号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苗,经ELISA和R-PAGE方法检测,均无PVX,PVY,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龙  王钰  严平  刘春盛 《杂粮作物》2005,25(1):32-3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中薯3号、中薯4号和东农303的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发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切段繁殖;(2)试管苗在切段繁殖中,附加0.2~0.5 mg/L的多效唑可使试管苗增殖与壮苗同步进行,得到的试管苗健壮,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3)在MS 1.0 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的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可延长至2个月.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培育、繁殖和试管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 BA0.5+NAA0.1,分化成苗率达46%;切段快繁培养基为1/2 MS,根多苗壮;试管薯诱导培养基为MS+6 BA0.5+NAA0.2,诱导结薯株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大西洋、东北白和克新1号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矮壮素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0.3~0.8mg·L-1的矮壮素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芽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增殖,能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达2个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对3种不同苗源(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常规栽种季节(四川地区春季为3月20日~4月20日,秋季为8月25日~9月25日)的条件下,试管薯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最高,每株平均为3.5粒,试管苗与扦插苗产量相当,每株平均为2.8粒;(2)在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其产量高低为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试管薯每株平均为1.9粒,试管苗为2.0粒,扦插苗为1.8粒;(3)方差分析表明,常规栽种季节试管薯与试管苗和扦插苗的产量分别达显著水平,延迟栽种条件下3者产量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企业在常规栽种季节建议使用试管薯苗源,而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建议大量使用扦插苗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